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童年
——论《小王子》中的童年原型

2019-07-12施文佳黄健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4期
关键词:埃克佩里小王子

⊙施文佳 黄健[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一、《小王子》

法国作家安托瓦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篇幅不到五万字,但自1943年问世以来,陆续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埃克苏佩里在这部童话首页的献词中写道:“这是一部献给大人的童话。”《小王子》之所以能够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感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小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的童年原型。童年原型是“一种‘前生记忆’,是我们遥远的祖先留下的生活痕迹”,它能使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而精神文明日益衰败的社会中漂泊的成年人找到诗意的心灵栖息地。小王子的童年原型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类生命原始时期的状态,二是童年原型的回归旨意。

二、小王子所展现的童年原型中人类生命原始时期的状态

小王子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自然本色。在小王子看来,成年人总是在为一些无谓的事忙碌,总是有忙不完的要紧事,但实际上这些都没有意义。在小王子眼里,要紧事是为什么几百万年前,花就费这么大的心血长一些毫无用处的刺,要紧事是几百万年前就展开的羊与花之间的战争,而不是像蘑菇先生一样每天只顾着做加法。与小王子形成对比的,是想统治一切的国王、想得到所有人崇拜的自大狂、为了忘却喝酒的耻辱而一直喝酒的酒鬼、整整四年都忙着数星星以为就算是拥有星星的商人,还有不知变通一刻不停地工作的点灯人,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地理学家和地球上行色匆匆、为了每周省下五十三分钟宁愿放弃喝水买止渴药吃的孤独的成年人。尽管在《小王子》中,这些奇奇怪怪的人来自不同的星球,但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曾出现在我们周围呢?对权力、地位、金钱的贪婪追求,早已让现代人变得越来越畸形,像小王子这样能够依旧保持人类最本真的童年状态的人早已寥寥无几。务实理智的成年人是看不懂封闭的蟒蛇这幅画的,在他们眼里那只是一顶实用的帽子,只有像小王子一样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才能看到蟒蛇肚子里的大象和箱子里的羊。圣·埃克苏佩里用这些人物来象征这场文明的危机和这个病态的社会,同时也通过小王子和他们的接触与交谈,反衬出小王子身上所体现的人类原始时期的生命张力和自然本色。

《小王子》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的一段驯养关系。狐狸告诉小王子,驯养就是建立一种约束,建立一段关系,就是彼此需要。在人类的童年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无法依靠个人的力量生存,大多以部落的形式聚居。那样的生存状态就是一种彼此需要的状态,谁也无法脱离群体一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生命与生命之间无法分割。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与进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能够依靠各种工具独立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之越来越冷漠。对人们来说,重要的不是人本身,而变成一连串的数字。当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关心的不是“他的声音好听吗?他喜欢玩什么?他收藏蝴蝶吗”等问题,他们总是会好奇:“他多大岁数了?有几个兄弟?体重是多少?他父亲挣多少钱?”就好像当我们上学的时候总是会被问到“你考了多少分”而不是你最喜欢哪门科目,当我们工作的时候总是会被问到“工资多少”而不是你喜不喜欢这个工作,你觉得这个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就是理智而务实的现代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对于忽视人本身的现代人来说,驯养是一个很古老遥远的词,因为驯养需要倾注时间与精力,需要耐心,这对于宁愿放弃喝水,买止渴药吃从而每周节省五十三分钟的地球人而言,这是荒唐的,他们根本不需要,因为他们“能去商店买现成的东西”,但是“人只能了解自己所驯养的东西”,没有时间与精力的倾注,就没有唯一性。所以对现代人而言,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都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所有的事物都是匆匆过客,因为一批走了,马上就有下一批接上,从来不会有缺失感,同样也从来没有获得感。处于“独立”的成人时期的人类,无法体会人类童年时期人与人之间紧密连接的归属感。

