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2019-07-15刘慧颖王冠娟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本科学生管理应用型

刘慧颖 王冠娟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中,学生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要重视社会职场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應用型教育管理。以往的“家长式”学生管理模式已经很难管理好当今的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应用型本科生特点实行“12345”学生管理模式,做好在校生学生管理。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一批本科院校想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近些年,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随之产生,越来越的应用型人才运营而生。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采取有效的策略,制定“12345”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实现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

1 坚持一个中心,树立全面育人观

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中心,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即能够达到开发人才的潜力这一目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把握两大“关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1 做好新生接待和入学教育工作,把好大学入口关

新生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帮助学生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明确大学四年奋斗目标。让学生在低年级对自己有明确的自我定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在高年级有利于避免就业迷茫。

2.2 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好大学出口关

1)加强对毕业生的管理:实行辅导员与教师双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监控,多渠道关注毕业生中“重点人员”和“特殊人员”,及时了解掌握这些学生的动态,现阶段均在可控范围内,确保大四学生离校前安全稳定。

2)以考研为抓手,全面促进学风建设:针对部分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大三期间通过考研动员、座谈会,下寝室、进班级引导学生,广泛了解考研学生的有关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营造浓厚的考研氛围。

3)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完善学生的预警系统,加强监控,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耐心细致做好毕业生离校服务工作,确保了毕业离校工作的安全、文明和有序。

3 守住三条主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长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点。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注重诚信教育。深入课堂、寝室,通过级队会、班干部例会召开诚信教育主题会、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通报反面案例等方式扎实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营造考试作弊可耻的良好道德氛围,所带学生四年未有考试违纪处分。

二是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切入点。建立优良学风班评比活动,以学风促班风。固定和随机考勤方式相结合增加学生到课率,推广无手机课堂,举办学霸寝室评比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树立优秀典型,以优带差,实现整体成绩上升。

三是以安全稳定工作为底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点。安全无小事,事事需留心。安全教育常态化,假前假后离返校登记制度化,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安全讲座。另一方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班级干部及时反馈表现异常学生,及时关心,密切关注。

4 密切关注四类群体学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1)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调动班干部的模范、桥梁作用,主动工作意识,借助学生干部组织策划、带头参加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2)加强心理问题学生管控。及时更新心理问题学生信息,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管控,定期谈话,密切关注。与学生家长保持长线联系,经常讲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反映给学生家长,实现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心理问题学生在校的安全问稳定。

3)密切关注学困生,消除学风建设死角。建立学困生档案,定期谈话,组织一帮一辅导,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4)关爱贫困生,认真筛查贫困生档案。避免“假贫困”学生,对于符合贫困认定条件的学生做到一生一册,在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对于贫困生有所侧重。

5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五进入”长效机制

进课堂,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进公寓,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网络,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微博,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进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之中;进思想;以院团委学生会为组织,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子鸣,高兴成,管淑波.“学长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发展模式及作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1).158-161;

[2]霍永,张景锋,吴姣.新升本的本科应用型院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2).16-17;

[3]魏洪素,刘洋,肖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人商业经济,2014,(6).125-127;

[4]蒋毅坚,张树刚.“受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

[5]汪先平.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锦州一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94-96.

作者简介

刘慧颖(1987-),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冠娟(1986-),硕士研究生,专业:应用化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本科学生管理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