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的高超阐释

2019-07-12北京李晓东

名作欣赏 2019年7期
关键词:上官观念

北京|李晓东

《小说选刊》2019年第3期刊发了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老藤的中篇小说《上官之眼》。这是一篇“主题先行”的小说,核心主题是新旧发展观念对比,描述旧的、以单纯经济导向和资本、土地推动的发展对自然、生态,还有普通群众利益所造成的、无可挽回的巨大伤害,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反对“主题先行”,断言“主题先行”一定出不了好作品,必须让人物和故事自己跳出来,创作仿佛成了如有神助,或如有神示的奇迹。作为特定时期反对“三突出”等创作理论是必要的,但如果视作必然规律,就以偏概全了。试想一下,写作之前,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马克思在致拉萨尔讨论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信中说:“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也致信拉萨尔:“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其所反对的,是让人物脱离丰富真实的环境和背景,成为某种抽象观念的代言人,只有事件、人物,而没有核心的思想。

《上官之眼》,就是观念与人物、理念与细节高度结合的实例。小说的核心意旨非常清楚,就是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长期任职党政机关领导的工作经历,使老藤更深切地认识到,以资本和土地驱动的发展,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改变一个地区面貌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难以挽回的负面效应。那么,如何表现这一主题?近年来,此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时有所见,但概念化、模式化、表达生硬是通常缺点。《上官之眼》却别开路径,生动活泼,理念与故事、人物、细节、冲突,水乳交融。

上官春,蒲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蒲南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三名得意弟子,一任蒲南市市长,一为市委组织部长,一是市环保局局长。上官教授本人,更亲身论证许多重大项目。眼耳鼻舌身意,上官教授身在学府,眼耳鼻舌意,却越过学校的围墙,时时在官场。所以,上官教授,是不在官场的官场中人,虽未亲自决策,但蒲南市诸多重要项目,他都是首席专家。很多时候,他并非简单的顾问或咨询专家,而是展宏图于未竟,挽狂澜于既倒。

自孔子始,“为帝王师”就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大家共同追求的,是为臣宰。上官春在蒲南市,就是“为帝王师”者。其一,弟子身居重要岗位,其二,重大政策措施项目的被垂询者。老子云“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那么上官春是否以百姓之心为心呢?是否站在百姓立场,秉持百姓情怀提出建议、论证方案呢?而且,党政领导干部流动很快,“新官不理旧账”,很难把已离任的领导再拉回来做个“官场现形记”。上官春就很合适。他在蒲南大学工作,不会离开这座城市,名气大、水平高,不论谁来主政,都很难动摇他的位置,都会发挥他的作用。所以,蒲南市首席咨询官上官春,就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不二人选。

小说人物不能成为观念的单纯的传声筒,观念要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且还需描绘出“福斯塔夫背景”。

所谓反思,即以今天的眼光观念,反观过去的事情。小说一开头,就来了个以退为进。上官春主动退休,辞去诸多决策咨询头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官一身轻”,退休之后,褪去诸多身份限制,返璞归真,回归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份和视角。常言道“屁股决定脑袋”,不同的身份立场,看问题的角度和结果是不一样的。作者的这个细节设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且内含看问题的视角,从庙堂官方,转到民间百姓。

于是,一个有点幽默感的细节出现了,上官春“重瞳”。“重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圣人的标志,最著名的,舜即是重瞳。小说里,重瞳却是反语,“圣人之眼”一度看到的,却是变形的世界,既是聚焦不准导致的照片模糊,更深层的,指他看问题,提建议、做论证的角度和立场,丧失了“圣人之眼”“圣人之心”。上官春拿着相机拍摄自己先前“得意之作”的经历,就是回归圣人之心,回归百姓之心的经历。

苏北风教上官春摄影,规则主要有两条:第一,“镜头即良心”,第二,“焦点要朝下”。再次点明题旨。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解决“眼力不够”的问题。上官春手里的莱卡S007相机,便起到了“望远镜与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发现向来引为以傲的项目华丽外衣下的短视与细节上的粗暴。

上官春摄影的第一选材,是蒲河大坝。从小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到“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修水库拦河蓄水,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国家和地方的重要政策。随着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众多水利设施的利与弊、存与废,成为争论热点。然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作为长期工作在行政一线的作家,老藤并非“环保原教旨主义”者,不会对工业设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批倒,而是寻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因此,当苏北风批评蒲河大坝是“水棺材”“断头铡”时,上官春不接受,苏北风的回应似乎也很无力,居然拿出了《水知道答案》这本书。《水知道答案》系列,十年前曾引起阅读旋风,但很快被证明是伪科学,消失无存。在这里,并非真的指水,而是暗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论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知道答案,就是人民知道答案。上官春向来以为,领导的梦想宏图,自己“在论证会上引经据典、力排众议”就是真理,“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气场非凡前途无量”……这些英雄的意识与行为里,根本没有群众的位置,没有对于“这座城市名副其实的母亲河”的敬畏和尊重,不仅“人定胜天”,而且“人定胜人”,所有的动作,都指向一个梦想,就是“被提拔当了书记,接着又荣升省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如果说上官春初试摄影,只是被老师批评一下,后面的遭遇就越来越不妙了。

金琦给水底先人烧纸的举动,可谓惊心动魄、直指人心。“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在金家村,乡愁成为一水库水,活人在外头,死人在里头。近年来,河南、江西等省的平坟事件引起关注,中国人安土重迁、敬天畏人,阴宅风水涉及迷信,思念祖辈先人却真心实意。群众利益无小事,其中也包括善待坟茔。

“当年蒲河大坝是否利用雨季提前一年蓄水,马三运征求过他的意见,他算了一笔账,然后答复说:只要大坝质量没问题,早蓄早见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效益”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追求。建立在“理性人”假说上的经济学界,更把效益视作唯一目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决策,在财富快速增长积聚的同时,付出了代价,掩盖了矛盾,不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标准衡量,就不会明白。所以,上官春才认为:“蒲可大坝,泽被后世的一项大工程,却赢不了金家村百姓的理解,村民那点诉求与蒲河大坝的功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嘛!”