而驯养在小王子的生命里得到了体现,小王子也充分展现了驯养的意义。小王子驯养了小狐狸,所以,他们彼此的生命都变得更加丰富,让原本在这个世间平淡无奇的彼此都变得有意义,即使对于世间万物而言他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但对于彼此来说,却是彼此的唯一,那就是生命的联系所独有的价值,是彼此倾注的时间与精力,让彼此变得珍贵而不可替代。小王子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再次踏入玫瑰园的时候,就不再感到悲哀了,不再因为觉得他拥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而感到遗憾。他明白了他的玫瑰才是这世上唯一的,她比它们都重要,因为他浇灌过她,把她罩在玻璃罩下,为她立过一道屏风遮风挡雨,为她杀死过毛毛虫,听她抱怨与炫耀,任她沉默。因为,她是他的玫瑰,他要对他的玫瑰负责。圣·埃克苏佩里用童年原型中的人际关系解释了现代人人际冷漠的原因。本质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每个人心底。如果没有一段亲密关系的建立,又怎能感知得到呢?当然就只能停留在小王子初见玫瑰园时的悲伤与遗憾里了。通过驯养,小王子明白了生命联系的意义,通过驯养,他的生命才能与这个大千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生命才得以丰富生动。

小王子的童年原型所彰显的,正是这种原始生命的张力、生命的自然本色以及丰盈饱满的生命状态。

三、童年原型的回归旨意

小王子的整个游历过程实际上意味着回归,属于传统的离家——怀念——回家的回归模式。小王子从B612星球出发,来到小行星325、326、327、328、329、330和地球,去长长见识,在一周年的时候,又回到了他自己的星球。这一模式形象地揭示了童年原型的回归旨意。从小王子的游历收获和他离开的方式来看,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回归,而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回归。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从小王子身上看到耶稣的原型。小王子对弱小者(玫瑰花)的呵护,他对凡尘人物的悲悯,都具有耶稣的精神。小王子的第一次出场时,一直重复着“请你给我画一只羊”这句话。在若望福音第一章第二十九节中有这样一句话:“请看,天主的羔羊!”把耶稣称作天主的羔羊,是说耶稣用他的血救赎了众生,补赎了众生的罪。而《小王子》中小王子要求一只羊,是希望羊可以帮他保护他的星球不被猴面包树占领,同样是为了拯救众生。小王子在回去的时候说:“路很遥远,我不能带着这个躯体,它太沉了。”小王子正是通过肉身的“死”来达到灵魂的生,就如同耶稣的“死亡——复活”模式。小王子求助于“任何被我碰触过的人都会归于尘土”的蛇,选择死亡再生的方式结束游历,返回自己的星球。以死亡再生的方式回归,就如同凤凰通过涅槃来获得新生一样,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回归。同样,潜藏在人们无意识深处的童年原型,所指向的回归也不是简单地回到原初的童年状态。现代人对工业文明的所带来的精神贫瘠的不满,并不意味着大家希望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而是渴望和呼唤精神的回归,大家向往的并不是人类童年时期本身,而是人类童年时期人身上的生命张力、自然本色与饱满的生命力。童年原型实质上是人类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是人类在精神上的返乡之旅。

“一部能够表现原型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一个原因在于原型远远超越了艺术家个人的范围,具有巨大的概括全人类经验的能力。”《小王子》的魅力所在正是其中的童年原型唤醒了读者对于人类童年的集体无意识,道出了读者对于人类精神童年的向往。小王子在回归他的星球前重复了三次路的遥远和艰难,人类的精神返回童年之路,同样道阻且难,我们也应当像小王子一样,勇敢地舍弃与灵魂无关的身外之物,返回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2]安托瓦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王一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页。(本文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3]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0页。

猜你喜欢

埃克佩里小王子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小王子
玛格丽特·佩里
呆萌小王子
呆萌小王子
外星球来的小王子
忠犬波比
忠实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