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2019-07-23季婷婷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符合率生化造影

季婷婷

(南通瑞慈医院 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梗死,临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且患者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无法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心电图变化[1]。同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数据报道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比较常见,且美国每年约有心肌梗死病例150万,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为50万。因此,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主,能帮助患者确诊,并将其视为“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创伤性、风险性,且该检查方法可重复性较差,难以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心电图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能实时测定患者QRS波、ST段改变,能指导临床治疗,但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31例,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56.98±4.69)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3.41±0.66)个月;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32岁-77岁,平均(57.11±4.75)岁;病程1个月-7个月,平均(3.43±0.71)个月。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设为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2岁-82岁。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检查前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宣教、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完成心电图、生化指标、彩超检查,均在发病后2 h内入院;(3)能遵医完成有关检查、诊断。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或病例资料不全者;(2)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心电图检查:各组入院后均完成心电图检查,采用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仪器为上海数创公司的Inno-12-u及福田公司的Fx-7402十二通道心电图机),为了避免右室心肌梗死、正后壁心肌梗死漏诊,检查时再给予患者V7-V9、V3RV5R检查,检查分析结果均由我院两名以上专业医师进行测量、分析。(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入院后均给予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2 MHz-4 MHz,完成患者长轴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心尖四腔心及二腔心检查,必要时完成患者长轴胸骨旁四腔心、心尖左室等切面检测,了解患者的心率、心室情况;完成患者心脏各阶段室壁运动、心肌回声强度、厚度检查,必要时完成彩色血流状态测定;(3)生化指标检测。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5 mL,对照组健康体检当天取空腹静脉血5 mL,血清分离后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三组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4)诊断效能。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0例患者心电图、彩色超声检测及特征 5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确诊前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最终确诊病例43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为86.00%;彩色超声检查确诊42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为84.00%;多数患者心电图下具有明显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且以病理性Q波、ST段移位、碎裂QRS为主要特征,见表1。

表1 50例患者心电图检测结果及特征

2.2 三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生化指标cTnI、Mb及CK-MB水平均高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生化指标cTnI、Mb及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Mean±SD)

2.3 不同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根据ROC绘制曲线结果表明:单一心电图检查、彩超检查、cTnI、Mb及CKMB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检查、彩超检查、cTnI、Mb及CK-MB联合测定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心电图检查、彩超检查、cTnI、Mb及CK-MB(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发生狭窄、心肌血供不足,同时侧枝循环建立不充分,导致心肌血供持续减少,加剧疾病发生、发展。近年来,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5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确诊前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最终确诊病例43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为86.00%;彩色超声检查确诊42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为84.00%;多数患者心电图下具有明显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且以病理性Q波、ST段移位、碎裂QRS为主要特征,提示心电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参考。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中常用的检测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无创、迅速及无辐射等优点,使得多数患者能耐受并接受。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表现为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及ST段改变,主要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病变区域无法再出现肌电活动,仅发挥电波传导功能,给予心电图检查能观察到病理性Q波。同时,病变区域在心肌梗死形成不完全时经心肌细胞传导电位,能开展部分电活动,能观察到ST段改变。但是,单一采用心电图检查对于非典型性患者无法显示,导致临床诊断误诊率较高。超声检查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对心尖切面、剑突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等进行检查,能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及疾病严重程度。生化指标亦是心肌梗死患者中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且cTnT被视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临床上,在心电图基础上联合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发挥不同诊断方法优势,弥补单一心电图诊断存在的弊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中,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生化指标cTnI、Mb及CK-MB水平,均高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心电图检查、彩超检查、cTnI、Mb及CK-MB联合测定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心电图检查、彩超检查、cTnI、Mb及CK-MB(P<0.05)。对于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避免延误最佳诊疗时机。

表3 不同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明显心电图特征,必要时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肌酶谱联合测定,提高临床诊断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参考。

猜你喜欢

符合率生化造影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