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朝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

2019-07-31田子爽

电影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妖猫狄仁杰玄奘

田子爽

历史题材影片在我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少影片对中国古代王朝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演绎,艺术化地呈现出古代王朝的历史风貌,向社会大众传递出一幕幕鲜活灵动的历史画面。据粗略统计,反映清朝题材的电影最多,约120部,其次是反映明朝题材的电影,约90部。而唐朝题材的影片数量就比较少了,到目前为止大约26部。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明清题材电影相比肩,但唐朝题材电影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代到世纪末,唐朝题材电影约7部,武侠动作片居多。2000-2009年,唐朝题材电影约6部,影片的叙事风格更加多样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010年以来,唐朝题材电影接连出现,有13部之多。2017年的《妖猫传》以奇幻的画面再现大唐盛世的“极乐之宴”,不仅引起普通观众的热议,更是引发学界的关注,中国知网上可查的研究文章多达50余篇,不仅展示了影片的影响力,还将唐朝历史题材影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文化现象值得关注。在大唐的共同历史背景之下,唐朝题材电影在叙事策略上有相通之处。

一、主要角色传奇化

“传奇”,指人物具有不寻常的故事或经历。古今中外的电影作品中,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往往具有传奇色彩,即人物原型本身有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唐朝历史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或帝王后妃,或朝堂重臣,或在某一领域有着巨大贡献。在唐朝历史上,这些人物都有着特殊的经历。

第一,帝王后妃。唐王朝共有23位皇帝,近年来影片中出现的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太宗作为仁德之君的典范,功勋卓著,开创“贞观盛世”,历史评价正面,电影中多是颂扬的基调。但传统线性叙事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影片的传播力。观众的审美趣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却无法接受历史正面人物在电影中被诟病。因而,《大唐玄奘》中的唐太宗,只是作为背景出现。武则天是最为特殊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本为大唐的皇后,却篡夺皇权,做了大周的皇帝。虽然最后把江山归还给了李家,但因背离封建正统观念而受到指责。在《狄仁杰》系列,尤其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武则天以反面形象示人。唐玄宗虽然将唐王朝带入了繁荣的顶点,打造了“开元盛世”,但也造成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被史学家认为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可谓功过参半,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再加上其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唐朝就已经众说纷纭了。杨贵妃是唐朝后妃中出现在艺术作品中次数最多的一位。近几年就有两部,《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与《妖猫传》,同一历史人物,却是不一样的角色呈现。

图1.电影《大唐玄奘》

第二,将相重臣。如《狄仁杰》系列电影中的狄仁杰,他是唐朝重臣,在恢复李唐江山上功不可没。在武周时期,狄仁杰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与器重,直呼“国老”。武则天在《授狄仁杰内史制》中说:“地华簪组,材标栋干。城府凝深,宫墙峻邈。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雅达政方,早膺朝寄。出移节传,播良守之风;入践台阁,得名臣之体。岂惟怀道佐明,见期于管乐;故以谒诚匡主,思致于尧舜。九重肃侍,则深陈可否;百辟在庭,则显言得失。虽从容顾问,礼被于皇闱,而斟酌轻重,事隆于紫诰。”①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但爱才惜才,这段话就是她对狄仁杰辅政才能的评判。由于后世出现的文学作品中,清代的《狄公案》、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等将狄仁杰塑造成一位断案如神的东方福尔摩斯,当下影视作品中的狄仁杰就成了“神探”,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推波助澜,以及徐克导演的“狄仁杰”系列电影,狄仁杰塑造成一位拥有超级敏锐观察力的神探。

第三,在某些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人物。如《王勃之死》再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画圣》再现画圣吴道子高超的画技,令世人领略画圣的风采。《大唐玄奘》中的三藏法师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玄奘出家后,在贞观元年,他孤身一人西行五万里,以“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的坚定信念,历经凶险艰辛,来到印度求取真经。玄奘有生之年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传递着大乘佛法菩萨普度众生的慈悲,《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着大量史实。玄奘在佛教思想的传播、中印文化的交流上的巨大贡献为世界瞩目。再如《妖猫传》中的白居易,号称“诗魔”“诗王”,影片即因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而起。白居易提倡的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的时事性,提升了唐诗的社会功用价值。唐宣宗李忱的《吊白居易》中的“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之句,既赞扬了白居易诗作的影响力,又流露出痛惜诗人的悲伤。唐诗的璀璨有白居易巨大的贡献。

