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方式的优化

2019-07-25王美娜

课外语文·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伙伴习作环节

王美娜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作文评改实践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及做法,通过对小学高年级习作评改方式的研究,提出多元化的评改方式与新样态评改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改互评以及赏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关键词】习作评改;评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习作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习作修改的评价,在评改中让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还要逐渐形成良好的修改习惯。长期以来,语文的习作评改耗时低效,究其原因是把教师评改放在了主体,忽略了学生在评改的地位。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评改中习得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优化评改方式,使习作教学更有实效。

一、评改方式的多元化,提高习作评改的能力

当前小学习作评改存在形式单一、实效性差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可以本其经验而创造他途。”习作的评改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让教师、学习伙伴、家长、自己参与评价。这样既可以使评改有效,又激发了学生习作评改的兴趣,促进评改能力的提高。

(一)自我评改,激励积累

自我评改就是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形成修改能力的阶梯。笔者通常在集体习作评改课中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文章修改方法,然后教会学生用上不同的修改符号为自己的文章进行增补、改删。同时笔者还采用“四读修改法”引导学生自主评改:

学生自我评改了习作,笔者还专门设立了“习作朗读吧”环节,学生把修改完善的习作最精彩处进行朗读分享,其余的同学可以适当点评。这样,学生在修改中获得了激励,也渐渐积累了修改文章的方法。

(二)伙伴评改,相互促进

伙伴评改习作,必须构建习作小组。笔者通常按照学生习作的能力进行互补分组,并选出习作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

在小组伙伴评改时,要求学生擦亮眼睛找“亮点”与“暗点”,共同讨论修改的方法。通常还要求伙伴在选材与篇章结构上多着眼,发现好的选材要由衷地赞叹,发现精彩的描写要用上符号进行标注;对于习作薄弱的小伙伴,在评改中要特别关注,注意找优点,以鼓励与建议为主。这样的评改,让大家的习作都“济济一堂”,在评改中相互学习,相互点拨,相互促进。让彼此在习作评改中习得方法,取长补短。

(三)家长参与,提高评改热情

在習作的评改中适当让家长参与评改,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评改的热情。把家长引进习作的评改,笔者往往在实施前期先对家长进行培训,告知家长把习作评改看作是一项亲子活动;然后让家长在评改中以赞扬、肯定的评价为主;再者让家长知道习作的要点、评改的方法。家长参与评改,可以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习作水平,也可以在参与过程中与孩子互动交流,提高了双方的评改热情。

多元化的评改方式,让学生感到形式新颖有趣,感受到评改的乐趣,促进了习作评改能力的提高。

二、新样态的习作评改课堂,促进习作素养形成

叶老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课堂是学生习作评改能力形成的主要阵地,每一节的习作评改课,都是学生习作评改的锻炼机会,在每一节评改课,把评改的主动权落实到学生身上,形成民主、合作、互动的课堂,必定使学生慢慢养成主动修改文章的习惯。通过实践,笔者构建的新样态的习作评改课堂,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

第一环节:伙伴习作,集体赏评

“伙伴习作”就是来自于同学的作品,学生感觉亲切,为习作评改课奠定了情感因素。对于写得好的片段或者反映普遍现象的片段,都纳入“伙伴习作”中。对“伙伴习作”,我们都是采用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从优秀的习作中借鉴;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采取的是集体评改的形式。这样做,既给了学生修改的示范,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明确的修改建议。这一环节要保证实施好,就有赖老师在课前要对每位学生的作品了如指掌,由点到面做到心中有数。通常老师在上习作评改课前,要对每位学生的习作进行浏览,并且对题目、开头、结尾、描写、选材好的习作进行记录,同时还要对习作存在的普遍现象制定适合的修改策略。只有做好前期的准备,才能为评改课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小组评改,互动交流

对于学生习作的评改,更奏效的是学生共同修改。笔者采用小组互动交流评改,就是把握住学生“爱挑别人毛病”的心理,评改伙伴的习作特带劲。每次的习作评改,笔者都根据每次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单元训练写作要点制作成习作评价表格,让小组评改更有目标,让评改的指向性更明确。如笔者所设计的《童年趣事》的评价表格:                                                                                                  

评改要求:(1)在互相赏识和交流评改中,能够围绕“趣”字,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体现童年的乐趣;(2)能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组评价:

小组互动评改中就可以按照表格的细则有的放矢地进行评改,然后小组选出写得最好的文章,集体对其进行加工润色。最后,还要督促小组伙伴要及时对习作进行修改。

第三环节:习作分享,集思广益

这个环节是呈现各组最佳的习作,让全班学生都吸收他人习作的优点。笔者通常让各组的代表上台朗读展示习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适时地进行欣赏点评。并且设立了“佳作示范榜”,把每期各小组的佳作都张贴在宣传栏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品读借鉴,或者与小作者直接对话。这样让习作评改的课堂无限延伸,让学生集思广益。慢慢地,学生的习作评改的意识渐渐形成,自我修改能力、赏析能力也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习作评改的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评改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开放的、多元化的评改方式下,习作的修改能力得到了提高,习作素养也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黄灵.谈谈小学生习作的有效性评改[J].作文教学研究,2010(4).

猜你喜欢

伙伴习作环节
萌宠和它的伙伴们
伙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新伙伴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