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疗效的观察

2019-08-01黄妍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宫颈出血量

黄妍

(渠县仁爱医院 妇产科,四川 达州 635200)

0 引言

临床上对孕妇进行在怀孕三个月内使用手术或药物的临床操作统称为人工流产,临床上通过手术或服用药物可以用来当作意外怀孕、先天性疾病等补救措施[1]。目前导致孕妇不得不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妊娠后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家庭遗传因素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妊娠后孕妇长时间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等导致的胎儿发育不良以及孕妇患有某些疾病难以维持妊娠等。在临床山为早期孕妇实施手术方法进行人工流产是最为可靠、最为稳妥的方法,因此是大多数孕妇及其家属的主要选择。但当为孕妇实施手术的时候由于大多数的孕妇宫颈的扩张度达不到要求因此耗费时间较长,同时再进行手术时孕妇的出血量往往居高不下,最主要的是在手术中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的用量较多,对孕妇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影响孕妇的预后。所以,当为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方法,争取将孕妇的痛苦以及心理负担降至最低,这对于孕妇十分重要。临床研究表明米非司酮有助于孕妇的宫颈扩张以及子宫壁的软化,近年来在我院实施人工终止妊娠的孕妇在手术前都为其口服此药物来进行预处理,结果发现疗效显著,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通过对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这一年来在我院接受手术流产的孕妇共计100例,随机的分为临床治疗组与一般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胎儿发育迟缓的患者31例,胎儿发育畸形的有13例,孕妇妊娠性疾病的患者27例,孕妇患有先天性疾病难以维持妊娠过程的有29例。所有患者中首次妊娠的有47例,非首次妊娠的有53例,孕周在10-15。其中在临床治疗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1-46岁,平均(31±2.4)岁,在一般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3-45岁,平均(32±1.4)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了恶性肿瘤、严重的继发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及精神系统类疾病,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各体能参数没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对此项研究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也对此项研究做了审查和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于一般对照组患者我院采取在手术前的6-8 h为患者进行术前禁食,并在手术前的4 h禁饮。在进行手术前期开始为患者进行麻醉,主要操作为使用静脉推注技术将适量的麻醉药物芬太尼和丙泊酚推注到病人体内,此时患者的意识逐渐开始模糊,当出现睫毛反射无应答时立即进行手术,并要对孕妇的身体体征参数进行严密监测,如:血压、心率、体温等,若患者出现四肢震颤,说明药物剂量不够,此时要及时补注适量的丙泊酚进行再次麻醉。而对于临床治疗组患者我院在一般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为患者进行口服米非司酮,其主要剂量及方法为每次50 mg,1日2次,总量控制在200 mg左右。在手术要对麻醉方案的镇痛质量和孕妇宫口的松弛程度来进行适时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消耗的时间等。

1.3 观察指标

①使用显效参数、有效参数以及无效参数这三个标准来对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来进行表述。其中若手术过程中孕妇的神情未有大的波动,没有出现疼痛记为显效;若孕妇在手术台上,频繁出现四肢轻微运动,并伴有轻微的因疼痛导致的神情痛苦,在追加丙泊酚后,此现象减轻则记为有效;若患者术中意识清醒,表情痛苦,难以忍受记为无效。②两组患者的宫颈松弛度分析,将患者的同时也是用上述三个参数进行宫颈扩张程度表征。其中,若孕妇的宫颈内口在2分钟内通过7.5号宫颈扩张器为显效;若孕妇宫颈内口在4分钟内通过6.0号宫颈扩张器,则为有效;若孕妇的宫颈非常坚硬,5号宫颈扩张器都难以通过,则记为无效。③术中参数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宫缩幅度、流血量、手术耗时。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探索中的所获取数据都使用SPSS 21.2来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研究中涉及的计量资料则使用百分率的进行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手术中的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分析

经比较临床治疗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远远优于一般对照组,镇痛的总有效率高达94%,而对照组患者中仅有80%,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的宫口松弛程度比较

经比较临床治疗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宫口松弛程度远远优于一般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2%,而对照组患者中仅有68%,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宫口松弛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术中各参数比较

经比较,临床治疗组患者的宫缩程度平均为(2.6±0.4)cm,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仅为(15.6±3.6)mL,手术仅耗时(3.8±2.1)min,所有指标都远远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中宫缩幅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术中宫缩幅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s)

注:P<0.05,差异显著。

组别 例数 宫缩程度(cm) 出血量(mL) 时间(min)治疗组 50 2.6±0.4 15.6±3.6 3.8±2.1对照组 50 1.4±0.2 36.4±2.9 7.5±2.4

3 讨论

在传统的无痛人流手术中由于在进行手术时宫颈组织往往较硬,这会使得患者宫颈扩张不足,在牵拉时导致患者疼痛难忍,而且还会牵连迷走神经的兴奋,带来较为严重并发症。同时若手术时间持续较长,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适当加大镇痛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临床上丙泊酚是较为常用的药物,,它具有麻醉起效快,患者苏醒迅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它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等优点。研究证明较大剂量的麻醉药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在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延长,患者意识不清,从另一方面提升了患者术中的危险程度。本组资料中,我们为降低这种风险,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时间,选择米非司酮来作为辅助药物,此药物能可以对孕激素进行特异性的拮抗,可以快速软化宫颈,加促进宫颈松弛,使得手术更加顺利进行,因此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预后[2]。在临床上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甾体结构的药物,是炔诺酮的衍生物属于新型抗孕激素。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可以软化并扩张张子宫颈,其特殊结构可以与孕酮受体以及患者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效果高于黄体酮5 以上倍,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孕酮作用,当药物进入人体后此药物可以使妊娠过程中的绒毛组织变性孕妇体内的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胚囊由于无法得到足够的黄体而坏死,从而达到终止妊娠的效果[3]。

本次临床探究的数据显示,在为患者实施联合麻醉后再为其实施手术,孕妇的疼痛程度大幅度降低,而且宫口的松弛与软化也均明显优于一般对照组患者,而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组患者的宫缩程度平均为(2.6±0.4)cm,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仅为(15.6±3.6)mL,手术仅耗时(3.8±2.1)min,所有指标都远远优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充分表明米非司酮可以有效软化和扩张宫颈,从而较大程度上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宫颈出血量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