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美丽海湾的“颜值”──湛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海湾清障工作“回头看”活动

2019-07-31庞明浩

人民之声 2019年7期
关键词:清障湛江市湛江

/ 图 庞明浩

湛江港湾位于粤西雷州半岛的东北侧,为湛江市最大的港湾。夏日,湛江港湾碧波荡漾,阳光在海面撒下点点“金子”,渡轮缓缓驶过,鸟儿时而掠海而来,翱翔于晴朗碧空,甚是浪漫惬意!这幅美丽画卷背后,得益于7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湛江海湾清障行动。7年过去了,湛江海湾清障的成果巩固得怎么样?湛江海湾清障后的监管落实到位吗?湛江海湾美丽依旧吗?针对这一连串问题,2019年5月,湛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开展海湾清障“回头看”,推动巩固清障成果。

“攻坚战”重塑港湾美景

湛江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拥有这一片美丽的海湾。曾经,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湛江市部分渔民在湛江港湾内的特呈岛、石门大桥、金沙湾、海湾大桥等海域“见缝插针”地建设渔业设施,导致港湾内的网箱养殖、蚝排等碍航设施增多,无序养殖现象严重。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湛江市招商投资环境和重大项目建设,阻塞航道,造成安全隐患,防碍湛江港湾海域功能发挥,而且污染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一湾清水变成了一湾脏水,社会各界要求政府清理湛江港湾碍航物的呼声越发强烈,湛江港湾清障势在必行!

2011年12月2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港湾清障行动在湛江全面“打响”,湛江港湾清障指挥部成立,统一部署,全市上下以一种绝无退路的魄力和态度坚决对影响湛江湾生态环境的非法渔业设施和碍航物集中清理拆除。整个港湾清障行动总投入3亿多元,涉及6个县(区),海域面积185.5平方公里,岸线243里。清障中,拆除网箱61 944个、浮筏式贝排3 753排、网具1 023张,浮球吊式贝排、棚架式贝排、蚝桩17 552亩。通过港湾清障,湛江港湾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船舶通航、防风避风安全得到有效保证,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得到有效推进,海湾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湛江海湾终于成了湛江一张闪光熠熠的“名片”。

2012年6月26日,湛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当年开展的海湾清障工作进行了评议,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了《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评议湛江港湾非法渔业设施及碍航物清理拆除工作的决议》,并对海湾清障事后工作以及管理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

监管工作持续不断

在湛江港湾清障取得圆满胜利后,各级有关部门对海湾巡查监督管理的工作并没有止步。

为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湛江市政府与海湾沿岸县(区)签定责任书,将湛江港湾划区分段,由辖区政府(管委会)包干负责,加强监管,防止非法渔业设施死灰复燃。加强海上常态化巡查,原市海洋与渔业局先后下发《湛江港渔船生产安全检查、海洋与渔业执法、海难救助和取缔非法渔业设施综合监管工作方案》《湛江港湾非法渔业设施、碍航物监控管理和渔船常态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发现清拆后的海域重新设置的非法渔业设施及碍航物,应及时上报并根据划分区域自行清理”。市渔政支队自2012年至今每年都制定相关监管工作方案,开展海上巡逻。市财政从清障开始至今,每年安排工作经费,用于日常巡查,巩固清障成果。

湛江湾远眺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加快湛江湾保护立法进程,《湛江湾保护条例(草案)》(第二次送审稿)已报送原市法制局审核,5月初,市司法局已组织立法座谈会再次征求意见。《湛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已于今年4月发布实施,根据新规划,湛江港湾清障区域将不准设置水产养殖区,大部分海域或定为禁养区,设置部分限养区。

“回头看”再添监督力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常委会认为有必要通过“回头看”,进一步加强湛江港海湾清障的监督力度。对于这一选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人豪十分支持,认为人大监督选题非常好、很有意义,并提出了明确指示和具体要求。2019年5月14日,常委会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湛江海湾清障工作“回头看”, 通过深入海湾现场,听取相关汇报,座谈交流意见,认真检查市政府及各沿岸区、县政府清障工作后的成果。

调研组乘船出海,现场察看可能存在的“黑点”“盲点”。霞山区监管海域发现大面积蚝桩等违建,虽然开始组织拆除,但还不够彻底;坡头区监管海域出现非法渔业设施最多,虽然通过开展宣传及公告自行拆除,但效果甚微;开发区出现了边拆除边违建的现象……这些现状都表明了属地监管责任落实还远未到位,各地查处执法力度也很不平衡,致使个别海域非法渔业设施死灰复燃。加上长期以来湛江海湾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评议湛江港湾非法渔业设施及碍航物清理拆除工作的决议》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海湾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召开海湾清障工作“回头看”专题调研汇报座谈会

筹谋建立长效机制

常委会组织的“回头看”及时给有关部门和单位敲响了“警钟”,湛江海湾清障又来到了不进则退的关口。如果不抓紧研究对策,不落实整治措施,不保持露头就打的严厉态势,不推进海湾综合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来之不易的海湾清障成果就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全国人大代表宁凌长期关注研究湛江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海洋保护和发展深有体会,他认为,港湾清障的本质就是生态环境保护,要高站位认识湛江港湾清障工作,不仅要巩固清障取得的成果,更要加强清障后的长效监管。湛江港湾清障有着许多现实价值,但如今出现“回潮”反弹的原因,一方面是渔民群众认识存在偏差,另一方是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因此,监管部门要改进监管方式,强化日常巡查,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违建扼杀在萌芽状态,让湛江港湾可持续发展,永葆美丽。

省人大代表邓振新提出,巩固海湾清障成果,必须标本兼治。一是统一号令,对“回头看”发现的反弹回潮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早制定统一的清障工作方案和时间表,确保清障工作依法有序开展。二是不打折扣、不留死角,坚决清拆非法养殖设施,彻底打消非法养殖户的侥幸心理。三是建立信息互通、奖惩考核等长效机制,理顺涉海部门职责分工,关心帮扶生活困难渔民,落实好湛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争取尽快出台湛江湾保护条例。四要加强宣传,市政府联合新闻媒体,加大对渔业、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提高认识、坚定站位,营造巩固海湾清障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湛江美在哪里?湛江美就是海湾美!”省人大代表张世趟表示,湛江港湾清障,一大批侵占航道、污染海域的渔排被拆除,航道更宽了,海水更清了,海面也更加干净了,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但要保护和守护海湾美丽仍需要花更大的力气,下更多的功夫。为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注重规划优先,科学管海,规划布局养殖区域,严格规范海洋滩涂的使用。加快湛江湾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用好用足法律武器,推动从根本上解决海湾非法养殖问题。各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划拨专项资金来支持港湾监管治理。把海湾监管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确保责任得到真正落实。■

猜你喜欢

清障湛江市湛江
漫步湛江
高压电力巡检障碍清除策略研究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缺乏相应的救援规范道路清障救援问题颇多
险象环生的清障行为呼唤完善的清障救援规范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