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2019-07-16杨粉凤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催乳素麦角甲磺酸

杨粉凤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100

高催乳素血症指的是机体血清中催乳素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处于正常水平之外[1]。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引起男性阳痿、性欲减退,导致女性闭经、溢乳、不孕[2]。临床发现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且多是不同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临床会有月经量减少、月经稀发甚至闭经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多毛、不育、溢乳[3]。临床选择溴隐亭口服是治疗这一疾病的重要方法,疗效明显,不过副作用也较明显,会影响患者依从性,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4]。所以必须积极探求其他疗效满意且副反应少的新药物进行治疗,该院选择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显示有良好效果,该研究以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0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这一药物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该院收治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年龄:23~38岁,年龄平均(30.55±5.92)岁;血清催乳素水平在 3.412~12.52 nmol/L之间的患者有28例,血清催乳素水平高于12.52 nmol/L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30例,年龄:25~38岁,年龄平均(31.29±5.98)岁;血清催乳素水平在 3.412~12.52 nmol/L之间的患者有27例,血清催乳素水平高于12.52 nmol/L的患者有3例。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高催乳素血症诊断标准:血清催乳素水平在超过2次检查中均显示在3.412 nmol/L及以上;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患者对治疗药物不存在过敏反应;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合并肾上腺、多囊卵巢综合症、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处于妊娠期;处于哺乳期。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甲磺酸溴隐亭治疗,服用2次/d,服用1.25 mg/次,持续用药1周如果没有严重副反应则提高剂量为2.5 mg/次,服用2次/d;继续持续用药1周如果没有严重副反应则提高剂量为2.5 mg/次,服用3次/d,持续治疗3~6个月。

观察组应用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服用2次/d,服用5 mg/次,持续治疗4 d左右如果没有严重副反应则提高一次剂量,每次增加5 mg/d,之后在没有明显副反应情况下以4 d为间隔持续增加剂量,最高可至60 mg/d,持续治疗3~6个月。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个月都要测定一次血清催乳素水平,在催乳素水平下降到正常范围后继续治疗3个月,这个期间慢慢降低剂量,观察组减低到2.5~5.0 mg/d后维持,对照组减低到1.25~2.5 mg/d后维持。

1.3 观察指标

血清催乳素水平: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测定 方法 患者在上午空腹状态下保持持续1小时的静坐,抽取患者静脉血液为标本,进行血清分离后通过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

效果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乳房溢乳停止时间,其中月经恢复正常标准为月经周期恢复到22~35 d之间,月经期持续时间恢复到2~7 d之间。

毒副作用:比较两组用药后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各类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s)表示血清催乳素水平、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乳房溢乳停止时间各项结果,[n(%)]表示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催乳素水平

两组治疗1~3个月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3 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比较[(±s),n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比较[(±s),nmol/L]

组别 治疗开始前 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3 0)对照组(n=3 0)治疗2个月后t值P值1 1.1 5±0.5 8 1 1.2 0±0.5 3 0.3 4 8 6 0.7 2 8 7 2.9 8±0.3 5 2.9 5±0.4 4 0.2 9 2 3 0.7 7 1 1 2.5 4±0.3 2 2.6 6±0.3 9 1.3 0 2 9 0.1 9 7 8 1.5 0±0.2 9 1.4 8±0.2 7 0.2 7 6 5 0.7 8 3 2

2.2 效果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溢乳停止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及溢乳停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及溢乳停止时间比较[(±s),d]

组别 月经恢复时间 溢乳停止时间观察组(n=3 0)对照组(n=3 0)t值 P值9 0.4 5±1 0.6 2 8 8.6 3±9.6 7 0.6 9 4 0 0.4 9 0 4 8 6.3 2±9.7 8 9 0.5 8±1 0.4 2 1.6 3 2 7 0.1 0 7 9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后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n(%)]

2.3 毒副作用

观察组用药后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所示。

3 讨论

当前临床治疗应用较多的药物包括甲磺酸溴隐亭、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培高利特、卡麦角林,该研究主要就前面两种药物进行对照研究,甲磺酸溴隐亭属于麦角碱衍生物,可经人工方式合成得到,在垂体肿瘤、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5]。这一药物能够提升多巴胺受体的激动性,且能够对D1、D2受体产生同时性作用,对血清催乳素的合成以及分泌产生抑制,缩小瘤体,缩短溢乳的持续时间,促进患者月经以及排卵的正常恢复[6]。不过正因为这一药物会对D1、D2受体产生同时性作用,所以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等多种毒副作用,明显影响患者治疗依从度,一些患者甚至在后期拒绝接受治疗,导致病情继续恶化[7-8]。

该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1、2、3个月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92 3、1.302 9、0.276 5,P=0.771 1、0.197 8、0.783 2),类似研究显示[9],观察组治疗后60、90 d 血 清 催 乳 素 水 平 分 别 为 (19.31±4.32)ng/mL、(11.08±3.3)ng/mL,与对照组相同时间(18.82±3.98)ng/mL、(11.34±3.43)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存在一致性。另外该研究观察组治疗后月经恢复时间、溢乳停止时间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 0、1.632 7,P=0.490 4、0.107 9), 证实甲磺酸 α-二氢麦角隐亭用于高催乳素血症患者治疗中能够获得和甲磺 酸溴隐亭一致的效果,均能够迅速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且能够迅速恢复患者月经周期,加快患者溢乳停止。分析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的作用机制,其属于一类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具有高度选择性,是在溴隐亭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的药物,对于血清催乳素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10]。有研究显示,针对部分有溴隐亭抵抗表现的患者,或者对溴隐亭治疗不耐受的泌乳素腺瘤患者,利用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11]。另外发现,这一药物因为半衰期较短,因此能够适用于有妊娠要求的女性患者治疗中[12]。在治疗安全性方面,该研究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 40.00%(χ2=4.021 9,P=0.044 9), 证实相较于甲磺酸溴隐亭,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的应用能够保证更高的安全性,虽然后者应用也会出现多种毒副作用,不过因为其具有高选择性,所以即便患者出现毒副作用,在2~3周左右也能自行消失,且毒副作用的程度更轻,患者的依从度不会受到影响[13-14]。 综上所述,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 症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且能够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催乳素麦角甲磺酸
藏在麦角里的爱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