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徐州汉画像中建鼓舞的社会功能

2019-07-15郭子瑶,孙汉明

戏剧之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

郭子瑶,孙汉明

【摘 要】本文以徐州已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为研究对象,在搜集徐州汉画像石建鼓舞的图片资料的基础上,从舞者的动作入手,探析建鼓舞的身体语言,对建鼓舞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旨在探讨建鼓舞“如何跳”及建鼓舞的社会功能,通过梳理总结为复现建鼓舞提供资料。

【关键词】徐州汉画像石;建鼓舞;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117-02

徐州作为汉文化发祥地之一,遗留了大量的汉代资料,其中汉画像石是汉代文化中极其具有代表性的,而建鼓舞是乐舞类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汉画像石上反映了汉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的社会文化现象,记录了许多的生活宴饮与祭祀的场面,汉画像石上的建鼓舞是汉代舞蹈最为具象的反映,舞者持桴击鼓,从舞姿和形象上合成为特色鲜明的建鼓舞语汇,神态与肢体语汇神行合一渲染氛围,有着极强的美感。

一、建鼓舞综述

远古时期的人民一直信奉巫神,他们普遍认为人界与天界可以沟通,而笔挺高耸的建木便能作为二者沟通的媒介,即有了高大建木下祭祀天地鬼神的形式。而建鼓,就是建木与鼓结合的产物,建鼓是鼓名,“建”是“树”的意思。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将鼓树立起来。《诗经·有瞽》曰:“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簴,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其中的“树羽”就是描述的“县鼓”置羽的情形,也就是羽葆,建鼓的羽葆多用野鸡尾巴上的羽毛制成,并配合设置华盖施于建鼓的木柱上方,华盖上有的饰流苏,有的饰彩带,顶上有神鸟。建鼓木柱下方设有底座,虎形较多,亦有龙形和羊形。建鼓其“形”意在通天祭神,其“声”旨在沟通神灵。随着击打建鼓的动作增加难度,汇入大量舞姿动作与不同节奏,后人称之为建鼓舞。在汉画像石的建鼓舞图像中,两旁有持桴击鼓者边鼓边舞或鼓而有舞,用鼓来祭天祀祖,发展到了汉代逐步形成了建鼓舞。

二、徐州建鼓舞的舞蹈特征

(一)表现形式

徐州地区已出土的26幅汉画像石中仅有3幅为单人建鼓舞,其他建鼓舞以双人为主要表演形式,多为男子双人舞,偶见女子双人舞和男女对舞。在一场仪式表演或百戏表演中,无论多大场面,建鼓只有一个,舞人在建鼓两侧持桴击鼓而舞。徐州单人建鼓舞较其他形式而言略微简单直接,但鼓点要求更为复杂多样,舞者配合跳跃和矫健的步伐完成表演,常与百戏表演一起,建鼓舞者持桴击鼓表演,烘托宏大气势,这要求建鼓舞者不仅有着敏捷的身子和高超的击鼓技法,还要求其与旁边的杂耍艺人有着极高的默契度,如此才能使表演相得益彰、大为添彩。

徐州双人建鼓舞则有男女之别,在动作和服饰上均有所不同。男性舞者步伐矫健、腾跳旋转,上衣类似于曲裾袍,衣袖宽大,袖口紧缩,裤筒多为阔筒窄口,这为了方便男子跳舞时不受宽衣大袖的影响,肆意去做跨越腾跳等动作,展现出男性昂扬粗犷、朴拙厚重的阳刚之气;女性动作表现出婀娜多姿,细腻轻柔的阴柔之美。徐州贾汪区青山泉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着一饰有羽葆的建鼓,羽葆上有二龙,龙上有二鸟,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气韵。下座附有虎座。建鼓左右各有一女子持桴击鼓,边鼓边舞。亭亭玉立的二女子身材修长,穿着博袖长裙,两人扭动腰肢,向两侧倒腰,双臂向两端延伸,姿态娴婉,凸显女子柔软纤细的身姿。

(二)动作特点

通过对徐州出土的26幅建鼓舞汉画像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徐州建鼓舞舞姿均为跪式、站立式、弓步式和反身式。以站立式为主,共计13幅,跪式4幅,弓步式4幅,反身式3幅。

