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现代农业科普园农业科普互动展品创作

2019-07-12谭德龙聂俊史亮亮蓝华生熊燕谢玉明李艳红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创作

谭德龙 聂俊 史亮亮 蓝华生 熊燕 谢玉明 李艳红

摘要:广东现代农业科普园创制了11项科普互动展品和3项科普宣传片,将科普互动作品与科普资源结合开展科普活动,通过互动体验的模式展示更多互动展品,将创作乐趣融入科普中,提升科学普及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科普;互动展品;创作;体验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76

广东现代农业科普园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国内农业领域享有较高权威。国内的农业科普场所,模式大多是参观讲解,附以生产体验。本项目旨在提高全社会公众农业知识水平,通过创作更多互动展品,增强互动体验,将乐趣融入科普中,提升科学普及的效果。

项目创作开发了家庭菜园种菜机、人工育苗器、植物克隆、植物激素作用、兰花催花、虚拟播种插秧、粮食由来、辨识害虫、土壤水质保护、茶叶采摘和加工、科学饮食等农业科普互动展品项目,将科普互动展品与现有科普展览厅、农作物展示生态温室、植物组培中心、 花卉园林中心、大田作物区等20多项农业科普项目结合起来开展科普活动,让公众在亲身参与和参观解答中了解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等农业科普知识方面的认识水平。

1研究理论

近年来,社会上谣传的 “避孕药黄瓜”、“香蕉癌症”、“转基因圣女果”、“重金属污染大米”、“催熟香蕉”等事件,不断造成公众对农业食品安全的误解和不信任,同时也使得谣言相关的种植农户与农业企业损失惨重,开展农业科普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公众农业科普知识认识水平,任务十分迫切和繁重,这也是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普基地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过去的农业科普模式,多为观摩宣讲。考虑到知行合一,开创讲解和体验结合的科普模式,让公众在亲身参与和参观解答中了解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等农业科普知识方面的认识水平。

2研究方法

2.1创作互动展品及科普教育片

在科普园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和科普资源,创作开发家庭菜园种菜机、人工育苗机、植物克隆、植物激素作用、粮食由来、辨识害虫、土壤水质保护、茶叶采摘和加工、科学饮食等10多项农业科普互动展品项目。

2.2吸引各群体参加科普活动

利用科普园的自身影响力吸引全国公众来访。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利用2大活动的平台发布科普园活动。向附近高校发出邀请,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吸引高校學子。向周边中小学发出活动邀请,吸引广大青少年前来参加科普互动。

2.3接待各大高校学生开展生产体验和行业认知

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生产体验和行业认知活动,加入科普互动作品制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升活动乐趣和品质。

2.4组织专家开展活动

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开展科技调研、技术推介、科技咨询、科技下乡集市、专题讲座、田间技术指导、学术研讨会、千会服务千村、科技扶贫等系列活动。

3研究成果

3.1创作的11项农业科普互动展品和3项科普宣传片创作开发了家庭菜园种菜机、人工育苗机、植物克隆(组织培养)、瓜菜农药快速检测、辨识害虫、粮食由来、茶叶采摘和加工、科学饮食(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家庭微型自动喷灌系统、微型蔬菜栽培器、袖珍无土栽培杯等11项农业科普互动展品项目。创作了《茶树收获季节采摘与管理技术》、《大花蕙兰设施栽培技术》、《蝴蝶兰花期的人工调控》3项科普影音作品。

3.1.1家庭菜园种菜机

家庭菜园种菜机结构简单,创制容易。由特制的pvc管、栽培杯、接驳件、抽水泵、导轮、营养液组成,组成部分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广泛推广使用。种菜机使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组建多组种菜机,适应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营养液由广东省农科院示范场研发,经过长久的实验和生产验证,保障蔬菜的健康生长需要。组装简单、组合多样、作物生长旺盛,此项目一推出就深受市民的喜爱。

3.1.2人工育苗机

人工育苗机,拥有20倍纯人工的效率。人工育苗机通过机械化多排同步播种方式,具有精量播种、一次性成苗、播种量大的优点。市民通过操作人工育苗机和纯人工育苗后,纷纷感受到机械化设备为农业带来的革命性进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率极高,是市民反馈回来的最大感受。

