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心理剧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9-08-01盛久灵解冬梅陈郁盐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剧负面家属

盛久灵 ,解冬梅 ,陈郁盐

(1.重庆市精神病院 临床心理科,重庆 400038;2.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门诊部,重庆 400038;3.重庆市三峡监狱医院 生卫科,重庆 404000)

0 引言

心理剧自1921年创立至今,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论、技术、创造性较强的治疗体系,为心理治疗学提供了治疗技术。心理剧通过社会心理医学视角,重点开发个人内在潜力,并通过游戏、绘画等即兴场景、人物角色,探索个人心理,让参与者可以修复过去的创伤,重建今日积极认知,感受自我情绪,促使其情绪、认知、身体平衡得到调节,让其人格健全发展。抑郁症是一种复发率、患病率、致残率以及自杀危害高的精神病症,家属作为患者监护人,承受着心理、生活、精神等方面的压迫,导致家属心理健康严重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加重患者病情。心理剧逐渐被引入医疗行业,并得到长远的发展,特别是抑郁症患者治疗取得显著的成效[1-3]。本研究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给予心理剧干预,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的78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39例,年龄20-53岁,平均(36.55±8.92)岁,家属男/女为17/22;研究组39例,年龄21-53岁,平均(37.05±8.96)岁,家属男/女为20/19。

入选标准:均为患者的直系亲属,负责患者日常生活及陪护;家属年龄>20岁;患者和家属相处时间不少于2日;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愿意配合研究;研究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患者与家属智力、认知障碍者;具有精神疾病史;文化程度高于初中者;重大慢性疾病者;对研究不了解者。

1.2 干预方法

参照组:常规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情绪患者,及时给予家属心理支持,使其转变心态,从而提高干预配合度。研究组:心理剧干预,具体方法:①科室主任、副主任联合主治医师、护士长等人员组建心理剧干预小组,推选心理剧导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结合家属的日常反应,制定专项心理剧干预方案,每周两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5小时,干预时间每四周为一疗程[4]。②科室充分利用现代化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有效将音乐、美术等多种元素整合,心理剧活动设计以行动来经验生命为主,后随机选取患者家属作为活动主角和配角各1名,以其内心认可的心理剧剧情编排的心理剧,如:《社会剧》、《面对实际》、《把爱找回来》等;并将心理剧全部拍摄下来,让家属陪伴患者一起观看,鼓励家属讨论感受及体验,带动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5]。③干预期间,心理剧是催化家属创造性潜能的一种方式,所以每个人都可参与心理剧,不过主角扮演次数不超过三次,确保每一个家属都可参与到心理剧活动中;心理剧实施期间,重视对主角、配角的替身人员选择,合理的人员选择,可有效将主角的多面性展现出来,让家属认识到多面性,得到一些反省,调节自我情绪,鼓励并陪伴患者,减少患者负面情绪,让其保持冷静,促使患者可以重新进入现实世界。

1.3 观察指标

负面情绪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应对评分应用本院特质应对方式评定表。从患者家属积极和消极应对两方面评估[6],共20项,每项分值1-5分。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n,%] 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变化

全部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改善,特别是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变化更为明显,P<0.05,详情见表1。

2.2 患者家属干预前后应对评分变化

组间数据比较,干预前P>0.05,干预后P<0.05,详情见表2。

表1 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变化(±s)

表1 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变化(±s)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参照组 39 42.37±1.56 41.57±1.43 43.35±2.29 42.13±1.88研究组 39 42.23±1.56 35.42±1.23 43.45±1.69 31.87±1.08 t - 0.3962 20.3618 0.2194 29.5525 P - 0.6930 0.0000 0.8269 0.0000

表2 患者家属干预前后应对评分变化(±s)

表2 患者家属干预前后应对评分变化(±s)

组别 例数 积极 消极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参照组 39 18.32±4.13 25.51±5.03 31.59±4.96 30.57±4.36研究组 39 19.23±4.29 28.73±5.15 30.59±4.35 25.21±6.32 t - 0.9543 2.7933 0.9466 4.3596 P - 0.3429 0.0066 0.3468 0.0000

3 讨论

抑郁症由于复发性较强,患者及家属身心健康遭受到严重侵害,家属因疾病经济负担、照顾患者日常生活而身心疲惫,其情绪、行为影响患者,致患者病情加重。给予家属心理剧干预,能利于诊疗并取得显著成效。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差的因素主要有三点[7]:一是患者住院应激点和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让家属受到莫名歧视,心理压力增加;二是医治期间,家属对疾病知识少、患者表现差及不良药物反应,让家属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加重;三是治疗需要大量的金钱、时间,而病情又反复无常,加上对患者的担忧,导致家属心理压力增加。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剧干预,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有效改善病情[8]。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心理剧干预的患者负面情绪少,家属积极应对评分高。可见,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运用心理剧,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减少,家属消极应对现象明显转变,提高应对积极性,适合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心理剧负面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