1.站式。在观察两幅江苏铜山汉王乡东沿村出土的建鼓舞汉画像石、两幅江苏铜山出土的建鼓舞汉画像石、江苏邳州逵井墓建鼓舞汉画像石、江苏徐州贾汪区青山泉建鼓舞汉画像石等,以及五幅馆藏于徐州汉画像石馆的建鼓舞汉画像后分析得出,建鼓舞人下肢为站立状,膝盖和腿部没有大幅动作。

2.跪式。三幅建鼓舞汉画像石出土于江苏铜山汉王乡东沿村,一幅建鼓舞汉画像石出土于江苏邳州杆集汉墓,这四幅舞人分别呈单膝跪地的姿态,身体低于建鼓,动作多以上身舞动和击鼓鼓点为主。

3.弓步式。在观察出土于江苏邳州陆井乡庞口村汉墓、徐州市铜山利国镇汉墓和两幅徐州市汉画像石艺术馆馆藏的建鼓舞汉画像石后得出,弓步式的舞人一条腿膝关节处弯曲,另一条腿在后,膝盖伸直,呈弓箭步立于鼓侧,衣袂飘飘,襟飘带舞,似大步向前跨进去击鼓。其舞姿动作都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4.反身式。一幅建鼓舞汉画像石出土于江苏铜山汉王乡东沿村、一幅藏于徐州市汉画像石艺术馆、一幅藏于徐州市楚王陵。经观察有反身横拧、反身蹴鞠、反身跨藤等舞姿,这些动作增加了建鼓舞的动作难度,同时丰富了其观赏性。

三、徐州建鼓舞社会功能

《禮义通纂》曰:“建鼓,大鼓也。少昊氏作焉,为众乐之节。夏加四足,谓之节鼓;商人挂而贯之,谓之盈鼓;周人县而击之,谓之县鼓。近代相承,植而建之,谓之建鼓。本出于商制也。唐礼设于四隅。”以上考释均明确指出建鼓的形态是植木而立的大鼓,这种鼓广泛运用于汉代宫廷礼仪、战争指挥、丧仪导引和宴乐娱乐多种场合。

(一)以舞达欢

由于汉代处于休养生息时期,人民生活风调雨顺,也会暂缓忧烦困苦,舞蹈变成了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建鼓舞的综合性艺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无论各个阶层都极为喜爱。徐州已出土的建鼓舞汉画像石中,建鼓舞不仅限于和其他乐舞乐器出现在同一个画面,而且与庖厨息息相关。在已收集到的资料中,有六幅建鼓舞汉画像石都在庖厨场面之中。如江苏铜山汉王乡东沿村出土的建鼓舞汉画像石,画面分三层。第一层自左至右刻一人吹笙,一人吹箫,一人倒立,一人舞蹈。第二层画面中心刻建鼓,兽形跗座,上有幢,饰羽葆流苏,舞者二人弓步持桴击鼓;左侧乐人抚琴,右侧乐人击磬振铎。第三层左起一人灶前添柴加火,一人似在淘米,一人在切肉,一人在井边摇辘轳汲水,左上方悬挂猪腿、鱼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奴隶主为了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命令一部分奴隶从事唱歌跳舞,以供其享乐,于是出现了专职乐舞奴隶。此类庖厨建鼓类的场面一边是生活家常一边是乐舞娱人,建鼓舞娱人的功能大大增强了,专职建鼓舞舞人的出现也表现了汉代人民自喜庖厨、以舞达欢的社会现象。

(二)祭祀与祈祷

汉画像石是用于中国古代墓室建筑中,因此汉画像石上的故事会围绕葬仪展开主体,多为刻画墓室主人的生平故事和死后升仙的向往。《尚书》曰:“前歌后舞,假与上下。”可以看出古人将歌舞作为感通上天下土的媒介,而建鼓有着形而上的目的,利用建鼓来通神,以鼓娱神,这也是建鼓舞身体语言的原发性动机,并且建鼓舞在乐舞祭祀神灵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不但可以使灵魂顺利升仙还能作为天地沟通的媒介。建鼓舞多存在于图像的正中间位置,结合汉代人民的神仙思想,可以得出建鼓的通神功能在葬仪中的地位。葬仪中的建鼓多为高大且超过建鼓舞人身高,象征着建鼓的通神功能,高度越高就离上天神灵越近,当击鼓时就可以将人们的心声传达给上天神灵。建鼓底座有神兽趋吉避凶,建鼓顶端有神鸟传神通灵。用鼓声向天界传递自己的美好愿望,通过鼓点的运用和节奏的掌握,祭拜和感知上天神灵,期望用此使神灵了解自己的愿望。

