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你”与“您”的语用偏误 研究

2019-07-25胡宇坤

课外语文·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偏误代词

【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及归纳法,全面研究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出现的   “你”与“您”的语用偏误。首先,本文先简单阐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你”与“您”的语用文化差   异,归纳了外国学生出现该语用偏误类型与特点;其次,从学生、教师与教材三个角度对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确定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最后,结合学生产生语用偏误的特点与原因,提出了一些教师在讲授“你”与“您”时可使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你;您;语用偏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汉语中“你”与“您”的异同

“你”和“您”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最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你称对方(一个人);‘您是人称代词,即‘你‘你       们(含敬意)”。用人称“你”,表明两人为同辈或关系比较亲密;“您”,表明两者不是同辈或关系不亲密,服务人员对被服务者也称为“您”,以示尊敬。

二、外国学生学习“你”与“您”的语用偏误分类

外国学生使用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时基本不会出现语义和语法的偏误,语用方面的偏误占了绝大多数。通过对留学生出现偏误的统计研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你”与“您”的误用

这类偏误主要是留学生不会根据场合使用“您”,在公共场合面对长者或上级时,称呼对方依然使用普通称谓“你”而没有使用敬称“您”。

统计问卷调查题目:

假如你在公园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你想知道他的年龄,你会如何与他打招呼并询问?

A.你好,老爷爷。请问你几岁?

B.你好,老爷爷。请问您高寿?

C.您好,老爷爷。请问您高寿?

D.您好,老爷爷。请问你几岁?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外国学生对汉语敬语文化的掌握情况,“您”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尊敬称谓也属于汉语敬语系统的一部分。

调查对象为15位留学生,有来自属于汉语文化国家的朝鲜、韩国、日本、越南和蒙古学生,也有来自欧美的学生,学生的水平涵盖了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根据统计调查问卷得知,在初级阶段,东亚文化圈国家的学生掌握第二人称代词“你”与“您”的情况明显好于欧美国家的学生;到了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普遍能掌握“你”与“您”的用法。

(二)“你”与“您”的混用

这类偏误主要出现在留学生对长辈的代称上,留学生容易在一段话中将“你”与“您”混用,即指代同一人的人称代词没有统一。下列是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案例举隅:

我好想念你(您),妈妈,我好想念您的那份母爱。

国籍:印度尼西亚   证书等级:C

妈妈!你(您)知道我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快要结束。今年夏天,我就要毕业了。我希望我回家时,爸爸已经恢复过来。您别担心,我在这儿很好。

国籍:巴基斯坦     证书等级:C

对了,爸爸您信申(中)写的出差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你(您)快要去法国(了)吗?在那里要待多久?我暑假回去时,您能来吗?我很想你,恨不得马上去见您。

国籍:蒙古国       证书等级:C

坦白地说,我小时候不喜欢您,因为您每天很晚才回来,所以我没有机会跟你(您)聊天,看你(您)。可是现在我非常喜欢你(您)。

国籍:英国         证书等级:B

根据语料库中的材料得知,汉语水平为初级和中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该偏误,而日韩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较少。

(三)“您们”的误用

这类偏误主要是留学生没有掌握“您”一词的正确构词规 则:在称呼两人以上的长辈或上级时,将普通称谓的“你们”泛化为“您们”。偏误举隅如下:

尊敬的父母,您们(你们)好!

国籍:巴基斯坦     证书等级:C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你们)好!

国籍:韩国         证书等级:C

女儿我很惦记着您们(你们)啊!好想此刻就在您俩的身旁,真的。

国籍:马来西亚     证书等级:C

其实,我们也知道您们(你们)对我们的愿望并不在于礼物是什么。

国籍:法国         证书等级:C

此类偏误普遍出现在初级阶段,出现偏误的留学生在国籍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

三、学生出现语用偏误的原因分析

影响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因素很多,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可大体分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因素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因素。此外,在一些汉语教材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因素

