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黑色喜剧人物建构研究
——以2005年以来的国产黑色喜剧电影为例

2019-07-31魏巧俐

电影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喜剧片喜剧电影小人物

魏巧俐

中国影坛对黑色喜剧亚类型的探索发轫于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2006),后来又出现了《疯狂的赛车》《追凶者也》《火锅英雄》《无名之辈》等代表性作品,在票房及口碑上均有一定影响。国产黑色喜剧在承袭国际影坛黑色喜剧片相关类型特征的同时,在人物塑造方面着色不少,提供了独特的范式经验。主要表现在丰富黑色喜剧人物谱系和塑造角色多元维度两点。

一、“市井小民”的正向拓展

国外黑色喜剧的人物主要有两种类型:怀有非法目标的反派小人物和自私自利型的市井小民。前者对社会有一定危险性,但没有强大复杂的集团组织为依托,而是处于个体状态或松散的组合化状态,属于边缘化人物。后者欲望简单直接,有强烈的物质至上、利益至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市井气息。国产黑色喜剧电影承袭了国外黑色喜剧对反派小人物与市井小民这两类人物谱系的设定,表现出他们如何在自命不凡及煞有介事地追求渺小空虚目的时暴露出其自身可笑之处。

在对反派小人物的塑造上,出现了一些经典形象,如《疯狂的石头》中一到内地就被道哥一伙土贼蒙住眼睛偷走箱子的香港大盗麦克,《疯狂的赛车》中面对谋杀对象不敢下手,甚至伪造血衣复命的两个农民杀手、为了节约经费只能住在市郊庙中并且行事过程中频频碰壁的台湾大佬,《追凶者也》中高度近视以至于丢了谋杀对象照片后认错人的乌龙杀手董小凤,《提着心,吊着胆》中表面江湖义气实际各打算盘的胖瘦二盗等。国产黑色喜剧承袭惯例,对反派小人物做了“去英雄化”“反英雄化”的处理,展露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协调喜剧性。这种设置使得这类人物形象更接地气,更具有内在的喜剧性反差,成为表现喜剧性思维的重要着力点。反派小人物在身体、技能、胆识、经验、德性等方面“不认识自己”,缺乏自知之明。但其良好的自我感觉与自我包装在开头给了观众紧张的期待,而随着情节的推进和巧合因素的出现,他们暴露了自己愚蠢、胆小、自私、无能、背运的一面,则使这种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情感。观众经过“期待”与“期待落空”这两个不协调的心理阶段,感受到了人物的荒诞可笑性。此外,反派小人物的塑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释放压抑潜意识的心理需求。“人的心灵深处的这种反制度化、反理性规范的倾向,在各种狂欢活动及喜剧作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鲜明地表现出来”①。

在对市井小民的塑造上,国产黑色喜剧片以“审丑”的美学态度和归谬式情节设计喜剧性地演绎其“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尴尬,揭示嘲讽了其物质欲望的可笑与苍白。例如,《彩票也疯狂》中汪伟向妻子隐瞒了1200万大奖的中奖信息,自作聪明地委托好友吕建非监督小保姆代为领奖,吕建非则背叛了自己的发小汪伟,把这笔巨款占为己有,汪伟的小姨子杨丽雯为了瓜分奖金,不惜唆使姐夫和姐姐离婚并娶其为妻。《提着心,吊着胆》中杨百万因怀疑妻子有外遇竟然买凶杀妻,网吧小青年何努力假扮高富帅欺骗顾小姐,假发假胸假睫毛的拜金女顾小姐交往她错认的高富帅何努力……这些市井小民的心灵天平已经在现实利益面前失衡,爱情、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中一向所倡导的道德、道义与伦理日益式微,其神圣的面具被撕扯抛弃,代之以对人性猥琐面的曝光,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为了现实利益不惜互相猜忌、欺骗、利用,甚至赤裸裸地开撕。