再加上上述历史人物所共有的非凡特殊的人生经历,后世文学中多有不同的演绎,这些历史记载或传说流传较广,比较容易进入电影作品中,再加上现代高科技的艺术渲染加工,形象更易鲜活立体起来,绝大多数的观众对这些历史人物比较熟知,更易接受。

二、影片情节戏剧化

这几部唐朝历史题材的影片,在故事情节上,惊险悬疑的色彩较为明显。故事的叙事模式基本由一个起点开始,经过层层推进,最终达到一个目的,或揭开一个谜团。在故事行进的过程中,惊险悬念,情节离奇,有的影片甚至脱离真实的历史,天马行空。从影片的类型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艺术真实的悬疑。《大唐玄奘》由于传记类型所限,在讲述年轻的玄奘法师求佛法真谛的历程中,必须要遵循历史的真实,只能适当进行艺术表现,而不能离奇地夸张。故事首先从玄奘孤身一人冒死偷渡出境开始,怀着求取真经的信念,给观众留下了悬念,玄奘开始了无法预测的冒险之旅。一路上惊险不断,遇到官兵的围堵,差点被遣送回长安,一幕幕惊险的画面成为玄奘精神的最好注脚,尽管是艺术化地再现,却令观众接受与信服。“《大唐玄奘》中,玄奘充满艰险的西行之路既是一场身体的磨砺、个体精神的朝圣,更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怀跨越时空的积淀和承传。”②

第二种,艺术虚构的悬疑。《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虚构了离奇的焚尸案,恰恰发生在武则天登基之时。死者无故在胸腹起火自燃,延及全身,瞬时成为灰烬。这种异相令即将登基的武则天甚为恐慌,情急之下诏素有神探之名的狄仁杰破解疑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同样是虚构的案情。从狄仁杰初踏官场入手,由掳掠花魁银睿姬案引出水怪劫掳案,因专业的破案技能被武则天任命为钦差大臣,彻查龙王案,狄仁杰联合大理寺卿尉迟真金和狱医沙陀忠破解蛊毒之谜,最终揭开龙王案的真相。

近两年,唐朝历史题材的影片加入了魔幻的因素,情节更加离奇。如《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仍以狄仁杰为中心,却演变为奇幻的类型。中心故事延续之前破获奇案的套路,只是狄仁杰与武则天走向了对立面。狄仁杰破案有功,受到皇帝的赏赐,获御赐亢龙锏,并掌管大理寺,却使他成了武则天觊觎皇权的最大威胁。武则天为了消灭眼中钉,命令尉迟真金集结实力强劲的异人组,妄图夺取亢龙锏,削弱狄仁杰的权力。影片的前半场是狄仁杰与武后之间的较量,后半场则是狄仁杰调查和对抗前来复仇的封魔族。在医官沙陀忠的协助下,狄仁杰既要守护亢龙锏,又要破获神秘奇案,还要面对武则天的步步紧逼,并与自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导致恶疾缠身。在内忧外患之际,狄仁杰放弃自己的“心魔”御外敌,抵抗封魔族的肆扰,从而悟透“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真谛。在故事的悬疑揭开之后,个人的心魔也得以释怀。

图2.电影《妖猫传》

再如奇幻影片《妖猫传》,影片改编了日本魔幻小说家梦枕貘的作品《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将一个本为高僧降妖斗法的故事改编成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镜头跟随空海和白居易的视角,在真相、假象的扑朔迷离中,由妖猫的一系列作乱,自然转入到杨贵妃身上,引导白居易如何创作《长恨歌》。妖猫故意引领白居易去寻找当年马嵬坡的真相,是唐玄宗为了江山活埋了贵妃,所谓的“三千宠爱在一身”是假的。白居易也参透了“长恨之情”的法门。

对于尘封久远的历史题材而言,影片以惊险的叙事节奏来营造出扣人心弦的氛围,有的影片则不惜离奇到了与历史真相脱节的地步。作为商业影片,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更容易赢得票房和市场。

三、用话题进行跨时空创新

历史往往经得起后世的解读。历史题材的影片经过后人的想象与演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及导演的个人情怀,往往能产生新的话题。