1.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在“你”与“您”的学習中,涉及对外汉语中的敬语教学,要让外国学生学习好敬语,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中由“礼”文化引申出的等级尊卑观念。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在欧美留学生的语言表达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不同于真正了解敬谦意的东亚留学生,其思想中固有的平等意识会让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的敬谦文化,文化反映在语言中,他们母语中的第二人称往往并无普通称谓与尊敬称谓之分,导致他们在习得“你”与“您”时有一定的难度。

以母语为英语(代表欧美文化圈)的学习者学习敬语为例,根据Ellis总结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对应的难度等级,因英语中没有敬语系统,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母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形式,属于第五级,学习较困难。具体而言,如在学习汉语中的普通语句“我想下午去你家”与敬谦语句“我想下午拜访您”时,与其对应只有“I want to visit you this afternoon”这一种表达。

2.目的语规则泛化

目的语规则泛化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因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而将其扩大使用、错误推断套用。学生在习得第二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你们”后,通常会认为只要在人称代词后加上词缀“们”即可表示复数,将这套语法规则套用到尊敬称谓“您”,也就变成了“您们”。通过误用“您们”的偏误发现,出现的泛化现象并不是杂乱无章、任意而为的,而是在未完全掌握目的语的句法规则时加以套用,产生的近似语体,即为目的语规则泛化的产物。

3.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认知方式影响着学习方式,从而也影响了学习者出现偏误的方式。

有的学生认知方式属于审慎型,他们在学习中擅长周密思考,全面分析,反复权衡后才做出决定或反应。但是该部分学生往往不擅长语言交际,为避免出错而很少使用汉语与他人交流。因此在“你”与“您”的学习中,这类学生虽然明白“你”与“您”的差别,但缺乏交流机会,在真实交际时容易将两者 混淆。

有的学生属于冲动型,学习过程中反应快捷,甚至不假思 索,在没有现成答案情况下宁愿用猜测的方法。这类学生通常擅长交际,对交际中出现的失误不是很在意,经常会在尚未完全习得“你”与“您”这一知识点时,就将其运用到交际中,更容易出现知识性偏误。

(二)教师因素

1.没有进行文化教学

教师在讲授“你”与“您”时,只满足于带领学生辨析“你”和“您”的区别及介绍两个词的使用场合,而没有为学生展现其背后的敬谦文化,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点不能完全掌握而出现偏误。同时,学生还会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一些跨文化交际障碍而影响到交际活动。

2.教学方法单一

“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有时教师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学方法单一,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法,没有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交互练习以巩固知识点,导致出现学生学到知识点却不会运用的现象。

3.对词语的解释不到位

有的教师在讲解“你”与“您”时,有时只着重讲解了两个词用法的差异,忽视了对词语本身的讲解,学生出现“您们”的偏误即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您”的构词规则: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您们”这个词。有时则没有重点强调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部分欧美学生对“你”和“您”的区别不够重视,不了解对长辈或者上级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是一种颇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误会。

(三)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一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同时也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媒介。因此教材的编排是否严谨、知识点的解释是否到位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很多初级教材的开篇就已经出现“你”和“您”,可见这是一个比较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但现在不少汉语教材在编排上不够严谨,没有严格区分“你”和“您”,会使学生在实际使用时混淆“你”和“您”。如在《汉语课程》(第一册上)中,正式课文前的《学生课堂用语》里有“请您再说一遍”“请您再念一遍”“请您再慢一点”等尊敬用语,用第二人称代词       “您”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但在第六课《我学习汉语》课文中出现代表性的敬语“贵姓”时,与“贵姓”的搭配词语却不恰当,课文中为:

麦克:“请问你贵姓?”

