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实施策略

2019-07-22赵婷婷王勉之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馆藏馆员民办高校

赵婷婷,王勉之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阅读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交流经验以及进行合作创新的重要途径,不仅将知识融会贯通、将文明薪火相传,而且将经典永流传、将历史与现代结合,博古通今,古为今用.阅读滋养人生,提高文化修养,推动社会进步.倡导全民阅读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型社会”成为国人热词,关注度越来越高.“全民阅读”六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在全国各个层面有序推进,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在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的背景下,阅读推广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让书香飘满校园.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与公办高校不同,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投资渠道少、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这也使得作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无法获得充裕的资金支持,使馆藏资源建设、馆员队伍培训以及激励机制完善等受到影响.此外,民办高校的学生读者综合素质不均衡,主动阅读热情不高,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致使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难度增加.如何优化馆藏资源,有序、合理、科学地推进阅读推广工作,是民办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和分析

1.1 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

大学阶段作为阅读的黄金时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期.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张卷纸定乾坤,学生的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都在应对各种应试考试;同时,受升学率影响,教师不得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整天埋在题海里,缺少系统阅读、经典阅读的培养;而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更是唯成绩论,淡化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弊端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前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缺乏自主选择的意向,处于被动阅读和粗放肤浅式阅读状态;进入大学后,学生又受到就业压力影响,阅读的倾向性、功利性强,一切从考试、毕业、求职出发,读书只是作为获得一张文凭和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缺少精读和深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阅读还呈现电子阅读多、纸质阅读少,浅读多、深读少,浏览多、精读少的现象;缺乏人文阅读和纸质文本阅读,缺少结构性阅读和目标性阅读;能静下心来深阅读和思考的大学生较少.这些现象导致高校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尤其民办高校更为突出,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表1 民办大学生阅读情况抽样调查表

1.2 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实施有效策略推动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推广工作向纵深发展,2018年,通过对辽宁省6所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读书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问卷968份,有效问卷956份.调查内容包括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内容、阅读形式及阅读态度、阅读需求等,如表1、图1、图2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大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占总调查人数的80%以上,男生比例为58%,女生比例为 42%;其中,到馆学生76%是为了自习,24%是为了读书.

图1 辽宁省民办高校大学生选书方式 图2 辽宁省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形式

由表1可见,年读书数量不到10本的占大多数,有60%以上的被调查者每月读书不到一本,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每天读书时间不超过2 h.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氛围不浓,主动阅读热情不高.

从阅读形式和选书方式上,随着数字化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学生的阅读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纸质阅读及图书馆借阅方式阅读,而倾向于电子书籍及便利的网络阅读.

另外,调查问卷还涉及了阅读态度和阅读内容、需求等方面.选择“读书十分必要,提高文化素养”的占18%;“在于个人兴趣,喜欢才看”的占22%;“一般,看不看都行”的占32%;而认为“读书没有意义”的占28%.有66%的大学生盲目阅读,没有明确目标,不局限于某类书籍;而34%的大学生则是有针对性的阅读,这部分学生当中,除读经典、名著外,也会更加注重自己所学专业和考试类书籍.

从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无论是阅读时间、阅读数量和阅读内容,还是阅读态度和阅读形式上,都表现出某些缺失和障碍,缺乏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深度性、思考性阅读,文本阅读和整块时间阅读较少,大部分读者处于碎片化、碎屏化的浅阅读状态,轻松获取信息,印象不深,随着时间的流逝,读过的内容会逐渐消失,未能形成深层次的记忆.大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比较随意、阅读内容的选择也比较盲目;缺少与自己的学业相结合的长期阅读规划,整体阅读状况堪忧,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十分必要.

2 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现状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栋梁之材,是全民阅读的生力军,高校图书馆肩负着阅读推广工作的使命,民办高校图书馆也逐渐加入阅读推广的行列.但由于民办高校图书馆投入不足,制约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世界读书日”期间,辽宁省54所(公办41所、民办13所)高校中,41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其中,公办本科36所,占同类高校的87.8%;而民办本科只有5所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占比38.5%,阅读推广工作现状不乐观[1].

