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探究
——以无锡拈花湾为例

2019-07-24吴冬蕾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古典文创

张 骁 吴冬蕾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37)

一、独具特色的拈花湾

1.适应当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拈花湾

当代的景观设计不再像以前那般流于表面,随意堆砌景物,便可以应用实施。更多的是或者说必须要做到的是,需要具体考量景观设计对象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因素以及设计对象所需要的内涵价值以及存在意义,在符合新时代的景观设计需求的同时,对文化需求的完美传承与应用,这样的景观设计才能推动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从而减少大部分的景观设计的粗制滥造的现象。在近些年的景观设计的发展中,别样的独具匠心的拈花湾便顺应这样的潮流诞生了。拈花湾的景观设计正是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提炼和运用,形成了以佛教文化为骨架主干的景观概念,这样就使得拈花湾不是无根之萍的设计而是具有了文化内涵和文化依托。通过佛教文化将景观设计内涵提升,通过景观将佛教文化传承延伸,这样的景观设计相对于当前大多数之追求于形式化、流行化的景观设计,其生命周期要远远长久的多。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等流派涌入,中国当代景观设计中出现了抄袭西方设计语汇的现象。景观设计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继承陷入迷失。同时,在当代社会,追求自然、平静、和谐、舒缓的景观园林是当代人们的迫切需要,佛教文化中的参禅悟道亦是符合这样的精神诉求。所以拈花湾的景观设计中对于佛教文化的吸纳,也是成为拈花湾景观成功地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佛教文化亦会是当代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符号。

2.拈花湾概述

拈花湾的命名取自于佛家的经典故事拈花一笑。无锡是江南水乡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地处江南,自古便是佛教昌盛之地。拈花湾处在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之中,其所蕴含的景观内涵是其它景观园林所不具备的,这也便造就了拈花湾的独一无二,而拈花湾背靠灵山,面朝湖畔,同时又和闻名遐迩的灵山大佛相伴而居,因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

二、拈花湾的佛教文化景观布局

1.植物配置

将佛教文化融入景观之中,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重中之重的,植物景观设计注重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对佛教寺庙园林来说,文化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具有佛教文化内涵的植物,例如:罗汉竹、莲花、银杏、无忧花,都有着其植物本身所具有的佛教典故和象征意义,美好、善良、祥瑞、圣洁,这些都是植物种植配景所能达到的文化意境效果。通过这些佛文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不仅能够给观景者传达佛教文化,也能够使观景者体验景观设计中的亲近自然、平静舒适的感受。佛教文化的植物配景总体上遵循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景制宜的原则,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等要求。拈花湾的植物配置造景亦是紧紧遵循这样的造景原则,通过利用各种具有佛教意象的植物配置,促使景观设计的升华,从具象到意象的延伸与扩展,正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莲花表达君子之道、进取之意的象征意义,拈花湾在灵山精舍中通过水石榕、再力花与芦苇荡等植物围绕茅草屋营造出佛家文化中不涉人世、隐世修行的意象表达(图1)。在古典园林中,一景一物皆有其用意在其中,景观的设计中力求做到做到精致细腻,达到步步生花的观赏性,其中的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拈花湾的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中一草一木都通过精心挑选搭配,例如即便是建筑的延角部分都做到了以金镶玉竹为主,龙爪榆爬墙,地被覆以地毯草,早园竹围植、篱笆作为隔断,可见其设计之精细。这样的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优雅精致,给予观赏者深刻精美的景观观赏体验。拈花湾不仅在植物的景观设计中进行细化扩充的意象表达,同时对植物本身也进行了精挑细选,在植物选择上也达到了最优的境界。如佛教文化中最常见的毛竹,也是经过重重筛选,各种栽培技术转接技术等工艺对植物本身进行优化选择,从而实现最适合拈花湾种植的品种优良的毛竹。

