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

2019-07-22赵忠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科剖宫产产妇

赵忠华

(海南妇产科医院产房,海南 海口 570105)

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对产妇主观意识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产妇未能树立生产正确意识,缺乏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很大程度上造成产妇生产时选择剖宫产[1]。但是现阶段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护理模式逐渐替代了以往常规护理方法[2]。新模式主要以孕妇为核心,围绕着产妇展开相关护理工作,对产妇意识给予尊重,确保产妇身心健康,从而提升自然分娩率[3]。本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别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与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126例我院收治的产妇,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38岁,(27.93±1.20)岁是平均年龄,其中82例为初产妇,44例为经产妇。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检查,并实施日常护理、生理指标检测、胎儿情况与血压水平测量等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健康宣传。产科要安排专业主管护师,科学指导产妇进行孕期检查,在候诊厅中宣传健康生产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向家属与产妇教育并宣传有关知识。其次,人文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热情友好态度,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拉近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距离,告知产妇分娩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对产妇主体地位给予尊重。再次,身心护理。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情况实施心理护理,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妇对自然分娩产生的恐惧,并针对不同护理实施区别护理,确保产妇身心健康。最后,陪伴分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的产妇适当饮食,保持充足体力,安排产妇家属陪伴分娩,给予产妇精神支撑,同时安排助产及时对产妇进行帮助与指导,直至分娩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分析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结 果

实验组产妇中58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高达92.06%,剖宫产率为7.94%;对照组产妇中39例自然分娩,24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61.90%、38.1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实验组,且剖宫产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情况比较

3 讨 论

自然分娩的生产方式遵循了人的生理规律,有利于母婴健康。而剖宫产方式是通过切开产妇子宫壁与腹壁直接取出胎儿与相应附属物的方式,加上麻醉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剖宫产手术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方式相比较而言,术后会发生很多并发症,加上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心理与生理。因此产科需要重视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确保产妇能够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生产方式进行了解与掌握,确保产妇能够对自然分娩优势进行了解与掌握,促进产妇自认分娩意识的提升,有助于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产科护理新模式有效结合了产妇文化、生理及情感等多种特征,对新型分娩环境建立给予了重视,从而缓解产妇的焦虑与恐惧,保持营养均衡、身心健康,提升自然分娩率。本研究中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达92.0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1.90%)与实验组结果比较显著较低。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期间实施产妇护理型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腹产率,有助于产妇与新生儿得到迅速恢复与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产科剖宫产产妇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