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研究

2019-07-15赵国庆云正富任友理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赵国庆 云正富 任友理

摘 要:嵌入式课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本文以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内涵及研究现状分析为起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价值及服务体系结构、服务方式、服务方法,分析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开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课程教学参考服务;嵌入式课程服务;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院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AE18026)。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4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业务和服务中的应用,使得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种类、阅读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给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生源的多样化及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带来了更多的困惑、矛盾。诸如纸质文献资源的教育建设要求与读者借阅量不成比例的矛盾(在校生生均60册,年增量3册与借阅量逐年下降,生均还达不到1册),电子书、数据库、视频课、慕课等信息资源建设与读者使用效果的矛盾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质量、能力,成为了目前图书馆人急需探索、思考的主要问题、任务之一。

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2.1 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源于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指图书馆馆员从传统的图书馆走向用户、读者所在的各种场所,根据用户、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服务。而圖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是指把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与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嵌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用户、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习惯,提升个人信息素养能力的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

2.2 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研究现状

图书馆嵌入服务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大学图书馆,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信息中心协会提出的“加强合作将会增强图书馆在机构中的作用,与教师合作,将图书馆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之中”和著名学者邦迪提出的“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它需要学校所有参与教学的人关注和参与,这包括:政策的制订者、教师、图书馆员和各级各层管理者”。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典型范例有北京大学图书馆把信息素养、资源检索与利用等技能融入到课程教学。清华大学图书馆将文献检索与利用嵌入到院系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以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为关键字,通过万方、知网、超星等各数据库检索,其结果是40余篇,主要集中在2012-2018年,论文所阐述的大多为本科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课程服务。而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中以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嵌入式课程服务为关键字检索,结果均为零。以图书馆服务为关键字,检索结果为2006年7月至2017年12月共有22个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各一项,西部项目两项,其余均为一般项目。

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价值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不断推广,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强,使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得到较大的提升。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不断变革。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服务代来了新矛盾,资源利用率低,读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主动性下降,课程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矛盾加剧;而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可有效的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处理。

3.1 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服务的对象是学校内的教师、学生,服务的内容多以纸质文献的借阅流通为主。而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及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强,各高校的办学规模、条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也飞速提高,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之相反,因受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利用率呈下降趋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制度的制订及教师、图书馆员及各教学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教学参与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3.2 提升高校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学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主要以网络、电视这些画面丰富,情节吸引眼球的多媒体途径为主,而对规范、准确的检索、查找、获取自己专业、学科所需的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技能逐步淡忘和生疏,甚至没有学习、了解、掌握的欲望和动力。高等院校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的实施,是培养和提升高等院校师生规范、准确的信息检索、查找、获取习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等院校通过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的实施,从而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3.3 创新高校图书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为开创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及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新服务模式、新途径的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更有效的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目的,其主要创新特点为:

1)“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开启了高校图书馆新服务模式、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2)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模式的提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高校图书馆嵌入服务研究之火添柴加薪,起到投石问道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嵌入课程服务是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群课程教学服务平台框架的基础,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教学途径,创造更为宽广的教学、学习空间。

4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

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参考咨询是高校图书馆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学科服务、科学馆员、信息服务等与高校图书馆结合最为紧密的工作,多以服务教师科研工作为主要任务,即使对学生进行服务,那也就是一些论文、报告等学习研究资料、成果的使用咨询服务,面对的也只是少部分的高层次优秀学生。而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是以服务课程教学为目的进行设计,是指向明确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服务的主体、客体、方式、内容都有着自身的特性所在。

4.1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体系结构

首先,就服务主体而言,传统模式下图书馆服务的主体是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图书馆馆员,而嵌入式课程服务的主体除专业馆员外,还有广大的授课教师,他们在嵌入式课程服务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课程文献信息服务设计者、检查督促者,负有设计所授课程所需的文献信息范畴设计及学生对该课程所需掌握、了解的文献信息的检索、查找、使用效果的检查职责,同时,他们还是图书馆的服务客体即读者的重点组成者。

其次,针对与服务客体,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中,作为文献信息服务客体的学生,其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将会从过去的主动需求变成由授课教师、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考核等要求成为被动需求。教师也会因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考核等要求被动的承担起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主客体双重身份。

再有,从服务的内容上来说,嵌入式课程服务是立足于服务课程教学,是为学校各教师课程教学提供所需的电子、纸质的教学参考资源,诸如电子教材、课程相关教学参考图书、期刊等。学生课程学习相关的课件、微课、慕课、题库等。通过一定年限的积累,还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优秀教案、学习笔记等。

基于这些原因,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与现行常见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相比,它从根本上改变和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使图书馆的服务主客体在量上发生明显的增大,也使图书馆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更加有利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推广。

4.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提升高校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创新高校图书服务模式为目的。其主要任务是服务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重要环境的专业课程教学,是为这一环境的主要参与者,即教师、学生服务。其服务的方式就是以图书馆馆员为文献信息服务的第一主体,嵌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及学习过程中,为教师和学生推送、提供课程教学、学习所需的优质文献信息资源。