以某民办高校图书馆为例,阅读推广工作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一系列活动.2016—2018年该馆连续举办3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读书交流会、新书推荐、图书漂流、教师重点推荐书目、“朗读者”朗诵比赛、大学生阅读讲坛、“读书沙龙”图书主题展、业务之星竞赛、检索大赛等.读书节期间,该馆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展板、海报、条幅、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宣传,同时,又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相关活动信息,在校园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图3为该馆2018年读书节期间(3个月内)到馆人数和借阅量数据比较.

图3 2018年读书节期间到馆人数和借阅量数据比较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阅读推广工作开展的3个月内,馆内的到馆人数和借阅量均有所提升,说明学生对读书节活动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读书欲望有所增强;但同时也应看到现实数据与预期目标值仍有差距,阅读推广活动只对部分学生产生了影响,收效不明显.

近年来,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的普及,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与读者互动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为读者获取图书信息、了解图书馆动态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通过访问辽宁省部分高校图书馆主页和微信平台,发现公办本科线上平台建设较好,受访的41所学校均开通了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平台,而受访的13所民办本科院校有8所开通了图书馆网站或微信平台.这组数据反映了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民办高校阅读推广模式陈旧,仍以传统模式为主[1].

3 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3.1 阅读推广活动资源不足

阅读,书是根本,书的质量和数量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品质和阅读广度,优质图书和丰富馆藏资源是阅读推广工作的根本保证.由于民办高等学校对图书资源建设的投入少,少购、廉购纸质图书现象普遍存在,数字文献资源不多,馆藏资源类型单一,版本陈旧,科学文献资源匮乏,从而导致民办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低于公办高校图书馆.民办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不仅匮乏,且品质不高,时而呈现馆员无书推、读者无书读的现象,造成阅读推广工作的尴尬局面.

3.2 阅读推广活动缺乏常态化管理

据调查,大部分民办高校图书馆,多以读书节或读书月的形式集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有的高校每年举办一次,有的高校几年举办一次,活动时间持续一周或几个月;阅读推广活动阶段性强,活动内容雷同,缺少规划,收效不明显;各高校图书馆在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很少涉及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规划方案,未能把阅读推广活动作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读书节活动推广方式又较为传统单一,活动内容缺少新意,推广、传播的动能不足.活动初期,兴趣使然会使学生参与其中;活动中期,参与人数达到峰值,阅读氛围最浓;活动后期,氛围减弱,学生的兴趣随之减少,部分学生难以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便随着活动的结束而告一段落.因此,仅仅依靠读书节活动推动阅读推广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要做到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

3.3 阅读推广活动缺乏创新性

大数据时代,网上推广平台、手机移动平台、各种阅读App的出现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移动阅读正被大学生广为接受并普遍使用.但由于民办高校图书馆受经费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的影响,网上平台、移动平台尚未普及.多数民办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仍采用宣传推介、交流分享、朗诵比赛、展览展示等传统模式,虽形式多样,但活动主题单调,活动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同时,各高校读书节期间举办的活动大部分又是常规性的读书活动,雷同率高,缺少精品活动、特色主题活动,阅读推广活动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活动收效甚微.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要创新推广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当然,创新需要人才,阅读推广活动创新性不足与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民办高校图书馆缺少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馆员大部分为非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学历层次不同,馆员素质参差不齐,实际工作中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指导,创新动能不足,影响阅读推广工作整体进程.

4 民办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推广工作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使大学生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进而推动大学生长期的、有品质、有方法的自发性深度阅读和精品阅读.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应从本校实际出发,从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出发,制定长期、有效的阅读推广方案,实施切实可行的阅读推广策略.