3.1.3植物克隆(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从植物体分离出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组织,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离体组织在培养基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从而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项目制作了蝴蝶兰和粗肋草的植物克隆,让广大市民从培养皿的盥洗、器皿消毒、调制培养基、切除离体组织、接种离体组织、密封培养,到最后培养成完整植株,全程体验了组织培养这项植物克隆技术,制作1份属于自己的组培作物,让公众对这项农业科学技术有了清晰的了解。

3.1.4瓜菜农药快速检测

指导公众使用便携式农残快速检测仪,通过采摘作物、前处理、试验检测、打印数据,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简易的过程,让市民迅速掌握了农残快速检测仪的使用,对叶菜、瓜果、豆类、薯类等蔬菜的农药残留知识也有了初步认识。

3.1.5辨识害虫

指导中小学生认知昆虫,包括:昆虫的特征,与蜘蛛、蜗牛、马陆等易混淆生物的区别,昆虫的种类和分类,主要的害虫和益虫。

本次“辨识害虫”互动作品制作,约700人次参加,制作昆虫标本2000余份,制作的害虫标本有斑腿蝗科、斑翅蝗科、蜡蝉科、鳃金龟科等昆虫。

3.1.6粮食由来

制作了主食大米的栽培过程,展示水稻从种子到大米的栽培生产过程,向公众展示粮食的种植生产由来。

饭桌上的米饭,是由水稻种植而来,1颗水稻种子,从播种开始,经历了催芽期、苗期、移栽、分蘖期、分蘖后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黄熟期等近10个时期,最后成熟收割,去壳加工,成为大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碗米饭的传奇与艰辛,通过一个时期的展示,向公众展示了它的由来。

3.1.7茶叶采摘和加工

茶叶采摘和加工在科普园内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和茶叶加工车间进行,市民可以到茶园采摘茶叶,体验采茶工的乐趣,把采摘的茶叶拿到加工车间,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杀青、揉捻、分筛、干燥、烘干,制作1份属于自己劳动的茶叶。

3.1.8健康饮食(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本项目的健康饮食侧重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制作和介绍。通过海报介绍三品的不同,以及实物展示,指导市民参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种植,让市民更清楚三品的区别,对健康饮食有更深刻认识。

3.1.9家庭微型自动喷灌系统

简化现代农业的水肥一体化设备,特点是微型、自动、方便,能在家庭阳台、天台、小型温室使用,自主设定自动喷灌的时间次数。在家庭也能享受到自动化现代农业的乐趣。

本套系统由自动计时器、硅胶管、滴头、喷灌器、转接器等组成。可以根据家庭的需求,设定每次喷灌的时间、间隔日数、喷灌量,确保作物的供水需求。

3.1.10微型蔬菜栽培器

微型蔬菜栽培器,深受市民欢迎,尤其适合客厅摆放。栽培器外形轻巧,采用农科院研发的营养液供给营养,利用led灯光合作用,实行了在家庭也能种出安全蔬菜。通过多次改良,栽培器种植生菜等蔬菜,只要30~40d就可采摘,较之大田节省20~30d时间。

3.1.11袖珍无土栽培杯

袖珍无土栽培杯,适合儿童体验无土栽培的乐趣。体积小巧,使用农科院的自主研发营养液,很轻松就种出属于小朋友的作物。目前袖珍无土栽培杯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3.1.12科普影音作品-茶树收获季节采摘与管理技术

本片向公众介绍茶叶的生产技术,包括茶树的每年收获时期,以及采摘的要素,茶树的管理和采摘后的修正、茶园地的选择、选自优质茶种、茶树的繁殖、无公害茶园的土壤管理、茶园水利系统的设置、茶园土壤耕作、茶园施肥原则、茶树修剪、茶园病虫害防治、种植护林带改善茶园小气候、茶叶采摘的质量控制、无公害茶叶的初制和精制、茶叶的成品加工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茶叶的储存与保鲜方法等。

