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腔静脉滤器致腰动脉医源性刺破1例

2019-07-29杨维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滤器下腔抗凝

肖 开,黄 宁,谢 杭,杨维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图1 下腔静脉滤器刺破腰动脉 A.腹部CT平扫,箭示出血; B.腹主动脉造影,箭示右侧第3腰动脉对比剂外溢; C.移动滤器后造影未见对比剂外渗

患者女,5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4月余,加重8天”入院。查体:呼吸加快,双侧腓肠肌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6 g/L,D-二聚体1.85 μg/ml。肺动脉CTA:双肺动脉分支多发栓塞。下肢静脉超声:双小腿肌间静脉扩张伴实性回声,考虑血栓形成。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术,后予尿激酶溶栓(25万U/8 h)+低分子肝素抗凝(5 000 U/12 h)。术后第2天晚间患者诉右下腹闷痛伴腰背酸胀感,查体右下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6 g/L,腹部CT示下腔静脉周围稍高密度影,考虑出血。暂停溶栓、抗凝治疗后,患者出现头痛、急腹症症状,颅脑CT未见出血灶,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7 g/L,考虑出血性腹膜炎,对症处理后症状未改善;继而腹痛范围扩大伴休克,腹部CT示出血较前进展(图1A),考虑失血性休克;腹主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示右侧第3腰动脉对比剂外溢(图1B),予以弹簧圈栓塞至对比剂外溢消失,向下移动滤器约1 cm后,造影未见对比剂外溢(图1C)。治疗后患者情况基本稳定,继续以原方案抗凝、溶栓3天,复查腹部CT示血肿较前缩小,取出滤器后患者出院;继续利伐沙班(10 mg,1次/天)抗凝治疗6个月,期间未诉特殊不适。

讨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为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的主要方法。出血是滤器置入术后最主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滤器置入致下腔静脉破裂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本例为下腔静脉滤器刺破腰动脉,临床罕见。置入滤器后,其边缘铆定钉刺破下腔静脉壁后贯穿腰动脉壁,压力较高的动脉血通过破口致慢性出血,考虑是由于在进行腹部CT等检查搬运患者时致动脉破裂口撕大而发生急性出血,导致腹部症状进行性加重。移动滤器后再行下腔静脉造影未见对比剂外溢,可能与静脉压力低、破口较小有关。

猜你喜欢

滤器下腔抗凝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失败7例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花粉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