4.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方法

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协作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为确保服务的规模、质量,嵌入式课程服务就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执行部门和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管理部门,即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图书馆等多部门协同开展、推进。具体运行方法如下:

首先,图书馆作为服务模式的主体,将按馆员学校各专业学科或学院专业设置的相似、相近性划分给一个或一组馆员负责,馆员对照自己所负责的专业到二级学院及二级学院下的教研室,学习、了解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各课程的课程标准,根据这些方案、计划、标准要求对馆内与各课程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将这些涵课程资源目录、简介的信息推送给相关课程授课教师。也可以通过与课程授课教师沟通,由授课教师提出所教授课程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馆员收集、整理后提供给授课教师。

然后,课程授课教师对图书馆馆员推送、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进行选择、定量,按照课程教学管理要求,将选定的资源目录、简介发送给所授课程专业、班级的学生,并提出相应的查阅、学习要求,在整个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进行检查考核,并评定成绩。

通过馆员、授课教师推送文献信息资源,授课教师布置课程教学参考资源的查阅、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增强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和教学参与度。

5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开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要得以推进、实施,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客体,即授课教师、学生需求的动力;主体馆员、教师的服务意识;丰富的课程教学、学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5.1 服务客体需求动力问题

嵌入式课程服务客体的需求动力可分为主动需求动力和外部管理动力两种;主动需求动力取决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这需要在慢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要使学生对课程教学、学习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动力提升,最主要的还是外部管理动力,即来自学校课程教学管理的动力,这就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也就是教务处制定相应课程教学参考文献信息资源的学习使用,检索查询管理制度,并通过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教研室来执行检查,管理制度一方面要从授课教师对课程教学参考文献信息资源的推送,對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考查点;另一方面,将学生对课程教学参考文献信息资源的学习使用,检索查寻以课程学习考核的过程考核中的一部分放入到课程考核评价中,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客体的需求动力。

5.2 服务主体的服务意识问题

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主体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馆员为主,嵌入式课程服务中服务主体还加入了课程授课教师;要使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在服务质量及对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效果,这就需要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馆员、授课教师推送与课程,学生专业能力、技能学习培养结合紧密的文献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到所负责、承担的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去学习、了解,并掌握。另外,就是授课教师作为服务主体,主动向学生推送和向图书馆馆员提出课程教学参考文献信息资源意识培养、提升。

要使馆员、授课教师养成这些服务意识,承担起课程教学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主体责任。首先,是加强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訓学习。其次,这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图书馆管理层面上建立与嵌入式课程服务相关的制度,与馆员工作量、绩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提升考核结合。从课程教学管理的层面,学校教务处制定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中增加相关嵌入式课程服务要求,并于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结合,由二级学院、课程教研室负责检查考核。

5.3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

一是学校图书馆现有文献信息资源,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期刊,电子书,各种数据库、视频课等。这些资源通过图书馆投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收集、加工、组织、整理,整合到学校的“图书馆嵌入式专业群课程教学服务平台(平台通常需要学校投入专门的资金进行建设)”,从而方便教师、学生对资源阅读、使用。

二是学校自有(自建)教学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包括多年来学校通过各种各类教学、科研建设项目积累下的成果,如教案、教学课程件、教学视频、自编教材、课程试题库(集)、微课、慕课等由课程教学直接产生的成果,其他还包括由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产生的学术论文、专著,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报告等。学校自有(自建)教学资源在“图书馆嵌入式专业群课程教学服务平台”建设时对前期已有资源进行收集、加工、组织、整理直接整合到平台资源库中;同时,平台在开发设计时已具备课程教学参考资源的嵌入功能,由授课教师或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将后期产生的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资源中,通过平台更好的为课程教学、学习服务,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途径和学习空间。

三是图书馆馆外资源,主要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取,一是图书馆通过国家图书馆联盟、国家高校图书馆联盟、各地区(省)图书馆联盟及其他各类型的图书馆之间以文献传递等方式(免费或付费)获取的文献信息资源;二是通过一些类似CALIS、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NSSD)等之类的国家、地方或各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公共资源平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馆外资源的获取只需图书馆强化馆际交流和向学校申请专用金费即可解决。

6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模式,在学校教学主管理部门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持下,在馆员服务意识的转变下,在授课教师的主动参与下,能更有效的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率,更好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为丰富多彩,在最大程度上加快了图书馆为主动为学校教学服务的步伐,更好提升图书馆为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及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拓展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1]姚媛等.高校图书馆嵌入式课程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59-64.

[2]刘淑贤.高校图书馆嵌入学科课程教学服务模式及实践探讨——以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6):116-120,90.

[3]周静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嵌入课程探索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6):56-61.

作者简介

赵国庆,男,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技术、图书馆数字资源及信息化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