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7-19徐夏

价值工程 2019年9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对策分析问题

徐夏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行业与计算机的联系越强,带来会计领域的变革,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这是必然的。但是在普及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提供的对策能够切实帮助到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的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ccounting industry and computer becomes stronger, which brings change in accounting field, and the emergence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s inevitabl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This paper hopes that the countermeasures provided to these problems can really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SMEs.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分析

Key word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4311(2019)09-0046-03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向由原来的资金和技术,转变为在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科技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1  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替代人工工作的一些流程,完成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全过程,是提升企业自身实力的必然结果。根据会计信息“数据性”、“及时性”、“精确性”的特点,开始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已是时代的需求,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处理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为此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由于受到经济、科技、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期初迄今为止,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开始起步阶段(1983年以前)

1979年,财政部拨款在长春进行试点工作,直到1981年确定“会计电算化”这个专业名词,这一阶段缺乏资金、设备、人才,并且没有广泛引起重视。

1.2 推广应用阶段(1983-1987年)

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从此,带动了电子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半年,掀起了科技电子的新热潮。1984年开始招收会计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培养专业人才。这一阶段有些许进步,但效果仍不显著,主要是培养人才投资大,但是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接触,毕竟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周期过于漫长。

1.3 有组织有计划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

1987年,我国会计学会成立了专门的研讨小组,并于次年在吉林举办首次学术讨论会,这一举动,使得会计软件有效发挥作用。随后,会计软件公司大规模涌现,再加上各级财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推广,会计电算化逐渐走向成熟。

2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2.1 及时性与准确性。依靠于电子计算机的超长储存时间和储存空间,并且能自动进行数据之间的运算和处理,而且速度快、正确率高,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会计操作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可以为企业的各项工作提供快速及时而又准确的会计信息。

2.2 集中化与自动化。在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中,除开少部分的录入工作是由工作人员手动录入以外,绝大部分工作都在手工录入后由会计软件按程序自动运行,对于会计信息的集中处理,手动部分少,自动化程度高。

2.3 规范化与标准化。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大多是采用符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软件,而且数据处理大都实现自动化,因此,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使得录入凭证、编制报表、生成报告等都逐渐规范和标准。

2.4 存储方式的电子化和科学化。会计档案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和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电算化的档案由纸质版到电子版,更加方便了数据的保管和备份,也便利了管理人员的查阅使用。

3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3.1 会计电算化必将取代手工会计

在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是在试点阶段。随着会计软件的通用化和商品化、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及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完善,试点工作将向全面普及的方向展开,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取代手工会计。

3.2 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和发展,以及企业经济业务的增加、业务种类的繁多,深入的研究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现有的计算机核算技术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革新,也更加方便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

3.3 向管理化方向发展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基本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很少考虑与企业其他管理子系统的联系。这对于作为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来说,还远远不能符合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随着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必须要求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向“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企业电算化会计工作应该向其他的子系统开放,以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3.4 向ERP方向发展

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首先提出的,面向企业供需链的管理。会计模块向ERP方向发展其实就是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除手工录入经济业务外,一切都是自动完成的,可以说,ERP系统是一种国际潮流趋势,中小企业财务软件开发成为ERP系统已是必然的。

3.5 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安装将日趋工程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会计软件国家标准将由有关部门统一颁布,以解决信息社会化问题;电算会计的宏观管理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会计软件开发、评审、验收等工作规范、标准化的文档制度、账表数据文件将逐步完善。

4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中小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

相比较于国外会计电算化的起步阶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阶段不算早,而且在经济比较落后的20世纪中后期,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也很缓慢,迈入21世纪后,中小企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接触电算化的时间不长,对于它的概念和作用不是十分清晰,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一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虽然在企业内部引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但是可能是处于对政策的支持,以及赶潮流,并不是真的在企业内部推行软件的使用,所以对于电算化的各项功能作用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摸索,电算化的观念没有在企业内部被所有员工传播,为企业带来的作用效益不大,并没有起到加速企业经济发展的效果,相反,可能还会阻碍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

4.2 企業内部领导者重视不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已是锐不可当,从整体数据上显示,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内部结构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独资企业中尤其严重,存在着企业领导者或者管理层有着百分百的事决权,就企业是否实行电算化的决定权掌握在领导者手中,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讲,领导者还没有认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电算化也没能引起领导者之间对它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关于企业领导者不愿开展电算化工作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充分相信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满足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需,既然手工就可以达到发展需求,何必使用资金投入电算化,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他们过于自信的认为,使得他们没有去了解电算化,也没有意识到这个系统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其二是会计电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一旦实施这个系统,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会不受管理者的控制,既然是百分百控权的企业,领导者当然希望控制所有的管理事项,再者,手工做账存在漏洞,领导者可以让会计人员在人工做账过程中做手脚,来谋取更多的利益,这也是阻碍电算化发展的原因。

4.3 缺乏高素质财会人员

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求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而且还要熟练掌握会计软件使用原理及流程。但是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大多企业在原来聘用的是有实际经验的会计人员,实行电算化后,这些人员由于年纪偏大,他们对会计理论知识十分熟悉,但是对于计算机知识是一片空白的,而且他们不像年轻人一样,他们接触电子科技的过程很慢,或者企业会录用新员工,在上岗前对他们进行培训,但是培训时间是有限的,培训出来的员工对于会计软件的学习有固定的思维,他们只是有样学样,不能灵活的将理论与软件知识灵活的串联起来,因此,企业缺乏全能人才,不能发挥电算化系统的真正作用。还有,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比如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可能是自己的亲戚,没有任何经验和证件,所以,人才匮乏也是一大问题。