建鼓舞在祭天祀祖这一过程中以从简单的娱人功能转变到祭祀祈福功能,这独特的使命奠定了建鼓舞与其他乐舞不同的艺术地位。如江苏铜山汉王乡东沿村出土的建鼓舞汉画像石,画面分四层。第一层中间刻玉兔捣药,左侧为二羽人凌空飞行,右侧为六头兽及一羽人坐立。第二层中间刻二人对博,左者凝神观注博局,右者举手过顶作投箸状, 左右二旁均有侍者。第三层刻七人跽坐。第四层正中刻建鼓舞,建鼓为兽形跗座,鼓上饰幢、羽葆等物,旁有鼓员二人。左侧刻有弄丸艺人,右侧刻吹竽、吹排箫、抚琴、摇鼗鼓等乐师。此类建鼓舞包含了汉代人民对于活着的人希望沟通天地,通晓神灵,对于死去的人去往极乐世界上升飞仙的美好愿望。

(三)交流与交谊

从乐舞类汉画像石所呈现的概况来看,建鼓舞应为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娱乐项目之一,结合建鼓舞的综合性,它可以面向大众,无论歌舞、乐声还是武术杂技,各个阶层都能找到自己所喜好的一面。因此在徐州的汉画像上有大量宴乐场面,其中乐舞部分多含有建鼓舞表演,此时的建鼓舞配合长袖舞或杂技一起,营造出欢快的朋酒之会,这样的舞蹈不仅娱乐于人还使人与人之间加强了交流。大家在这种乐舞表演过程中获得愉悦感,也增强了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凝聚了人心也促进了文化交融。这种具有群众性的建鼓舞表演反映了社会现象,也以简单通俗的方式传播文化。如现藏于楚王陵汉化长廊的建鼓舞汉画像石,画面为横幅长卷,刻十七个各式人物,众人观看建鼓舞、倒立、长袖舞等表演,生动地反映了隆重的宴会场景。再如藏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中的建鼓舞汉画像石,画面主要刻画着乐舞杂技、建鼓舞和冲狹等,在冲狹的左旁刻画着一单人形式的建鼓舞。画面中可看出建鼓舞人持桴击鼓,且舞人有着深邃大眼和高鼻梁,异于旁边吹奏艺人,“冲狹”是西域传来的杂技节目,由此可得出汉代将建鼓舞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向西域输出。建鼓舞以娱人的形式不仅满足于汉代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成为外交友好的重要手段。建鼓舞的兴起与发展宣传了汉代本土艺术文化特点,成为增强各国之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手段。建鼓舞在增强人际关系、凝聚人心和促进文化交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交流导向功能。

(四)军事与比武

建鼓舞不仅有着以舞达歡、祭祀祈祷和交流的社会功能,还有比武的社会功能,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中收藏着一幅建鼓舞汉画像石,画面横向分为三格:左格刻交战场面,双方有的持矛格杀,有的持弯弓射箭;中格刻楼阁,有拜谒、比武;右格刻乐舞场面,有乐队伴奏的长袖舞、建鼓舞。此时的建鼓舞多强调鼓点节奏,以鼓舞士气,渲染氛围为主,舞姿动作少。

四、结语

建鼓舞是鼓与乐舞的综合表演,是整个汉代的文化输出,满足了汉代人民的精神娱乐和神仙思想的传播。本文对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进行分析,探究了徐州建鼓舞的舞姿特征和社会功能,从中也体现出了汉代人民生活的浪漫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3-37.

[2]刘建,田丽萍,沈阳,田培培.汉画像舞蹈图像的表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53.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
浅析音乐的美育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以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探析数据新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