APP下载

分析糖皮质激素鼻内用药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息肉中的临床效果

2019-08-01冯德茂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皮质激素

冯德茂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四川 成都 611733)

0 引言

临床上,一般将赘生于鼻腔黏膜或鼻腔的表面突出的增生组织成为鼻息肉,该症通常会导致患者发生鼻阻塞以及鼻分泌物增多,亦有少数患者会伴有面部的肿痛症状,甚至会出现嗅觉衰退或者丧失,该症可单发或者多发,一般出现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或者中鼻甲等部位[1]。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鼻内镜鼻窦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其已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手术方式,成为主流的治疗手段。通过鼻内镜完成手术,可彻底地将鼻腔鼻窦息肉切除,且对鼻腔鼻窦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好。但该法的治疗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近年来对于该手术术式和相关临床用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有报道称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效果较好,有研究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了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其效果相对于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2]。本研究中为了探究该糖皮质激素鼻内用药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对我院采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息肉的部分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现对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患有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90例纳入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人。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鼻窦炎伴鼻息肉,且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均配合随访,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传染病的患者;对本次治疗中所用药物具有过敏反应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各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

1.2 方法

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应用鼻内镜手术的方案进行治疗(且均为双侧手术),术前患者均采用CT等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对其鼻腔鼻窦的病变情况进行判断,患者在常规的消毒和铺巾,用2%的丁卡因20 mL(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308+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3 mL(远大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2021700)浸润棉片后表面麻醉鼻腔粘膜三次并使鼻腔粘膜收缩。手术方法:应用吸切器完整切除息肉组织后,切除钩突,开放筛泡,向前开放前组筛窦及额隐窝,打开基板后,向后开放后组筛窦,扩大并开放上颌窦囗。术毕,在鼻腔内填入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2天后取出。观察组另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在手术前1周和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17),每天使用2次,用量约 200 μg/d(两喷)。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并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其中术中出血量=最终吸引瓶总量+术中棉片的用量(每片血量为2 mL)-术中用水量,且同时观察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术腔恢复情况进行了评价及记录。疗效判定标准:严格依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治愈:患者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经鼻内镜检查其鼻内的脓性分泌物、黏膜水肿等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窦口开放良好;好转:患者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经鼻内镜检查其鼻内的脓性分泌物、黏膜水肿等相关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经鼻内镜检查其鼻内的脓性分泌物、黏膜水肿等相关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该组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1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对比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s)

组别 例数 手术出血量(mL) 手术时间(分)观察组 45 88.53±23.15 60.3±6.8对照组 45 126.91±30.32 70.5±8.2 t--6.749 -6.423 P-<0.05 <0.05

比较患者在术后一周、1个月和3个月术腔恢复情况,观察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术后1周,1月及3月的术腔发现相对于观察组,对照组术腔粘膜生长好,脓性分泌物产生少,基本无较大的囊泡形成,上皮化时间缩短。

3 讨论

在我国的成年人群中,鼻息肉是一种常见鼻部疾病,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该病和诸多因素相关。根据目前研究,其主要包含感染与感染免疫、上皮细胞离子的调节,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空气动力学改变、电解质失常等因素相关。因而当前对于鼻息肉的诊治中多认为该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其治疗,目前鼻内镜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方法,鼻内镜是一种具有视角变换功能的高分辨率内镜设备,利用其上述特点可以进行较为精确的鼻窦手术,且该手术属于鼻内径路的微创手术范畴,其造成的创面小,并且可以有效地将鼻腔鼻窦病变组织有效清除,目前该手术方法已经在临床上使用多年,并广泛用于鼻部疾病的手术治疗[4]。经文献调研,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常规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鼻内镜手术后疗效更具优势,目前其已经作为对鼻息肉治疗的最主要的手术方法,鼻内镜手术可在视野范围内较为彻底地将鼻腔内息肉组织清除,并且可以将鼻窦内结构和鼻腔正常组织的损害降到较低的水平,并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鼻腔功能恢复[5]。其可有效清除患者术对鼻腔内息肉和纤维增生等病变结构,但暂时难以对患者鼻腔内的炎症进行清除,在其术后,患者依然可出现黏膜水肿或黏膜粘连的情况。有研究者认为,在治疗中采用局部和全身持续性对患者给药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鼻息肉术后复发,并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6]。本研究中,自术前 7 d 起,根据患者的实际,利用糖皮质激素来减缓降低炎性递质的释放速度,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缓解,同时抑制血管活性递质释放速率,以使患者鼻腔内血管通透性,减缓患者小血管的增生,使黏膜水肿得到缓解,以达到缩小息肉的目的,由此使手术创伤减小。本研究中,术中出血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其手术时间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为降低鼻黏膜上皮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本研究中采用了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喷鼻,其效果显著,该药具有抗炎、消肿以及抗变态反应等作用,丙酸氟替卡松在对抗炎症反应的过程中通过多种生理机制,使炎性介质的释放量减少或延缓其释放,并大幅增大了患者鼻腔内血管的通透性,使患者的病灶黏膜水肿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除此之外,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收缩,且减少组织液向内的渗透作用,使患者的水肿情况得到有效缓解[7]。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鼻腔炎症反应、水肿,使其鼻功能得到显著恢复。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鼻内用药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息肉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皮质激素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