图1.电影《追凶者也》

在承袭国外黑色喜剧塑造人物惯例的同时,国产黑色喜剧还着意关注到了一种特殊角色类型——“不忘初心者”。这是一些虽然处于社会底层、基层,处于弱势却不忘初心的小人物。如《疯狂的石头》中为了保护作为工厂复工救星的翡翠而绞尽脑汁防贼抓贼的保卫科长包世宏,《疯狂的赛车》里念念不忘让师父入土为安的被禁赛自行车手耿浩,《光荣的愤怒》中忍辱负重伺机抓捕村霸的叶光荣。国产黑色喜剧通过对“不忘初心者”的塑造和表现,丰富了黑色喜剧的人物谱系,提供了国产黑色喜剧片的独特贡献。

国产黑色喜剧片对“不忘初心”的小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行,一是用喜剧的方式缝合的人物的荒谬宿命,二是建立自我认同。

首先,优秀的国产黑色喜剧在情节走向上以喜剧性缝合的手段对这类不忘初心的小人物荒谬错愕的底层遭遇进行观照。《疯狂的石头》中包世宏对翡翠的防护计划在本地土贼、香港大盗和厂长败家儿子的搅和下总是意外百出,重压下精疲力竭,更因厂长与房产开发商的勾结而心灰意冷,最后却在电梯里意外地擒得香港大盗,还不明真相地占有了真翡翠。《疯狂的赛车》里耿浩因为对手的“一失足”而错失冠军,更因为奸商李法拉在休息室里让他代言的广告被终身禁赛,气死了师父,并在找李法拉索赔过程中被卷入命案亡命天涯,最终却在逃命中意外获得了冠军……在这种悲喜交错的小人物宿命展开面向中,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可以感受到的混乱、困扰的现实经验扑面而来,而小人物在这种离奇巧合、荒谬错愕的命运中被欺骗、被利用、被潜规则、被屈辱的际遇和体验让我们突破了喜剧思维中“优越论”带来的“荣耀感”式的喜剧审美体验,在感到滑稽之余也为这种缥缈的不确定性、屈辱的生命体验所错愕,进而与人物产生共鸣,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这种共鸣与审视带来的荒诞体验让我们喜中含悲,笑声中含有辛酸,同时,在荒谬错愕的宿命面向中影片带有机缘巧合性质的喜剧性结局则在保持黑色喜剧电影范式特征的同时巧妙完成了喜剧性缝合,满足了观众在潜意识期待。

其次,国产黑色喜剧片着力表现“不忘初心”的市井小民自我认同的建构。这种自我认同有别于传统叙事中的团圆结局,而是基于消费社会语境下通过底层叙事的自我认同进行意义建构。《疯狂的石头》中,保安队长包世宏为了避免厂子被开发商收购后工友们只能下岗的命运,硬着头皮接下了看护救厂之宝“老坑翡翠”的看护任务,但竭尽全力与各方盗贼斗智斗勇后,厂子却被和开发商沆瀣一气的厂长给卖了。包世宏由看护展览的组织者愤而变成捣毁展览现场的带头者,三宝也紧随其后,愤然离场。之所以愤怒,因为他们愿意竭尽全力维护的不是资本家和当权者交易的筹码,而是对工友前途的担当。《疯狂的赛车》中,耿浩虽然受奸商所累,职业生涯横遭腰斩,但他感恩师父的培养,即使生活穷困潦倒,也对中风的师父不离不弃,调侃之余依旧悉心照顾,而为了给被李法拉气死的师父买块墓地,即使被卷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案件中也不易其心。《追凶者也》中,宋老二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心灵皈依,拒绝几十万的迁坟赔偿费,并在追凶途中,展现出了他执著、善良、憨厚的一面。例如,宋老二在认定王友全是杀人凶手后,强抢王友全家的猪补偿安慰猫哥母亲,展现了这个本色乡土人对道义的纯朴理解,而在最后发现真相后,不顾自己脖子上尚且打着石膏难以动弹,托朋友买了一头生猪主动赔给王友全的母亲,寥寥几笔,却勾勒了他为人讲究是非曲直的担当。正是这种对自我人格的认同与坚守,使得消费社会语境下这些渺小的底层人物个体有了基本的存在感,对抗着尔虞我诈、欲望至上的现实社会中因存在感的匮乏所引起的非理性焦虑。这种自我认同的建构使得这些国产黑色喜剧电影不是止步于学习那些风格化的黑色喜剧手段,而是在激发含泪的笑,带来悲喜交织的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直逼黑色喜剧的精髓真谛,积极介入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症候,立足于现代化生活中的底层体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土体验,去引发观众的经验共鸣与理性反思,彰显了喜剧艺术更为丰厚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的艺术魅力。

