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地里出了个女“愚公”

2019-07-15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沙地愚公治沙

在科尔沁沙地深处的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宝格吐嘎查,有一位被当地农牧民誉为“治沙女愚公”的女村主任——宝秀兰。26年来,这位勤劳朴实的蒙古族妇女,用她那柔弱的身躯同沙魔展开了不屈的抗争。她凭着一股韧劲,在茫茫的科尔沁沙地上播种着绿色,治理着沙漠,在茫茫沙海里植树造林30余万株,将承包的2500亩荒沙变成了绿洲。同时,带领当地农牧民治理沙漠6万多亩,荒沙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使南宝格吐嘎查(包头嘎查自然村)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群众从此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1993年,刚满20岁的宝秀兰从巴嘎波日合苏木出嫁到南宝格吐嘎查。这里,老哈河南岸沙带像一条巨蟒横亘在整个村子北部,风沙危害困扰着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全嘎查只有20多户人家,大部分人家的房屋后墙都被流沙掩埋着。据宝秀兰介绍:“这里原来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我们结婚时这地方非常困难,连种地都种不了,养一些牛羊都养不了,为啥呢?没有树没有草场,全是流动的白沙子。”

宝秀兰深知,如果不將沙漠治理好,就没法脱贫致富,迟早有一天村庄会被沙子吞没。她决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植树种草,控制风沙,拯救家园。1995年春天,宝秀兰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承包了2500亩荒沙地,从此拉开了向沙漠宣战的序幕。

性格倔强的宝秀兰独自一人骑着骆驼到娘家张罗第一批树苗。近百里的沙路,宝秀兰足足走了一天,清晨出发,黄昏而至。宝秀兰在娘家只待了一天,就牵着驮有1200多棵树苗的骆驼返程了。就这样头顶烈日、脚踩黄沙,宝秀兰牵着骆驼一趟一趟地运输树苗,和丈夫一起把树苗栽种到承包的荒沙里。沙漠中没有水源,栽植树苗所需的水全部需要赶着马车从十里外的家中运输。在栽树治沙的日子里,宝秀兰每天都是在微微晨曦中做好全家人的三顿饭,托付老人照看幼子,然后跟着丈夫上沙坨子植树。他们没黑没白地劳作在沙海深处,累了就躺在沙窝子里歇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喝点凉水。夏天,大漠的烈日把沙子晒得滚烫,一切生命在这个炙热的世界里都会显得特别脆弱。每天半夜,宝秀兰和丈夫就要起来拉水、浇树苗,干到10点钟就得回家休息了,因为大漠中炙热的沙子会把脚烫伤。秋天,他们收完地里的庄稼,秋季造林就开始了。遇上刮大风,栽下的树苗就会全部被掩埋,或者被连根拔出,她和丈夫只好重新挖坑栽植。就这样,树苗被埋了再挖出来、再栽……

日复一日的劳作,晒黑了脸庞,穿烂了无数双布鞋,手上磨出了层层老茧,付出无数辛苦和汗水,凭着一股不向沙漠低头的心劲儿,宝秀兰和丈夫坚持了下来,曾经漫漫黄沙渐渐披上了新绿,一点点变绿的沙漠也成为了宝秀兰不停治沙的最大动力。26年来,她凭着对治沙造林的执著,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2500亩荒沙地全部披上了“绿装”。宝秀兰说:“我自己承包的封山是2500多亩,现在已经变成了绿色银行,一点白沙子都没有了,每天看着它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宝秀兰深知,要想治住沙魔,改变家园面貌,光靠自己是不行的。所以,在治沙取得一定成效时,宝秀兰开始发动所有村民造林治沙。她挨家挨户劝村民种树治沙,只要沙地固定住了,农田不再受风沙危害,田里产量肯定能提高,可是响应者寥寥无几。于是宝秀兰又向乡亲们承诺:“只要种树治沙,我免费提供树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有村民开始和宝秀兰一起种树了。带领乡亲们开始治沙后,宝秀兰更忙了。她和丈夫经常放下自己地里的活儿去指导、帮助乡亲种树、浇树。她说:“我自己的树死了没关系,但是乡亲们种的树必须得活,树活不了,乡亲们以后种树治沙的积极性就彻底没了。”村民们眼见宝秀兰这么关心帮助自己,渐渐对治沙坚定了信心。宝秀兰带动第一批村民治理的几百亩沙地上种的树活了,寸草不生的沙地有了绿色,人们看到了希望,更多的村民主动要求承包沙地种树治沙。

2008年,宝秀兰被白音他拉苏木党委、政府任命为包头嘎查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任,并担任南宝格吐嘎查负责人。组织上的信任更加坚定了宝秀兰带领群众改善生态、治沙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从此,每年从春到秋,扦插黄柳、播种柠条、抚育平茬,在南宝格吐嘎查的茫茫沙海中,总能见到宝秀兰忙碌的身影。26年来,宝秀兰在个人承包的沙地和集体的封山地块上防沙、治沙8000余亩,同时带领南宝格吐嘎查村民治沙6万多亩,林草植被得到较快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昔日茫茫沙海如今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为了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治沙成果,实现脱贫致富,也为了治沙行动能够持续下去,2008年,宝秀兰带头舍饲圈养,种植青贮饲料,发展养殖业。到2019年,饲养规模达到山羊500只、黄牛40头。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宝秀兰每年种草40亩,青贮草料30万公斤。2019年,牲畜出栏收入达到30多万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宝秀兰的艰辛付出取得了丰硕的回报:沙地上的绿色留下了,百姓的穷帽子摘去了。宝秀兰带领群众治沙致富,开创了当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局面。宝格吐嘎查村民谢庄子说:“自从宝秀兰带领我们治沙以后,环境好了,生活也好了,现在种地、养牛羊一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这里以前都是白沙子,老百姓的吃喝都不一定能够满足,好多时候是毫无希望的感觉,以前不敢想的电视机、太阳能啥的,现在都有了,也新盖了砖房,现在我们干啥都有奔头了。”

宝秀兰在带领乡亲治沙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积极回报社会,播撒爱心。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乡里乡亲,只要求助于她,她都会慷慨解囊,积极帮助。有一年,村里一位老人去世,由于家庭非常困难,老人后事操办困难。宝秀兰得知情况后,立刻给老人买了寿材并帮助操办老人的后事,使老人入土为安。村里有户村民家里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没钱报到,宝秀兰得知后借给他们8000元钱,圆了孩子的大学梦。村里很多贫困户都得到过宝秀兰经济上的资助。身边的人为她算了一笔账,她这几年帮助他人的钱物已超过15万元。

宝秀兰勤劳、朴实和乐于助人的品格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尊重。问起今后的打算,宝秀兰坚定地说:“我治沙种树,最初就是为了吃饱肚子,摆脱贫困,把沙地治绿了。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党和政府信任我,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其实,防沙治沙,建设家园,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沙漠绿化的带头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

(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供稿)

责任编辑:刘 佳

猜你喜欢

沙地愚公治沙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沙地文化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考量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沙地迷宫
风滚草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