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PAE翻转课堂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29杨丽华刘媛媛李宏彬任红丽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胸片解剖学实验组

杨丽华,王 萌,刘媛媛,周 晚,李宏彬,任红丽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积极促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普及。很多院校已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传统课堂,有关于教学效果提升的案例多有报道[1-4],但基于助学型微课的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影像解剖学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效果尚未见报道。现就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进行该教学模式改革的情况报告如下。

1 影像解剖学课程现状分析

影像解剖学是利用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及技术,采用多种方法获得数字(或模拟)黑白及彩色影像,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的解剖结构、部位、生理、运动、功能等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5]。这是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人体解剖学和影像诊断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基于课程本身的特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影像解剖学知识抽象、复杂且枯燥,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空间思维,会出现断层结构与CT、MRI、超声等影像相互对应不到位的问题,容易失去对影像解剖的学习兴趣[6];第二,课程学习须整合解剖模型、大体标本、断层标本、三维人体解剖软件、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7]和X线、CT、MRI片等全方位综合展示,将所有资源整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供学生学习难度大,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第三,课程学时少、知识点繁多,要在有限时间消化全部内容,难度大,学生虽已学过大体解剖学,但影像解剖学内容更多,研究范围更广、更为复杂难懂;第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自制力,教师又很难实时监控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不能及时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第五,教学模式单一,很难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7]。

2 基于“助学型”微课的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微课的PAE翻转三课堂以“助学型”微课为基本元素,以雨课堂为实现课堂“翻转”的支架,结合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8],进行PAE翻转三课堂教学(如图1所示)。“助学型”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适合学生自学的高质量数字化学习资源[9]。PAE翻转三课堂是通过对翻转课堂核心理念的把握,将过程(process)、能力(ability)、评价(evaluation)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前提和基础,第三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辅助提高和全面评价,第二和第三课堂互为支持的教学模式[10]。教师首先对影像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由易到难的重构,对课程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以思维导图形式制作学习任务单,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情景和常见疾病为切入点,将教学内容碎片化[11]制作多个微课,由一种疾病开始,认识该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随后展开X线、CT、MRI及超声影像解剖,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储备专业知识。

图1 基于“助学型”微课的PAE翻转三课堂教学流程

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用到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软件包括雨课堂、微信、问卷星、BDP在线数据分析、Mindmaster(思维导图制作)、Focusky(微课制作)以及飞图影像、3D Body、X-Ray、e-Anatomy等。

3 教学实践案例

以胸部X线解剖为例介绍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在上课前1周提前将学习任务单(如图2所示)和学习资源上传至雨课堂及微信公众号。

图2 胸部X线解剖学习任务单

3.1 第二课堂(课前)

任务一: 观看微课1(交互式)—同桌咯血了,“我”该怎么办?了解在大学生人群中的高发传染病—肺结核,学会正确对待并预防结核,视频中穿插选择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肺结核相关知识,引出胸部疾病的成像方法有哪些?首选方法是什么?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分别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搜索,筛选出需要的信息,并通过雨课堂提交答案,训练学生筛选资料及分析归纳能力。“我”拍了胸片,可是怎么看胸片?从“我”出发,“我”学读片,“我”来诊断。

任务二:复习肺与纵膈的应用解剖,安排一组4名学生负责录制肺与纵膈解剖微课(3D Body软件),课前至少1 d通过雨课堂分享给班级学生学习,并进行投票,选出最佳视频在课堂进行播放并由学生进行讲解。所有学生复习后扫码完成在线测试题。个性化学习任务—幼儿误吸异物,异物可能在哪侧支气管?儿童常见的误吸异物有哪些?X线胸片能看到什么样的异物?

任务三:学习微课2—胸壁X线解剖。在雨课堂给出9张胸片,让学生进行读片练习并考核。个性化学习任务—第几肋骨折了?肋骨骨折的X线影像。

任务四:学习微课3—肺X线解剖。微课将三维解剖同二维影像相结合,注重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将正常与异常影像作对比,便于学生理解。给出微课1中的肺结核胸片,考核“我”的病灶在哪里?个性化学习任务—经气管分叉处横断面,可显示胸部哪些结构?

任务五:医院放射科见习。让学生了解工作环境和主要工作任务,在DR室观看胸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讨论题—深夜,一位患者因为你同事的轻微操作失误而大发雷霆,影响其他人休息,你该怎么办?