4.1 优化馆藏资源,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短缺是其发展瓶颈,对作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的投入更是捉襟见肘.如何让有限资金最大效益化,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服务,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是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关键所在.图书馆要以人为本,以本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重点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为选书依据,从培养、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图书馆馆员要深入教师、学生中,走进教学一线,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建议,调查他们的阅读需求,掌握阅读动向;图书馆还应不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积极征求各院系教师对图书征订的意见,号召教师推荐新书、好书和专业对口、实用性强的专业科技书籍;图书馆要与教务处、教材征订部门以及各二级院系的图书资料室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合作,掌握教师阅读需求;邀请专家、教授走进图书馆,征求专家们对优化馆藏资源的意见,合理配置馆藏资源,优化进馆图书质量.图书馆还要组织大学生进馆参观,向其推荐馆藏新书、好书,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文献检索技能,引导大学生精品阅读和深度阅读,边读边思考,让读者赋予图书新的生命,让馆藏资源活起来,从而推动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4.2 构建长效机制,促进阅读推广常态化

阅读无止境,推广无禁区.构建长效机制,是促进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常态化的保证.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不能仅限于读书节期间,应逐渐发展、有针对性地长期循环举办,有的放矢地研究制定阅读推广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跟踪、监督计划的执行,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阅读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民办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几个阶段,如新生入学季、大四学生毕业季等时间节点设计开展相应的特色主题活动.比如,借助新生入馆教育时机,认真组织新生实地参观,详细介绍馆藏资源,制定新生必读书目,加强经典阅读引导;为新生精心推荐一本经典名著,让他们边阅读边分享经验,让经典发挥时代价值,从而激发新生阅读热情,提升阅读品质;针对大四学生的毕业环节,开展教授推书等活动,向他们推荐专业科技书籍,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同时要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辅助学生专业学习,将阅读推广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只有图书馆将各项活动在符合活动背景的相应时机定期开展,活动的影响力才能逐渐深远,参与的学生也会日益增多[2].同时,民办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的联系,发挥校学生会的作用,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使阅读推广工作成为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常态.

4.3 创新推广模式,开展多元化阅读推广活动

创新推广模式,开展多元化阅读推广活动是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重点,更是难点[3].民办高校图书馆应紧密结合图书馆服务教学的职责,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行为、方法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然后制定出满足学生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可行性、有特色、主题鲜明的活动方案[3].同时,可以大胆借鉴国内名校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某著名大学图书馆的“爱上图书馆”项目,国外的“真人图书馆”等活动,从中得到很好的启迪,以此来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还可以采取“校园歌曲填词大赛”、以人为书、分享智慧等形式,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喜欢追求新事物.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新介质的阅读方式增多.网上推广平台、手机移动平台、各种阅读App等为大学生获得信息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弊端.屏幕阅读、移动阅读、碎片阅读等阅读方式被大学生广泛喜爱,但阅读时间短、阅读内容随意、阅读留痕少,属于浅阅读状态.针对此种情况,民办高校图书馆要勇于创新推广模式,开展多元化阅读推广,要借助新技术,利用线上资源主动邀请,进行个性化定制,整合大学生的碎屏化、碎片化阅读,让深阅读走进每位大学生的生活,引导新媒体、新介质阅读向深读和精读发展.

4.4 提升馆员素质,推进阅读推广工作上水平

馆员素质与读者的满意度、阅读推广工作的水平成正比的关系.馆员素质越高,读者需求的满意度越高,阅读推广工作水平就越高.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要注重馆员素质的提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业务培训,使其了解学科发展新动态,利用新知识充实、提升自己.同时,馆员自身也要注重专业理论学习,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创新;以广博的知识、高标准的专业水平、过硬的技术本领进行阅读推广工作;创新和发展大数据时代阅读推广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标准需求.同时,馆员要加强大学生新阅读方式的引导,担负起“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使命,要大力倡导精读和深读,利用网络平台、移动平台推送精品书籍,提升大学生阅读质量,让更多的经典、名著以现代化的手段广泛流传于大学生中,进而提升阅读推广工作水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阅读风气要靠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办高校的环境中,需要实践者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总结经验,依据学校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设计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而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馆藏馆员民办高校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