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真情境 过滤伪关系 优化教学策略

2019-07-25何健

体育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关系探究

何健

关键词:“关系”探究;教学研讨;观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27-01

本次“甬、温、绍、舟”四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探究球类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观摩三节完整示范课,笔者深切感悟到球类等开放性运动项目只有在比赛环境中产生的“人-球-人”的真关系才是设计练习方法和构建教学策略的依据,学生只有在真情境中才能将技术转化为运动能力,也只有在比赛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打比赛。一线体育教师要通过比赛的真环境、真情境来倒推和设计练习方法,优化教学策略。

一、剖析项目特征,创设真情境

开放性运动项目的特征决定了球类等项目的练习环境必须接近或相同于真比赛环境,教与学才会有效。封闭性运动项目每一个动作连接都是可预知和稳定的,学生可以通过循环的重复性练习来实现动作定型和自动化。但开放性运动项目不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学生在做动作之前,不能事先决定下一个动作要怎么做,必须根据现场突如其来的外界环境变化来决定下一个动作要怎么做,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判断,因此,快速判断决定的时机和采用什么动作就非常重要。例如,篮球传接球在比赛中的运用,传球者必须根据同伴和防守者的位置、距离和能力等大量信息来判断传球的时机、传球的方式和传球的位置、力量,否则传球就会失误,丧失得分机会。三节示范课中,第一节课设计了运球+传接球的组合练习,第二节课设计了后退跑+传接球的组合练习,两个组合练习都符合篮球的项目特征。但在运球+传接球的练习中,对传球时机问题的解决不够充分,两人一组在移动中完成传接球动作看似合理,但对解决传球时机的效果一般,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在紧密防守比赛环境中处理球的能力。运球+传接球的技术在篮球比赛环境中发生的时机有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两种情况。主动情况出现在同伴摆脱防守快速到达一个无人防守的最佳位置,运球者快速准确传球给同伴,創造最佳的进攻投篮机会。被动情况出现在运球者遭到防守队员的紧逼防守,无路可运的情况下快速将球传出,以免被对方抢断。但第一节课的设计没有强调同伴到达最佳进攻位置点的瞬间提示和快速传球,也没有设计一定强度的防守因素,因此,练习环境与真实比赛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学生传接球的时机比较随意和宽松,达不到培养快速把握传球时机能力的目的。第二节课设计了后退跑+传接球的组合练习,篮球项目中后退跑+传球的进攻技术发生概率很小,少量发生在快速后退接发球的进攻时机,后退跑高频率使用是防守队员为了扩大防守视野而采用的移动技术。因此,后退跑+传球的进攻练习方法的设计适切性就一般,采用侧身跑+传接球的进攻技术更符合篮球的项目特征。

二、过滤伪关系,优化教学策略

所谓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只有厘清了事物的本质关系,优化教学手段才有针对性。笔者发现,学生在原地没有防守压力环境中的传接球技术会表现得非常娴熟和准确,但当学生一旦进入到激烈的真比赛环境中,学生就会慌乱,不知道怎么处理球,传球的时机和准确性都把握不好,变得不会打球了。究其原因是我们平时练习的环境缺乏真实比赛的情境,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人—球—人”的关系是一种虚假关系,是伪关系。这样宽松没有防守压力的环境对学生瞬间快速判断把握时机没有要求,因此也不会形成快速反应的处理球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一切缺乏真实比赛环境而产生的“人—球—人”关系都是伪关系。当防守的压力和比赛的激烈程度加大时,“人—球—人”的关系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需要比赛者瞬间作出反应和判断,高质量快速完成传球和投篮等动作。如果我们平时都是在一种宽松虚假关系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学生掌握的技能就很难适应真比赛的环境。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方法和手段时要过滤伪关系,落实真关系,才能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实现通过技术教学到培养能力的转变。例如,运球+传接球组合练习中,我们可以设计主动传球的情境和被动传球的情境。主动传球练习情境要强调同伴快速移动到位后马上示意要球,运球者快速、准确给球,实现人到球到的目的。在被动传球环境中要增设一定强度的防守,在有防守和逼抢的环境中培养学生传接球的技能。这样学生在真比赛环境中学习的单一技术才会转化成运动能力,才会打比赛。

总之,教学中产生的各种关系都要经过教学和比赛的实践检验,才能上升为设计教学的依据。厘清关系背后的项目特征和本质,才能实现优化教学策略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关系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