第一,“一带一路”的话题。如民族团结方面,1986年的《大漠紫禁令》讲述吐蕃与唐王朝和平相处的故事。如丝绸之路商品交易,2015年的《小西天狄道传奇》讲述盛唐时期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交汇处的商品交易活动。如文化交流上,玄奘在文化交流上做出的成就与贡献已然是定论。关于《大唐玄奘》,有学者认为:“玄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成为中印文化‘一带一路’交流最具话题性、最具活力和张力的符号。但是《大唐玄奘》对这个符号的表达和包装与当下以《西游记》为主的娱乐化改编有着较大的出入,也提醒当下主流电影的创作需要在真实历史、艺术表达和主流对接上寻找一些平衡,实现文化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这是必须要坚持的一个理念。”③《大唐玄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丝路电影题材中不可缺少的亮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再重新审视玄奘西行求取佛法真经的事迹,自然就有了新时代的意涵及精神鼓舞。

第二,古装武侠动作片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了唐朝题材的武侠动作片,如《江湖奇兵》《绝代双骄》。近年来出现较多的是“狄仁杰”系列电影。虽然主角是狄仁杰,但是只是借用一个历史背景。有的剧情有史可寻,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象征着皇权的“通天浮屠”的原型就是明堂,这是封建君主听政问政的场所。武则天修建明堂,就是向天下宣示主权。影片中设置通天浮屠失火,证圣元年正月,明堂也发生了人为的失火案,为此武则天下《名堂灾告庙制》来安抚民心。电影在这个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进行了悬疑推理改编,有研究者即注意到这一点:“悬疑推理作为一种类型元素被徐克纳入奇幻动作片,有电影类型自身具有起伏周期的因素:随着观众审美疲劳,传统样式的武侠动作片在近年逐渐步向低谷,需要寻找新的类型‘刺点’。”④因而,“狄仁杰”系列电影,在光怪陆离的虚拟大唐国度里,围绕不同的案情,悬疑推理与武打动作并行,不失为双重刺激点。

图3.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第三,大唐盛世的话题。《妖猫传》从拍摄地点到上映,都自带话题。《妖猫传》建设“唐城”作为实景,仿照以八水绕长安的布局,以唐王朝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妖猫传》的镜头从中唐切入,以倒叙的视角追寻盛唐。追寻盛唐的美人:“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贵妃,其容貌是“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妖猫传》出其不意,依据一条史料记载,将其设置为有胡人血统的贵妃。追寻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史上不少文人认为两人之间是有爱情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元朝白朴的戏曲《梧桐雨》,清朝洪升的戏曲《长生殿》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流露出“天成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喟叹,带有同情的意味。而《妖猫传》中则以贵妃被活埋的真相,来制造新的话题。追寻盛唐的诗歌,借杨贵妃之口盛赞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借以渲染唐诗的璀璨。追寻盛唐的雍容华贵,以一场“极乐之宴”,象征大唐盛世的巅峰与自信。整部影片以大胆的想象、炫酷的技术来展示出盛唐的历史画面,试图展现导演理想中的大唐气象,释放其内心的传统文化情怀。

唐朝历史本身就有丰富的话题,不少历史人物或事件被后世津津乐道。这些影片能够将历史话题以现代化的多种元素呈现出来,既依托历史的框架,又融入新的故事话题,增强可看性、新鲜感,引发社会大众对大唐王朝的追忆。

结语

唐朝作为历史上盛世的代名词,国势恢弘,文化艺术多元自信,兼容并包,吸引不少国外人士前来学习、生活交流,这与当下中国开放的国际文化相契合,这样的大环境,适宜唐朝题材电影的生成。唐朝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是历史题材电影追新求奇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大唐盛世的历史文化在当下的传播和接受。此外,唐朝盛世文化如同一个巨大的影视题材宝库,还有其他不少传奇人物或事件,可进入电影作品中,经过艺术加工后,讲述一个个虚虚实实的唐朝故事。

【注释】

①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984.

②曾珍.真实再现 史诗叙述——《大唐玄奘》的文化意义[J].电影评介2016(11).

③饶曙光.无限接近真实的《大唐玄奘》[J].中国电影报.2016.4.27.

④叶航.《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奇幻叙事的文化动力[J].电影批评2008(5).

猜你喜欢

妖猫狄仁杰玄奘
太宗&玄奘:西游前后的帝与僧
《妖猫传》2·24登陆日本院线
IMAX举办《妖猫传》观影会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