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研究

2019-07-19张宝俊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家属孕妇资料

张宝俊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800)

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转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不断提升。而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代谢异常,或者耐糖量降低,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据不完全统计,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和孕妇的机体碳水化合物失衡有关,因此实施有效的饮食干预至关重要[1],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护理干预的效果,特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的选择为我院于2017年1月~10月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所有的患者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2],另外,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均为单胎,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在随机分组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而在观察组中的孕妇中,其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值则为(26.5±3.3)岁,而对照组孕妇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25.2±1.0)岁。所有孕妇签订知情同意书签字,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具有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妊娠孕妇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饮食控制干预(1)告知产妇健康的饮食方式,并进行科学指导,由本院专业的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膳食计划,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在40%左右,蛋白质应在23%左右,脂肪应在35%左右,每次进餐标准为5次,对于糖尿病孕妇,其饮食应进行严格控制,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可在餐后进行散步、孕妇操等,但是在进行相关运动时,一定要有家属陪同。(2)孕妇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妊娠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格外注意,除了要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外,还要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在日常饮食中的科学性,同时让家属了解饮食的重要性,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让其共同参与其中,提高自我管理积极性[3]。

1.3 诊断标准

分析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血糖情况

血糖标准:①空腹血糖值3.89~6.1 mmol/L;②餐后2 h血糖3.9~7.8 mmol/L[4]。

1.4 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处理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22.0,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而率(%)则表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指标值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mmol/L)

组别 n 时间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观察组 40 治疗前 7.32±1.04 12.93±1.82治疗后 5.17±0.48 6.47±0.47对照组 40 治疗前 7.45±1.06 12.12±1.95治疗后 6.39±0.74 8.25±1.23

3 讨 论

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方式巨大变化及后移生育年龄,孕妇及其家属尤为重视孕期营养,并且在孕妇怀孕期间,其饮食均较为精细,同时活动较少,导致孕妇的营养过剩,这也直接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良好的饮食方案是确保血糖稳定的关键所在,由于在孕期,相应的药物使用频率较低,为了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就应从孕妇日常进行干预,而饮食则是关键因素,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孕妇进行整体分析,在确保孕妇和胎儿的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等摄入进行科学制定,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体重,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进而改善其血糖指标,防止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在干预前,两组孕妇的血糖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干预可以确保血糖的稳定,进而保证患者的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猜你喜欢

家属孕妇资料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