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草原科技创新驱动 支撑草原保护和草业发展

2019-07-15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牧草种质农村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位于呼和浩特市,是我国唯一以4亿公顷草原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所。草原研究所以解决草地生态环境问题、提高草地生产力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以促进我国草业科学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重开展草资源与遗传育种,天然草地保护与改良,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草地鼠虫病害、雪灾、火灾、旱灾等灾害监测与综合防控,草地资源和生产力的动态监测与评价,草地发展战略与宏观决策,饲草料加工、调制及反刍动物营养,草地改良与牧草加工机械的研制和草产品开发及城市草坪绿化等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

草原研究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建成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加工、机械、生态、防灾减灾等涵盖草原全产业链、研究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成为科研实力雄厚、学科设置合理的草业科学研究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2人、突出贡献专家2人、院级青年人才1人、所级青年人才4人。承建有国家牧草改良中心1个、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1个、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草原机械装备试验站1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5个、野外试验基地6个。收集保存了一大批优良珍贵的草类种质资源,培育出30个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建立了草地资源信息系统和草地资源、草类种质资源信息网站,承担各类研究项目500余项,取得科技奖励成果110项,获国家专利90余项,发表论文2200余篇,出版著作160多部。

近年来,草原研究所依托在北方草原區主要类型区建立的试验站,联合相关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相关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先后推广新技术420余项、新品种200余个,累积推广面积200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约6亿元,科研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支撑草原保护和草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草原研究所党委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深入推动“红旗党支部”创建行动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支撑和组织保障,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新时代新形势下,草原研究所紧紧围绕草牧业发展,瞄准国际草业科学技术前沿,聚焦国家需求,凝炼核心任务:一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积极培育优异牧草新品种,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二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围绕草地退化治理、病虫害防治、草原自然灾害预警等重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促进草牧业转型升级。三是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形成人草畜和谐发展新格局。从领跑前沿基础理论、创新草原保护关键技术和加强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全产业链科技供给,全面夯实我国草牧业发展、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猜你喜欢

牧草种质农村部
山西新增2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加快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扎实开展种质资源登记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确定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花生地方品种骨干种质的遴选
农业农村部:禽肉增产可缓解猪肉供应偏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