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利用民族音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2019-07-16普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器乐民族音乐舞蹈

普芳

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音乐对幼儿来说,也是他们十分喜欢的一种活动,有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现阶段,因为受到教育题材与教学模块设计的影响,所以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质量偏低。为了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给利用起来,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予以丰富,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一、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一项基本内容,不但让幼儿智力与思维能力得到了开发,也使得幼儿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增强。但如今,人们的生活已被大量的流行音乐所占据,流行音乐的曲子在大街小巷随处可听,以至于孩子们很少了解充满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不喜欢地方戏曲与民间歌曲小调,长此以往,民族民间音乐就有流失的危险。经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幼儿园均已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将民族音乐欣赏活动引入幼儿园中,使孩子们对我国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有所了解,让流失的民族音乐重新回归到艺术的殿堂中。因此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意义重大。

二、如何有效利用民族音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一)感知节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这门艺术是带有声音的,其是通过声音来将人们的思想感情给表现出来,声音不同其表达的含义自然也就不同。不论是风声、雨声,还是雷神均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生气与情感,而厨房中的“锅、碗、瓢、盆”一样也可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的趣味所在。专家研究表明,旋律感在幼儿4岁时便已经正式形成,在对孩子展开音乐教育时,我们可让孩子与接触相接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对佤族音乐的特点有一更好的欣赏和感受,我试着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在打击节奏活动中融入音乐,帮助幼儿直接对音乐的节奏予以感知,创设环境,进而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给激发出来。

(二)音乐欣赏中渗透本土民族音乐

音乐欣赏是对幼儿进行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音乐,能加深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感受美并表现美。教师在选择音乐欣赏活动时,除了考虑思想性和艺术性外,音乐作品表现形式也应体现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结合幼儿园实际,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以民族音乐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少数民族音乐渗透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如《罕术木骚》是元江傣族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主要流传在花腰傣支系中,屬情歌类,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借物喻情。元江哈尼族《插秧歌》《敬酒歌》及彝族的《跳作乐》,这些民族音乐产生于乡间,流传于街头巷尾,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同时,可以从民族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到浓浓的乡音和乡情,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有利于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三)丰富教法,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效果

让课堂教法更具多样化,是对幼儿园课堂予以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同时身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理念,对教学方法进有效的优化,将幼儿作为主体,来促进课堂创新,使幼儿能够得到综合发展,进而意识民族音乐课堂教学所具备的有效性。

1.民族音乐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俗话说舞蹈和音乐是一家。为了将民族音乐渗透到幼儿园当中,教师可以结合舞蹈与音乐,来创构建积极的民族音乐学习环境。例如,在对大班幼儿开展音乐课时,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引出民族,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舞蹈来对民族特色予以展示,最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向幼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民族呀?可以大声告诉老师吗?”在听到问题后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说道“白族、回族、藏族……”。紧接着,与幼儿进行互动提出:“那你们可以通过舞蹈来对你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特点进行展示吗?下面我们来听各个民族的音乐并配上适合的舞蹈吧”。此时幼儿们都极其认真的聆听民族音乐,并仔细的辨别,同时还结合舞蹈来对音乐进行衬托。

2.民族音乐与器乐相辅佐,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一定离不开民族器乐。认识民族器乐能够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民族音乐。比如,我在一些幼儿民族音乐课上,便带了六件民族器乐,分别是手鼓、小锣、木鱼、梆子、简板和碰铃。因为带来了六种乐器,于是我将幼儿分为了六个小组,并以随机的形式将将器乐分配给他们,引导幼儿对民族器乐相关知识站展开自主学习。在小组中,幼儿需同组内成员讨论,自己小组的民族器乐像什么?是哪个民族的?器乐的名称是什么?幼儿在小组学习中,还可亲自动手体验,比如敲一敲、摇一摇、听一听等,并思考能否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似的声音。如此教学将幼儿主体完全突显出来,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引导和指导。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主体几乎都是教师,整个教学缺乏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幼儿的参与性和表现欲也未被调动起来。因此,幼儿园需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技能,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民乐欣赏教学经验,能够独自整理和分析乐曲,同时也可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对民乐的兴趣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教师对民族音乐素材的整理往往能够体现出教师的素质,为此幼儿园要组织教师深入生活,对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搜集,通过组织整理后展开研究讨论,对收集后的作品需按照作品反应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特点,表演民间曲目,还可邀请民间艺人和专家,统一整理收集的资料。只有充实与提高了教师们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方可积累更多的素材促进民族音乐活动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我国一项灿烂的文化就是民族音乐。作为传承、传播未来民族文化的重要人,幼儿肩负的职责重大,所以教师需从小对幼儿的民族音乐意识进行培养,将民族音乐有效融入到音乐课堂中,进而将精彩的音乐课堂给构建起来。

猜你喜欢

器乐民族音乐舞蹈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舞蹈课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