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9-08-01高功刚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脑室冲洗血肿

高功刚

(梓潼县中医院,四川 绵阳 622150)

0 引言

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指在高血压情况下出现的脑实质内出血。患者在发病30分钟逐渐开始形成血肿,之后6小时内,血肿周围组织开始出现坏死。近几年来,我国关于脑出血研究不断发展与深入,发现外科手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具有显著效果,获得临床普遍认可[1]。本文主要探讨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传统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相同例数患者,行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8-76岁,平均(67.15±6.52)岁。观察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56-75岁,平均(66.58±6.1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存在高血压病史;经影像学检查明显具体出血部位,包括基底核区、脑室、丘脑、脑干、小脑半球;无构成手术禁忌的全身性疾病;发病时间均不超过12小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存在脑肿瘤、海绵状血管畸形等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通过CT检查结果对出血部位进行定位,结合血肿部位选择扩大大翼点或马蹄形入路,开骨瓣大小约为6.0 cm×6.0 cm,以弧形形状剪开硬脑膜,行侧裂入路,注意绕开血管。在直视状况下清除血肿,并做好止血处理。当患者颅内压过高时,给予弃骨瓣减压治疗,在检查无误后缝合硬脑膜,之后逐层缝合头皮。

观察组行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插管全麻,通过CT扫描确定血肿最多部位以及最近皮层,并以此作为预定手术切口,在头皮处行做弧形切口直至颅骨表面,对颅骨进行钻孔,扩大骨窗达直径3 cm,将硬膜切开,使用脑穿刺针穿进血肿腔,在内镜直视下止血下清除血肿凝块,在吸除血肿凝块的同时使用冰冻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使用活检钳夹碎较大血肿凝块后实施清除,对于较小血肿凝块没有硬性要求必须清除,之后持续冲洗直至手术视野清晰。细微出血情况在持续冲洗情况下能够自行止血,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情况时,应给予直视下双极电凝出血。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变清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术后根据引流液含血情况在48-72小时拔除[3]。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超90%,病残程度0级;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46%-90%范围内,病残程度在1-3级;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18%-45%;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不超过18%。②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③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ADL评分:该量表主要包括上下楼梯、洗澡、穿衣、修饰等10项,结果分为4级,0级:生活能够自理,不需要他人帮助;1级:能够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仍需要一定帮助;2级:需要极大帮助才可以完成日常活动;3级:大部分日常活动均无法完成或者万完全需要别人照顾。采取百分制,得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GOS评分:采用5级评分法,5分:恢复良好,能够适应正常生活;4分:中度残疾,但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可以在他人保护下工作;3分:严重残疾,无法独立生活,需要他人照顾;2分:长期处于植物生存状态,仅存在眼部活动有睡眠周期;1分:死亡。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有肺部感染、再出血、尿路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加减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频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ADL评分与GOS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ADL、GOS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ADL、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于脑干、丘脑、基底节区等部位发生,其中基底节属于高发区[5]。患者常表现出头晕、呕吐、感觉障碍、肢体障碍等症状,病情持续发展至后期,可引起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内科治疗效率较低,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对患者血肿部位进行清除,进而降低颅内压,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元正常功能。传统开颅手术对于清除脑部血肿具有一定效果,但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大,患者身体质量差、耐受程度低,在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预后不佳。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中内镜本身具有独特微侵袭性,术中操作不需要实施过大切口,对脑组织行最小伤害,所有操作均在内镜成像下指引进行,视野清晰,可有效避免手术操作盲目性,操作方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解除颅内血肿压迫,促进遭血肿压迫但未被破坏的脑部组织恢复,减轻或改善出血后系统发生继发性伤害。且内镜自备冲洗系统能够全程保障术野清晰,保障血肿清除彻底,即使是对于较小出血点,也可以通过清洗或电凝系统实现止血。为脑部组织提供了充分保护,术中不需实施其他切口,进一步减少了对脑部组织的损伤。

综上所述,采用小骨窗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室冲洗血肿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鼻腔需要冲洗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