每个任务都有不同类型的考核,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可通过雨课堂及时了解个人成绩、答题正确率和排名等情况,教师将学生学习任务和个性化任务完成情况予以分析,进行第一课堂内容准备。

3.2 第一课堂(90 min)

任务一(5 min):每节课由一位学生自我介绍并分享医学名人小故事,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医学大师的敬业和为医学事业奉献的情怀,树立大医精诚的价值理念。

任务二(10 min):由投票选出的最佳微课制作者进行胸部应用解剖的介绍,教师进行补充指导。

任务三(20 min):分析讨论,强化重点。在多媒体给出一张胸片,随机选学生上台对胸壁主要结构进行介绍,并展示课前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并选代表上台讲解,教师最后进行解析。

任务四(25 min):看图说话,突破重点。用PPT展示2张胸片,课堂随机抽选学生来进行肺X线主要结构的识别。再给出有异常表现的胸片,通过小组讨论及展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肺门、肺野、肺叶、肺段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任务五(20 min):理实一体,提高读片能力。每组各发1张正常胸片,学生进行胸部X线片读片练习并书写正常胸片诊断报告,养成良好的读片习惯。教师指导并随机抽选3组考核,最后进行总结并引出下一节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学生自我展示、参与讨论及提问考核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课堂参与度较少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及引导。

3.3 第三课堂

课后以“我眼中的胸片”为主题进行影像绘图比赛,可为胸部正常或异常影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组织标本识别比赛,让学生将大体解剖与影像解剖不断紧密联系,巩固学习成果。该章内容学完后进行胸部影像解剖知识竞赛,包括现场必答、微信抢答、你来比划我来猜、10 s读片共4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组队,每位学生参与一个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用X-Ray游戏APP让学生拍胸片,并找一找拍到的胸片有哪些问题?将图片及分析上传至雨课堂。所有活动都评选出前5位(包括小组),给予奖励并在平时成绩加分。

每一课堂结束后,教师立即将各教学软件及平台学生数据用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BDP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于个性化辅导并指导下一课堂的大数据。

4 教学实践效果

4.1 研究对象

以2016级影像班37人作为对照组,2017级影像班39人为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学生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在年龄、性别和高考成绩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4.2 教材选用

教材均采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医学影像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1版)。

4.3 教学实施

实验组和对照组授课教师、教学计划、大纲和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及试卷等均相同,教学课时均为64学时。实验组进行基于“助学型”微课的PAE翻转三课堂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方式授课。

4.4 教学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和总评成绩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价。①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76份,全部收回,调查问卷有效率100%。评价内容为:教学模式是否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学生评价标准包括完全没有帮助、 有一定的帮助及很有帮助。②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包括平时成绩30%,实训成绩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40%。

4.5 统计学方法

4.6 结果

4.6.1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组平时成绩为(24.45±2.63),对照组平时成绩(23.25±3.10),两组比较,t=1.8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训成绩为(24.08±3.00),对照组实训成绩(22.81±2.44),两组比较,t=2.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理论成绩(29.71±4.94),对照组理论成绩(27.24±4.25),t=2.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评成绩(78.24±9.97),对照组总评成绩(73.31±7.60),t=2.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组 别人数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理论成绩总评成绩实验组39(24.45±2.63)(24.08±3.00)(29.71±4.94)(78.24±9.97)对照组37(23.25±3.10)(22.81±2.44)(27.24±4.25)(73.31±7.60)t值 1.81 2.05 2.33 2.43P值>0.05<0.05<0.05<0.05

4.6.2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给了“很有帮助”评价的,对照组为75.8%,实验组为92.3%。

5 讨论

在影像解剖学课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基于“助学型”微课的PAE翻转三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不断补充和创新,实验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其优势在于:①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有所提高[12];②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利于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③将教与学扩展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课前、课中、课后,解决了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积累少,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的问题,教师实时监控、指导及考核,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性;④通过制作微课、设计翻转课堂,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13-14];⑤在基于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两组平时成绩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可能与两个班级授课时间相差一年,评价标准不够具体、客观,仅限于考勤、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完成作业情况等方面,打分较笼统有关,须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细化方案并加以验证。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自主学习,课前学习压力太大;有些学生参与课堂不够积极、主动,缺乏互动性;授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翻转课堂和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不够流畅,没有进行学习能力比较等,诸如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分析、探讨和完善。

猜你喜欢

胸片解剖学实验组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