图1

2.建筑

拈花湾中的建筑风格是以打造唐宋风韵为主的,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唐宋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了,拈花湾更多地是参考日本的奈良建筑,因为奈良建筑师承中国古代唐宋,所以奈良建筑有着很浓厚的中国建筑气息,并且唐宋时期正是佛教文化发展趋于鼎盛时期,所以拈花湾中建筑多为参考日本奈良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也多加还原了唐宋建筑原本的历史风貌。在唐宋园林保存极度稀少的现况下,以佛教文化为依托创建的唐宋景观的拈花湾,是其他景观园林难以相比较的,这也为目前景观设计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提供了经典的景观设计示范。在拈花湾的建筑中,充分使用了佛教文化的禅意文化,整个拈花湾布满了禅意客栈,处处体现佛教文化。这些客栈建筑都是统一使用中国传统木架构建筑用来还原唐宋时期的建筑风貌,对原木的甄选以及多重工艺的仿古建筑,才能够保证达到唐宋建筑的原真性,充满着东方文化的文学美与意境美,居住于此处的人也会自然而然的放松舒缓,感受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禅意美学,在拈花湾这样的景观中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

3.文创活动

一项真正完好地生命力能够长远的景观设计,文化内涵是不可缺少的,其景观设计的文化依托,决定了景观设计者所想要表达的以及所期望的。拈花湾景观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照搬传统的寺观园林,而是进行了创新式的概括与)提炼,其文创活动更是独具匠心。借用现代舞台灯光效果的表现,对高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景观的观赏性与灵动性,亦是符合适应了现代景观的发展。

其中文创活动最为精彩的便是拈花塔的亮仪式了,在每天入夜的时候,拈花塔就是进行亮塔仪式,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出佛教意向中的净土之境,有佛光万丈之寓意,祈福众生,为众生祈祷平安。这时也会有禅意修行的人展开佛教文创等活动,而且在拈花塔旁边的拈花广场和妙音台也在进行欢喜抄经文娱活动,相同的文创活动不胜枚举。通过文创活动传达佛教文化,创造出古典文化中佛家净土美轮美奂的景观,这使得拈花湾景观既有文化内涵的底蕴,又有了当代景观的活力。这样的文创活动成功地提升了景观品质,佛教文化在拈花湾景观设计中贯彻始终,禅意修行、花道、茶道,这些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产物,佛教文化以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式样影响着当代景观的设计。

三、景观设计中的佛教文化建设

1.极具创新的佛教文化景观

当代的景观设计既不能只追求于流行元素的开发,也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化导致景观设计墨守成规,很容易从拈花湾景观中看出,拈花湾的景观设计既有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也有适应于当代景观的开创性。文化与景观是相互成就的,文化赋予了景观生命力,当然景观也可以进行文化建设,景观中新中式风格的发展,也是在在进行中式文化建设。拈花湾这样极具创新的佛教文化景观,是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很难看到的, 拈花湾景观中的佛教文化促进了景观的发展,景观的设计与建造中也完成了佛教文化建设,佛教文化更加普世,更加容易被世人接受。

2.佛教文化带来特有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东方美学中的特有范畴,而景观设计中的意境,则是指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景观的审美情趣,将人们的生活经验、历史文化内涵等和景观有机融合为一体,能够引发观众某种情感共鸣的设计。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菩提树下释迦牟尼悟道,莲花尽善尽美的寓意,无忧花树下诞生了释迦牟尼自此便是祥瑞之兆,在佛教文化中每一株植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蕴含的象征意义,这使得佛教文化在景观中给我们带来了特有的意境之美。在中国古诗之中便有意境的追求表达,通过借景言志和寄情于物展现诗人的内心抱负以及情感表达。拈花湾借用佛教文化的植物、建筑营造出的意境之美赋予了景观生命的活力,倾诉了佛教文化的和谐、平静、淡泊的平和心境,这也正是当代人处于纷杂扰乱的城市中人所诉求的。目前城市发展物质文化已经极其丰富了,但是精神情感的缺乏导致了城市中人需要平静祥和的心灵层次的安抚。一如古典园林对诗人、文人的现实的解放,当代景观亦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拈花湾景观设计通过佛教文化营造的意境之美为城市塑造了一处休闲、修行的宝贵之地。

四、结语

自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地时候,佛教文化便与园林有了深刻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由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组成的,究其原因,佛教文化中的济世救人、参禅悟道,佛、道、儒三家合流正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部分,因而景观设计不论是历史文脉的追求亦或是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都会有佛教文化的引用以及展现,当代景观设计对文化的需求,这也促使佛教文化将会对景观设计产生长足的影响,拈花湾景观的成功之处在于重新解构了佛教文化,以新时代的元素纳入于佛教文化而建造的景观。佛教文化包罗万象,从历史上来看,佛教文化几经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变适应时代的需求,佛教文化也必将像影响古典园林那般,影响当代景观拈花湾那般,适应当代景观设计的需求,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古典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