二、角色形象的多维塑造

罗伯特·麦基认为,“维是指矛盾;无论是在深层性格之内还是在人物塑造和深层性格之间”,“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②大多数电影类型注重人物多维度表现,通过主角的世界观、态度、目的和需求推动主角作出具有戏剧性的选择行动,从而在影片的情节推进过程中彰显人物的成长和改变。在《追凶者也》《火锅英雄》《无名之辈》等几部黑色喜剧片中,创作者自觉调整人物谱系中的类型人物边界,在角色形象的多维塑造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塑造出了一批具有丰富人物维度的黑色喜剧片人物形象。

《追凶者也》中的主要人物维度塑造相对比较多元。例如,宋老二义无反顾千方百计追查凶手以自证清白,在发现骑着死者猫哥那辆摩托的落魄古惑仔王友全疑似凶手后,把王友全家里唯一的猪拉去卖掉给猫哥的老妈当抚慰金,但在真相大白,自己死里逃生后又忍着伤痛让工友帮忙载上一只猪去赔给王友全家。宋老二这个人物是这起官商勾结的黑色阴谋的谋杀对象,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他有黑色喜剧电影中人物的目标简单明确、果敢执拗的一面,但影片也被塑造了他憨厚纯朴的一面。王友全这个落魄古惑仔游手好闲、爱贪小便宜,但一身痞气的他不失江湖义气。当宋老二用钱买来他手上的证据后,交代他“不准跟别人讲,可晓得”,王友全理所当然地回答“又不是头一年混社会”。当董小凤逼问他西服下落时,即使面对即将淹没自己的滔滔江水,他依然咬定“出来混的我不能讲”,直至片尾,在出院路上搭乘宋老二的顺风车时,他还念念不忘向宋老二汇报:“那西装的事,我真的没有跟别人说”“没跟你开玩笑的,人生在世,诚信两个字很重要的。这些道理,我们家老爹从小就教过我嘛,唉,可惜他死得早,我都忘得差不多啦”。这些小人物在窘迫的生存空间里依然有自己的信念、情怀,人物塑造维度的拓展,使得这些小人物有了更能引发本土观众共鸣的生存境况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些小人物笃定的信念和情怀与其逼仄浮躁的生活空间,与其人物身份设定之间的落差又进一步滋生了喜剧感,使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而在《火锅英雄》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扁平化人物唯独的突破,还可以看到国产黑色喜剧影片对人物弧线的重视。火锅店的三个合伙人刘波、许东、王平川及在隔壁银行工作的同学于小惠作为主要人物,有着相对真实多元的人物维度设计,主人公有贪念,但也有理智,有自私,但也有道义,围绕劫案带动人性善恶的徘徊流转,既不否定人物缺陷,也不单边描黑人物,这让人物有了一种充满内在焦灼的性格张力。并且这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存在互补,每一个角色都成为对方的支点,在不同的时候相互撬动着不同的杠杆。而从整体的叙事建构上而言,这部黑色喜剧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有了较为明显的人物弧线。在设法补上扩建导致的通往银行钱库的地洞时,主角们意外地撞上一群亡命之徒,怀揣着恐惧、无奈与本能的正义、担当,在阴差阳错中,最终完成了一桩凡人壮举。在影片最后的高潮中,劫匪与放贷者两伙“坏人”在误会中解决了彼此,最后的漏网之鱼还意外死于车祸,刘波欠下的赌债、刘波私自拿走银行现金这两个引发危机的事件在机缘巧合中阴差阳错地被克服。但影片并没有止于黑色喜剧电影类型叙事常规的表达,在面对劫持危机这个转折点的设计上,几个主角都发现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比他们想要的还要重要,影片的结尾,刘东拼死要从匪徒手里抢回的不是钱,而是那封年少时的情书,这更是一份精神上的拔节,完成了自我救赎与彼此之间的救赎。这样的黑色喜剧电影叙事,既承袭了国际黑色喜剧电影创作的有益经验,又超越了其类型观念“对社会规制的逃避、对欲望之境的满足”这个层次,拓宽了本体意境。

