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高频及低频超声技术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2019-07-24许海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坏疽阑尾阑尾炎

许海莲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东莞 523000)

阑尾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通常通过患者的血常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判断,而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但如果患者的症状缺少点定性,则比较容易误诊或是漏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对临床诊断提出的要求更高。因此,临床上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需要进行科学诊断,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联合高频及低频超声技术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均在17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1.2±10.8)岁。所有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部分患者有发热、恶心等症状。

1.2 方法

临床检查使用的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的线阵探头频率在8.0MHz至12.0MHz之间,使用的凸阵探头频率在2.5MHz至5.0MHz之间。

检查方法:患者为仰卧位,诊断医生按照常规方式询问患者症状以及病史,对于右下腹麦氏点与明显压痛或者是反跳痛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并且扩大检查范围,结合检查时的具体情况使用盲肠追踪检查方法[1]。首先,使用凸阵探头进行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是阳性病例,则需要记录相关信息;其次,使用线阵探头进行检查,将阑尾长径作为重点观察部位,观察腔内回声以及最大横径情况,并且观察腔内是否存在粪石,记录阳性患者的病例信息。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确诊病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病例类型以及体征、观察影像之间的关联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

按照临床确诊检查结果,将阑尾炎分为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以及单纯性阑尾炎,对比病理检查与超声技术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临床研究中阑尾炎患者为60例,采用高频超声诊断阑尾炎为51例,采用低频超声诊断48例为阑尾炎,而联合高频及低频超声诊断有57例为阑尾炎,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探头诊断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结果[n(%)]

3 讨论

导致阑尾发生炎性病变的原因较多,是临床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以青年最为常见,并且男性患者明显对于女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而慢性阑尾炎比较少。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染。主要是阑尾腔内细菌所导致的感染。如果阑尾的粘膜受损,细菌就会向管壁侵入,从而引起程度不一的感染、第二,梗阻。阑尾的结构是细长的管道,仅有一段与人体的盲肠连接,如果发生梗阻,则管腔内部就会积存较多的分泌物,导致其压力升高,对阑尾造成压迫,影响其远端正常血运工作,在这个基础上细菌入侵,导致感染[2]。此外,便秘、腹泻等胃肠道功能异常也被认为与急性阑尾炎发病有关,主要是胃肠道功能异常会对内脏神经产生影响,致使阑尾出现血管痉挛和肌肉痉挛症状,从而出现粘膜受损、血供障碍等症状,细菌趁机侵入引起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的症状一般比较隐晦,多数患者的体征也不具有典型性[3]。在临床上,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以及腹肌紧张等。阑尾炎需要及时治疗才不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急性阑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穿孔,威胁患者生命。而对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诊断。可见,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从病理上来讲,阑尾炎主要分为坏疽性、化脓性以及单纯性阑尾炎等。在血常规检查中,患者的白细胞水平上升;且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胆囊炎、急性输卵管炎等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相似之处,单纯依靠临床诊断和血常规检查,很难保证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超声技术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其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小。阑尾的位置比较深,且变化较大,加上胃肠道内气体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以及疾病早期很难通过超声进行准确的诊断。单纯性阑尾炎是疾病发展的初期阶段,使用超声技术诊断时准确率不高。化脓性阑尾炎在超声诊断中能够看到明显的阑尾肿大,并且在阑尾腔内能够看见大量积液,检查时为无回声区或是低回声区,如果伴有粪石,则检查时声影则会产生很强的回声团[4]。但是,层次和轮廓清晰度不足,在阑尾管壁能够看见比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坏疽性阑尾炎在超声检查中能够看见明显的阑尾肿大,通常阑尾浆膜以及周围其他器官的浆膜会受到影响,有炎性渗出液,部分患者的阑尾形态异常或是消失。

基于阑尾炎在不同时期的症状不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与操作、频率有关,为保证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不仅需要诊断医生详细观察,还需要科学的诊断方法。从本文的研究情况来看,联合高频及低频超声技术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临床上可对其积极使用。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C组与A组、B组分别对比,C组阑尾炎诊断准确性更高;同时,A组高频超声技术诊断阑尾炎时,本组内对比,诊断坏疽性阑尾炎的准确性更高,B组同样是诊断坏疽性阑尾炎时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联合高频及低频超声技术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与单一的高频超声技术诊断、低频超声技术诊断相比,其临床价值更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便于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在临床上可积极推广联合高频及低频超声技术。

猜你喜欢

坏疽阑尾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阑尾真的无用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