3.1.13科普影音作品—大花蕙兰设施栽培技术

花蕙兰属于兰科兰属,又叫喜姆比兰、蝉兰,是兰花的一个独立分支。野生的大花蕙兰多生长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为了得到更多不同的品种,也为了让大花蕙兰的花色更加艳丽、花形更加丰满,对大花蕙兰进行了人工培育。科普作品为观众朋友们介绍大花蕙兰的培育过程、品种、生长发育特点、设施的准备、繁殖、苗期管理、花芽分化期管理、花期管理等内容。重点介绍了苗期管理、花芽分化期管理、花期管理这几个部分,同时还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如果把大花蕙兰买回家,在家里需要如何去护理它,给广大热爱花卉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3.1.14影音科普作品-蝴蝶兰花期的人工调控

蝶兰是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附生植物。其花型奇特、花色艳丽、花期长,素有“洋兰皇后”之美称,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蝴蝶兰产业迅猛发展,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蝴蝶兰需要经过低温刺激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自然花期多为每年的3—5月份,错过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本作品介绍了人工调控的方法进行蝴蝶兰催花。人工调控蝴蝶兰花期使之能够在重要节日如期开花,提高开花的品质问题,攻克了蝴蝶兰商品化生产的技术关键。

3.2吸引各群体共34867人次到科普园参加科普活动、生产体验和行业认知利用科普园的自身影响力吸引全国公众来访。项目执行期间,科普互动展品制作与20大科普主题结合,形成全新的科普体验,更受公众的欢迎。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共吸引2400人次的市民前来;吸引国内外官员、专家学者和农业技术人员4421人次;吸引大中小学生请来参加科普活动、生产体验和行业认知共28616人次。

3.3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指导1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磷、锌混施对仲糯1号幼苗生长的影响。甜玉米耐寒性种质鉴定及品种筛选,不同比例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等。共培养了12名学生的创新科研训练。

3.4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开展科技调研、技术推介、科技咨询、科技下乡集市赴全省开展科技调研、技术推介、科技咨询、科技下乡集市31次,派出专家231人次,直接受益人数37896人次,每次都受到当地政府、农民、企业的热烈欢迎。

4讨论

4.1科普互动展品制作的创新性与必要性

参加科普园活动的市民反馈,科普互动展品制作的模式十分新颖,在其他科普基地没有接触过,趣味性十足。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普作品都是科普出版物,互动展品较少,科技部2016年和2017年公布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无一都是图书[1,2],科普作品创作亟需共同重视[3]。曾有学者提出我国为什么缺乏好的科普作品[4],创新性是一个关键,能否立足自己的行业,了解公众的兴趣,不断创新作品,直达痛痒点,是科普作品成功的因素。科普作品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理解并借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最终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更高层次提升[5],因此,通过制作科普互动展品,更有助于科普的效果。

4.2存在的问题

作物季节性强、需求各有差异,部分科普互动展品制作受限。茶叶采摘和加工只适合在3—10月进行;粮食由来中,水稻栽种时间只能在3—8月;蝴蝶兰需要在低温下栽培,对室内条件要求苛刻。科普园每年的专项科普经费为50~80萬元,维护20大科普主题项目、科普设施更新维修、科普展品更换等所需费用巨大。科普互动展品耗材多,每次与公众互动后,都需要大笔购置材料的费用。作为以科研为主业的农业园区建设科普园,科普经费的增持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4.3解决思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利用季节变化,栽种应时节作物,保障科普活动的开办。通过申请各级科普项目,争取更多科普经费,保障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减少科普活动产生的损耗,对能循环利用的耗材,做好回收利用。日常保护好科普展品,加强活动时对展品的保护,培训志愿者加入到科普活动的管理和科普设施的维护。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通知[EB/OL]. http://www.most.gov.cn/tztg/201701/t20170109_130306.htm.

[2] 科技部.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7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通知[EB/OL]. http://www.most.gov.cn/tztg/201701/t20170109_130306.htm.

[3] 邱成利. 科普作品创作出版亟需共同关注[J]. 科学新闻, 2016(09):38-41.

[4] 喻思娈, 冯华. 我国为什么缺乏好的科普作品?[J]. 中国科技奖励, 2017(08):77-78.

[5] 雷蕾, 雷鸿雁, 饶江. 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 大众科技, 2016(03):115-117.

作者简介:谭德龙,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科普工作。

猜你喜欢

体验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