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让学习真正发生
——以“方向和位置”为例

2019-07-17杨丽君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伙伴交流研究

◇杨丽君

在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方向与位置”的学习中,我尝试顺着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不断激发儿童的发现、探究意识,促使学习真正发生。

一、设计思路,顺应学生的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1.学习前的访谈,找准研究问题。

访谈时,老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①哪些问题是你已经知道的?②你又想了解哪些问题?③哪些问题你一直想不明白,特别想知道?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问题简单记录在提问本上(如图1)。

图1

2.问题来了,怎么办?

针对主题,通读教材,学生的问题喷薄而出。 综观这些问题,有的问题在老师的预设之中;有些问题,是我们成人在生活中容易忽略又特别值得思考,在儿童的小脑瓜里一直画着小“?”的;有的问题,也让我这个数学老师因为不能马上回答而自愧学浅。面对一串串的问题,怎么办?

二、动态的学习过程,打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面对学生的真实问题,如何顺应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 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针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尝试。

1.把提出来的问题抛回去,小组内尝试解决。

针对同一个主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的问题都有独特性。一个问题,对某个学生来说很容易解决,但对别的小伙伴可能是有困难的。所以,把几个人的问题放在一起,看看哪些问题可以靠同伴的力量,在小组内进行解决。学习方式的变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学生研究问题的契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讨论、交流问题的机会。如在小组研究问题时,我们看到四人小组的问题,由开始的十几个,通过合并、交流、讲解,最后剩下三个。

因为学习上的需求,学生迫切需要走出教室。于是4 人一组,手牵手走出教室,来到大操场,寻找生活中的东西南北,交流如何辨认东南西北。

生1:老师,她说校园的楼是C 形,她找不到东南西北。

生2:(拉着生1 的手)看,太阳从东边升起,那儿是东边,有个银行,看见了吗?西边是小区,东西是相对的啊!

生3:学校建成什么样的形状不重要,楼就在北边,知道了吗?

……

特别有趣的是,说着说着,几个小伙伴趴在地上,画起了校园导游路线图,说不仅自己知道了,还要介绍给来参观的客人。 如果他们也找不到方向,就给他们发一张导游路线图。校园里的方向,学生是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中轻松地认识了。

我们看到,由于同伴交流,学习空间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和热情高涨。可以说,借助把提出来的问题抛回去,让问题更加聚焦,解决的过程也充满温情和浪漫。

2.把问题公开,寻求志同道合的研究者。

当问题由独立思考到小组内共同研究时,大多数问题慢慢被解决。 但遗留下来的无人问津的问题该怎么办?把问题公开,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些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问题贴在问题银行,引起大家的注意,引发大家的思考与交流,是最有效的办法。

如有奖问答: 谁知道为什么地图上的规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问题一出来,吸引了很多小伙伴驻足。同班的、同一个年级的、隔壁的哥哥姐姐也都跃跃欲试。回答的形式也很多样:用小卡片回信,写清楚来龙去脉(如图2);面对面,一对一给出答案……

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慢慢减少。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和解答者,都在体会着研究的快乐。我们惊喜地看到:班组群里,有时候会因为一个好问题,让学弟、学妹又认识了一个隔壁的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常常因为帮助学弟、学妹解决一个问题,获得满满的自信与成就感。

3.疑难问题,招募项目研究小组。

但是,有些问题一直在问题银行里,迟迟无人问津。如在沙漠里如何辨认东南西北?阴天的时候如何辨认方向? 在森林里怎么辨认方向?等等。

由此,我们想到了招募项目研究小组,让那些酷爱天文地理的学生通过问题研究,拥有一个展示自己优势的舞台。特别是我们看到这个单元的疑难问题更加偏向科学类,学生以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我们会聘请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家长作为这个研究小组的导师或研究顾问。当项目研究小组有了导师、组长和研究员,学习伙伴发生了变化,研究的热情更加浓厚、主动。特别是研究成果展示也形式多样,如专题作品展示、精彩的专题演讲等。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真实、丰富、有趣、立体。

4.成果展示,促进问题的反思。

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一个项目研究团队,研究的过程丰富有趣,分享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要,因为那是鼓励儿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最好办法,同样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师:你们的疑难问题研究出来了吗?

生1: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都已经得出了结论。

师:什么时候给大家讲讲?

生1:好呀!随时都可以讲啦。

师:你想以什么形式分享给大家?

生2:出一个专题小报吧。

生3:开一个小的讲堂。

生1:先在咱们班讲,再去班组群里讲,我想我还可以去其他班级讲讲,让更多人了解。

师:那找同学帮你联系演讲班级吧。但有一个担心,如果遭遇拒绝怎么办?

生2:那就继续去其他班问,问的时候要有礼貌。

……

于是,为了成果的展示,学生开始联系班级,精心制作PPT ,哪怕是3 分钟的主题报告,汇报人都会用心准备。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同伴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也看到了每个学生推销自己研究成果的信心和动力。

猜你喜欢

小伙伴交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我的小伙伴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小伙伴”等十七则
河里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