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2019-07-30冯少岩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原菌住院

冯少岩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饮食的注意和锻炼的加强,使得人们的寿命较之前有了延长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多的人健康意识较差,使得脑血管、高血压等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其医院的住院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神经内科多为重症和急危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特点就是年龄偏高、病程相对较长、卧床的时间也较久、其他疾病较多等。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这类患者很容易在就医期间和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身体上的痛苦以及经济上的负担,更加严重的还会造成残疾、半身不遂和致残的风险。

为了能够进一步找出各项危险因素,以下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为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提供了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14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年中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其中男85例,女55例;平均年龄55±5.5岁左右;平均住院时间(26±12.4)天,这些患者所患的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病毒性脑炎、脑梗死等。

医院感染被定义为:“患者住院后超过48小时后所发生的感染被定义为医院内感染”。

1.2 研究的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并通过查看调查表,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性别、年龄、住院的天数、基础疾病诊断、侵入性操作的名称、发生感染的次数、感染的季节等。同时,调查人员通过医院感染监控软件的分析,对有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符合本次调查的患者的病例录入了表格中,以便找出患者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部位。病原菌等,在对这些进行整合,逐一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其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该项的研究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率发生的情况汇总

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这140例患者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后,发生感染的人数35例,其发生率为25%。其中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患者、脑梗患者发生的感染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分别为18.25%、9.36%、7.65%。

2.2 病原菌检出情况

通过对患者血液和尿液、分泌物、脑脊液等检测,共监测出病原菌共有32株。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其病原菌检测出最高的为革兰阴性杆菌56.3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位居前列,分别为25.36%、22.36%。革兰阳性杆菌检出率为44.69%。

2.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神经内科患者共有14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人数占25%。其中根据调查报表中的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感染季节、酗酒、住院时间等与医院感染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n,%)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和有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有吸烟史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没有吸烟史和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究其原因,这些患者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自身的免疫能力和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能够抵抗细菌的能力也较年轻人低,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侵入性操作主要包括:插管、气管、插入胃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等均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可能遇到的侵入性操作。其可损伤粘膜的屏障作用,从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另外,一些无菌操作、机械和医疗设备的污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

3.2 医院感染的相关预防措施

(1)为患者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作为医院的基础保障,首先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的环境,①做好各科室感染消毒隔离的措施;②根据环境的污染性,选择适合的消毒产品,并参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和计量,做好消毒工作。③进行开窗通风的工作,掌握通风的时间,并合理安排通风的次数,每天不少于2次。④提升医生的卫生意识,在每项操作前后,进行洗手和消毒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病区手卫生设施等;⑤同种同源病原菌发生时,应该进行隔离工作,并设置专门的护理人员,减少较差感染的几率。⑥对于泌尿感染者应该每天对尿道和会阴部进行清洗和消毒,并采用封闭式的一次性引流袋,以使得引流能够更加的顺畅。同时,还需要叮嘱患者平时多饮水,当达到拔出尿管条件后,拔尿管应该注意操作的轻度,以免造成尿道粘膜的损伤等。

(2)做好护理工作

首先,在病情的允许下,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工作,这是预防和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的措施;其次,进行每四小时的口腔护理工作,并在执行操作前后对口腔的痰液变化进行监督,如果发生痰过于多时,则实施机械辅助排痰工作。最后,采用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卫生习惯,防止交叉感染,并对患者进行监控,掌握基础疾病的并发症,以及时发现病情,控制病情的加深。另外,还需要灌输健康教育知识,对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有效地宣传,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病原菌在环境中的侵蚀,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发病率。使得神经内科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医护人员应该合理安排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阶段,及时济宁病原菌的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在根据其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防止患者产生耐药菌株和重复感染的几率。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病原菌住院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妈妈住院了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