4.4 资金投入限制

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企业购买软件需要资金投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需要资金来维护,另外,就像电脑需要升级一样,会计软件也需要时时更新,这也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一些规模小的企业本身在资金上就有缺陷,导致他们对于实现电算化这个问题十分犹豫,就算是开展电算化,对于后期的资金投入也可能力有不足之处,从而导致数据处理的失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一旦会计软件出现问题,而操作人员不懂维修的方法,就可能导致企业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泄露,企业内部信息的泄露,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现电算化之前,在投入资金这一方面会阻碍很多企业开展电算化的脚步。

4.5 财务软件的因素

在目前的经济市场上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主要是大型企业在使用,因而软件开发商们为了追求利润,大都是针对这些企业的需求来开发的,忽视了小企业的需求,这也是小企业管理者们纠结是否购买软件的原因,不买,会计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买了,许多功能用不上,还产生了费用。另外,由于大企业的经验规模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会计软件可以在这些企业间进行通用,但是我国的小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差距较大,会计工作又是各具特色,软件开发商很难针对每个企业的状况去生成与之匹配的软件,及时开发商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软件,价格上面可能不会得到小企业领导者的青睐。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几大财务软件,还是存在有实力的企业购买了其中的软件来使用,但是也有的企业买了之后使用一段时间又放弃了,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记账方式来进行业务处理,也是让这些企业有苦说不出。我觉得,软件开发商对会计知识还是不够了解,使得他们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存在偏差,不能有效创新。

4.6 财政管理部门职能发挥不足

我国财政部门在会计电算化一词出现后发布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来宣传电算化的知识,提供发展方向。虽然与这些规定,但是财政部做好了开头工作,却没有进一步进行跟踪管理,规定是发布了,可是宣传手段太弱,电算化的概念没有普及到企业者的脑海中。再就是财政部门的培训政策也很简单,对从业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就让他们开始电算化工作,一旦遇到没有学过的流程,这些新手就手足无措了,总的来说,财政部门的后期监督工作不到位。

5  解决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不足的对策

5.1 提高领导者重视

中小企业电算化的发展还是应当从领导者的觉悟开始,电算化的概念要想融入企业经济建设中去,需要管理层引起对它的重视,因为在小企业中,管理层的地位是核心首要的,管理层的决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层了解电算化的重要性以后,才会提出开展电算化建设的意见,电算化在小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机会。管理层应该对电算化这一方面投入资金,使用电算化软件,并且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去学习电算化,严格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规章制度处理经济业务,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熟悉电算化的工作原理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好领导者也参与培训,了解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也是为了做出更好的决策。

5.2 培养高素质财会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但是,并不意味著会计人员的作用变得不重要,在录入过程中,仍然需要会计工作中的操作,会计人员的才能依旧对会计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还需要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寻找专业对口的求职者,并且在他们入职前展开培训,成功入职后也要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根据企业的经济事项进行具体操作,但是基本的内容应该是计算机的操作、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电算化的使用。即使出现意外状况,也要求从容处理,切记慌张而导致的更严重的问题。

5.3 开发有针对性的会计软件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依靠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的,根本的就是要靠计算机技术,所以我们说的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质就是升级会计电算化软件,更新其功能。要实现系统的完善:第一,要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电脑的安全性,降低电脑自带软件的危险性,把电算化软件运行过程中的隐患扼杀在摇篮中,这样能减少企业在电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第二,要做好定期维护工作。要对电脑和电算化软件的定期检查工作,硬件和软件都要检查,保证其使用寿命,最大化其工作效益。要配备专门的检查维护人员,做好日常的基础工作,并且要及时备份,一旦发现问题,要能立即进行补救,最大程度的防止资料泄露。第三,配备专门的杀毒软件。电脑中毒是常有的事,应当在电脑中安装一些有针对性的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开始保护电脑上的应用软件。第四,开发商需要与会计人员沟通。开发商增强会计知识,更有利于会计类软件的更新和发展,而会计人员也能更加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

5.4 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企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也需要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不仅是企业日常经济业务事项、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和良好的网络通信,还包括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依法守法,严格遵守企业制度,维护企业的形象,还包括电脑硬件设备的维护。企业还应当在经济工作中良性发展,不要树敌,不要恶意攻击竞争方,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5.5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现如今,网络环境对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对于电算化的实施还应当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在电脑上配置杀毒软件,打开防火墙,最大可能的确保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顺利在电脑上开展电算化工作流程。在配备了会计软件的电脑上,企业除了对软件使用者设置权限外,还应当限制可以操作该电脑的权限,并且禁止会计人员在上面进行其他与会计工作无关的事情,会计人员在电脑上查找资料时,也要注意,少浏览陌生的网页,对于他人发的链接或文件,不要轻易打开和接收,网络安全问题还是十分重要的,从各方面减少它对电脑和软件产生的危害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6 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有着中心地位,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活动的重要指标。加强信息化管理,认真完成日常的工作,对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完成日常工作后,对会计信息进行备份并检查。为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也要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解决。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还可以做到双重备份,为了防止数据被盗,各会计人员应当设置权限和密码,并且定时批量整理手中的会计信息。

6  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已经证实了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而且对原有手工环境下会计机构及岗位的设置、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等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强化会计管理,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绝大部分比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它们的会计电算化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因素阻碍这小企业展开会计电算化,例如领导者的不重视、资金上的缺乏、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等。同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已经实行电算化的小企业中,实行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同样存在着问题。由此可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推进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张斌,林辉能.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J].科技通报,2013,29(5):198-201.

[2]田欢.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的风险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6(s1):54-58.

[3]刘丹,胡莺.会计电算化新环境下税务稽查经验谈[J].会计之友,2012(10):70-71.

[4]李晓霞.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1(27):94-95.

[5]李孟军.基于ERP系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北方经贸,2010(9):68-70.

[6]陈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112.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对策分析问题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