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几点思考

2019-07-12淮南市潘集区文化馆232000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色农村文化

(淮南市潘集区文化馆 232000)

特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特色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特色文化就是充分利用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和繁荣地域文化。并通过地域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高尚的文化氛围。

在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特色文化,也就创建不出精品文化。特色文化是打造精品文化不竭的源泉,而精品文化则是特色文化的升华,是特色文化的建设目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的特点。这既为特色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特色文化建设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特色文化大多根植于乡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农村正面临着传统农业逐渐衰弱、村庄“空心化”、人才流失、农村文化生活枯竭等新的问题。这些都对发展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发展目标。并将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等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建设特色文化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农村文化是一条有效路经。因此,发展特色文化要抢抓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

淮南市潘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鼎盛,古韵悠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淮夷文化,蔡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一个有着鲜明地域特性的文化资源大区。这为建设特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试就在这方面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需求特性

潘集区是个城乡交错,工矿与农村相互天织的能源大区,也是农业粮食大区。这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既具有文化需求中的个性,也兼备农民文化消费的共性。尤其是以下几个因素,在发展特色文化时应该予以关注:

1.人口总量与经济总量的特点:潘集区在人口规模上较一般城市大,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属较为滞后的的城郊型农业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这种人口与经济的矛盾,决定了文化消费定位应该以大众化、低端化为主要方向。

2.文化消费特点: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反映在文化消费方面,就显得整体消费水平不高。

3.人员结构特点: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中文化活动的对象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二、现实困难

1.思想观念方面:目前,对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存在着城市热、农村冷;群众热、干部冷;企业热、政府冷的现象。思想观念上反差相大。基层文化干部工作激情不高,缺乏创新,思路不开阔,畏难情绪较重,工作被动应付的现象较为普遍,积报主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的少。

2.文化资源方面:当前农村开展文化活动普遍存在着缺作品、缺经费、缺专业人才的状况。在文学创作、作品品位上相对薄弱,文化生活低俗化、庸俗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3.文化事业方面: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教育、卫生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各项社会事业没有实现均衡发展。

三、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振兴乡村发展战略的历史高度,对于基层文化事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与困难并存。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大胆创新,走城镇带动农村,社区服务农民,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之路。

四、主要措施

1.创新服务平台。根据潘集区地处沿淮,淮河传统文化积淀厚重和区内大型企业较多,人员来源广泛的实际,可以策划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工农艺术交流节等文化活动,以特色节庆活动带动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2.创新服务网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张,行政村逐步微缩。社区将成为基层组织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文化设施布局建设上,应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不断健全文化服务网络。

3.创新文化队伍。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团体,努力培训一批农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他们利用农村集市、传统庙会、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风格清新的文化活动。在做好特色文化可观性、可娱性、可参与性的基础上,保护传承好乡村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

4.创新文化载体。充分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选择一批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突出,传统文化艺人相对集中的村居,打造特色文化小镇,特色文化大院。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做大做强地方文化产业,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地方特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的品位。

5.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发展繁荣特色文化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机制,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特色文化品牌的扶持机制和区域文化资源的共享联动机制。提高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充分释放特色文化的潜力。

猜你喜欢

特色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特色种植促增收
谁远谁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新农村 新一辈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