《无名之辈》的人物弧线刻画则因其辩证意味而更耐人咀嚼。工作失意、因酒驾间接害死老婆、害残妹妹的落魄保安马先勇,生活窘迫、打算进城闯荡的低配劫匪眼镜胡广生和大头李海根,全身瘫痪的毒舌妇女马嘉祺,这几个主要人物,在黑色喜剧电影常见的各种巧合碰撞中,最终并没有因为巧合而走出事业和生活的困境,这个设置鲜明地区别于常规黑色喜剧电影的类型范式。虽然在社会境遇的角度上,主要人物缺乏弧线发展,但在人物的内心情感层面,这几个主要人物,或者因自己孤独倔强的全力寻枪行为赢回了尊严(马先勇),或者在谅解至爱至恨的亲人的同时也谅解了自己(马嘉祺),或者在保全其他无名之辈的尊严时也为自己的人格赢得了尊严(胡广生与李海根)。其中胡广生与李海根为马嘉祺换裤子,胡广生唤醒马嘉祺生活勇气的两个段落尤其值得称道。胡广生与李海根作为两个低配憨匪,其幼稚的抢劫事业规划、分配方案及乌龙劫案,使其在高位截瘫的毒舌妇女马嘉祺面前颜面尽失。但在发现马嘉祺失禁并无地自容地要赶走他们的时候,立刻冲上去帮助马嘉祺,并且看到她一直很痛苦的样子还主动帮她把脸盖上再为其处理失禁的尴尬。马嘉祺跳楼寻死的心愿未成,请求胡广生帮自己打开煤气后离开,但胡广生被马嘉祺倔强、疯狂背后的无奈和善良所打动,用MP3的音乐抚平她的情绪,并在其睡醒后用稚拙手绘图画上“我想陪你走过剩下的桥”的温情唤醒了嘉祺的人生。这种朴素的同理与温情让这些无名之辈虽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境遇勾勒出具有转折意义的弧线,却在人格的层面上实现了对自身困境的超越,拔高了本体内涵。这种人物弧线的产生不是由外在的偶然性、巧合性所推动的,而是由人物内在的自足性所生发的,对于具有边缘化特征的黑色喜剧人物而言,更为意味深远且耐人咀嚼。

《追凶者也》《火锅英雄》《无名之辈》三部国产黑色喜剧对主要人物的多维塑造赋予影片特殊的喜剧质感。具备多元维度的黑色喜剧角色作为 “单一的实在客体”具有“反常背理性”,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预设之间两相对照的效应烘托出了边缘人物内心的丰富,拓展了人物角色的维度。

结语

国产黑色喜剧片的创新“不是简单地呈现‘南腔北调’的方言和地域文化,也不仅仅是将一些社会现实、流行文化与各种经典桥段进行嫁接,而是如何在各种戏仿、混合、巧合设置等借来的手段中植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现实经验”③。通过人物谱系类型设定的拓展、人物多元维度的塑造,国产黑色喜剧片大胆探索黑色喜剧的多种塑造方法,也塑造了具有多元维度的经典人物形象,以更接地气,更富人文关怀与审美体验、更有中国气质的作品推进了黑色喜剧片的发展。

【注释】

①苏晖.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1):98-103.

②[美]罗伯特·麦基著. 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22.

③陈捷.宁浩的类型和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4):41-46.

猜你喜欢

喜剧片喜剧电影小人物
试论喜剧电影台词当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喜剧电影要在笑声中提升人的审美趣味
2017年法国喜剧电影回顾展开幕在即
合家欢喜剧电影《喵星人》定档暑期
《办公室的故事》叙事手段的戏剧化分析
《水浇园丁》的镜头韵味与表达趣味解读
中国电影狂欢背后的怪圈和悖论
《恶棍天使》一场草根的梦幻胜利
小人物
大人物和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