张东:“我姓张。”

麦克的问话中“贵”即表现出对对方的尊敬,根据“你”和“您”的区别,应该同样使用尊敬称谓“您”,但在这里却使用了没有尊敬意的“你”。

第八课《苹果多少钱一斤》中,对话在买卖水果的双方之间进行。对话中卖家的第二人称代词除了在最后一句使用“您”之外,其他对话中都使用了“你”,指代顾客的第二人称没有统一,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对“你”和“您”的使用情况分不清,在实际中可能会出现两者混用的情况。

四、“你”与“您”的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你”与“您”的辨析

“你”与“您”的主要差别是语用方面,在中國的不同场合准确使用“你”与“您”是最基本的交际需求,而能否准确辨析“你”与“您”并根据场合正确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则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也是教学重点。

2.“您”的词汇教学

通过对偏误的分析,还有不少学生会出现“您们”的误用。学生在学习了汉语中最基本的第二人称单数代词“你”后,教师往往会讲授其复数形式“你们”和其尊敬称谓“您”,学生会因为过度泛化而误用“您们”,出现偏误。教师需要在教学时重点强调在称呼两位及以上的长辈或上级,第二人称代词只能用“你们”,这里的“你们”同样含有尊敬意。这是一个在教学中容易遗漏却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难点

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而言,学习者所接受的母语文化不同,学生学习的难点也不尽相同。

1.敬谦语的文化教学

对于其他文化圈的学生而言,以“你”和“您”为代表的汉语敬谦语文化是难以理解的。教师需要解释中国的敬谦文化,用文化来辅助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跨文化问题,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差异,更要向学生解释敬谦语文化是中国“礼”文化的延伸,是在千百年来“差序格局”的社会中发展的,对长者报以尊敬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与敬语相对的谦语并不是在贬低自己,只是一种谦虚的方式。

2.第二人称代词的对比分析

对东亚文化圈的学习者而言,该部分学生在学习普通称谓“你”和尊敬称谓“您”时相对容易些。在他们的母语文化中,也存在一套深受古代中国影响的敬语系统,在文化上具有共通性。而“你”与“您”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是将中国古代的第二人称敬语化繁为简后的结果。因此,如何引导东亚学生将其母语中众多的第二人称代词与汉语的“你”和“您”进行对比学习成为教学的难点,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对比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五、教学策略

(一)文化导入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吸收,都要通过语言去实现。”在不同文化影响下,不同语言中第二人称代词的數量、内容、语用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文化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用传统教学法讲解完“你”和“您”的意义与用法后,可以导入涉及“你”和“您”与敬谦语文化,让学生了解到汉语与其母语间产生语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或行为规范不同,帮助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汉语文化,减少文化误读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境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你”和“您”是初级阶段讲授的知识点,该阶段学习者汉语水平较低,掌握汉语能力较弱,导致用汉语交流的机会也很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模拟情境,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

具体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或角色互换的方式,如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设定情境:一组模拟的是同学朋友,一组是老师和同学,一组是领导与下属,一组是服务员与顾客,一组是老人和年轻人,让每个组的同学在各自的情境中互相问好并询问对方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真正掌握“你”和“您”的用法。

(三)对比教学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通过将第二人称“你”和“您”与学生母语进行对比,能使学生直观地发现两者间的联系与差别,找出其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这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汉语中普通称谓和尊敬称谓的差别与学生母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在词意或语用方面相似或有联系,如在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国家,韩语中“??”(普通称谓)与“??”(尊敬称谓)不能混淆,日语中的“あなた”(普通称谓)、“どの”(对上级或非常重要的人)与“かっか”(阁下)等在语用上也有明显的普通与尊敬之别;

第二种情况则是汉语中的普通称谓和尊敬称谓与学生母语的第二人称代词意义用法不同或找不到对应的词及用法,如英语中无论对方是谁,都可以称为“You”,西班牙语中第二人称单数主格一律称为“Tú”。

而无论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在讲授“你”和“您”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母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有效避免学生在使用时出现偏误。

参考文献

[1]HSK动态作文语料库[DB].北京语言大学.

[2]BCC语料库[DB].北京语言大学.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12.

[5]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一册(修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索振羽.语用学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马思佳.对外汉语敬谦语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10]王令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敬谦语教学——以初级阶段教学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11]单琪.对外汉语教学中敬谦语教学试探[J].文教资料,2018(31).

[12]温象羽.浅论谦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天津师大学报,1991(1).

[13]张江丽.面向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华裔与非华裔学习需求对比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11).

作者简介:胡宇坤,女,1998年生,西北大学文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在读生。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偏误代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代词(一)
代词(二)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的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