如果说蒲河大坝是与人争地,毁人家园,高档物业金渤小区,就是与海生物争地。“上官春想,金渤小区是向海要地,没有损害谁的利益,一个地标性高档小区在蛤蜊窝拔地而起,无论怎么讲都是一个杰作!”上官春之所以如此有自信,正在于他心里没有生态观念。现实却教育了他,在他的自信一点点消失的同时,新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生长。

建蒲河大坝,目的是蓄水发电,解决长远问题,填平沿海滩涂,却旨在破解燃眉之急。“上官春没有讲大道理,只是算了几笔账,他说大家都知道蒲河财政不宽裕,几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改观,但政府刚性支出却像标枪在身后顶着……”“上官春又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说蛤蜊窝滩涂有七十五公顷,填海成本每亩十一万,填起来卖地可以卖到一百万,一亩净赚八十九万,大家算算会有多少盈余?”作者老藤的确是“官场中人”,对相对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实际和土地财政的思路了如指掌,刻画得非常生动准确。

开发滩涂,既解决了财政困难,又树立了标志政绩,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招”,考虑周全,唯一未被考虑的,就是生态。于是,生于大海,美丽的九尊莲花岛,风水极佳的九座小山,被碎成了填滩涂的材料。原来生机蓬勃的滩涂荡然无存,特产和尚头蛤蜊也无迹可寻。故乡在胃里,乡愁,有时就是一口熟悉的味道,但却再也寻不到了。大手笔开发的结果,是稀有物种灭绝,儿子无法尽孝,老人遗憾终老。失去了山峰环绕,海边村子自然环境大变,树死屋倾,与高档亮丽,外人难以进入的现代化小区形成鲜明对比。

《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上官之眼》也借用这一高超手法。小说开篇即点出上官春“重瞳”,在故事展开一半以后,产生了现实的效用。哲学层面的象征与现实层面的实指重合,上官春的重瞳,是左右两眼有视差。于是,又一上官春利用专家身份、智囊、“第三方力量”推动的重大项目浮出水面。

建蒲河水库、填滩涂开发房地产,背后的实质因素是土地,而公立的市第三医院改制为金利医院,则是资本的作用。小说在这里,敏锐把握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发展的两大因素——资本和土地。

眼睛做手术的过程很顺利成功,更成功的,是上官春心态和观念的变化。从名人成为普通人,再成为患者,身份的变化和落差,使他一步步放下原来的“架子”,脱离“为政者之师”的既定立场,从新的视角反思自己,也反思一味追求大干快上大项目的所谓发展观。他看到,公立医院改制后,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带来的,不是普通患者受益,而是医疗费用高涨,资本获得最大收益。究其根本原因,正如上官春的主治医生白医生所言:“三院上千职工,你听过他们的想法吗?你报告里哪一条是他们说的?涉及上千人生路的事,你这个专家就给定了,你眼里有他们吗?”为什么人问题,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到每一次重大决策之中。

作为新发展观念生动而高超的阐释,老藤没有忘记正面引导,唯有正反对比,方才更有说服力。于是,眼睛手术成功,校正了视差,也重树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旨归发展理念的上官春,再一次被赋予首席咨询专家的责任,为蒲河市老城区关东街改造出方案、做动员、统一思想。老藤再一次显示出在政府一线长期工作的积累。当前,老城区改造正是许多城市积极推进的事情。文章合为时而著,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性,于此得到体现。

果然,立场一转变,观念和方法随之变化。上官春不再对着电脑、喝着咖啡,套用经济学理论向壁苦思、闭门造车,而是走向民间,走进关东街,现场听民情,知民意,和民俗专家、说唱老人、进城务工农民、刻皮影的艺人交流。

以前,作为精英专家,他开论证会,做报告,上电视,都是自说自话,眼里根本没有普通群众,只唯上,看当政者意愿,只唯书,以理论为依据;现在,他唯实,以实情实地为准,唯民,接近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终于体会到了城市之所以生机不绝的血脉贯通之理。不能全部是光鲜的高大上,也必须有让底层民众生存生活的地方,“总要给这些人留一条出路”。所以,当如往常一样做项目论证主题发言时,相同的形式,却有了迥异的内容。上官春没有打开电脑,没有PPT,没有高深理论,也没有长篇大论,甚至说出了“肚脐眼儿”“肛门”这样不登“大雅之堂”的词,使“主席台左右两侧的领导都把目光聚焦到上官春脸上,上官春的话令他们错愕不已”,更需要领导们“错愕”和学习的,不是上官春的话,而是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立场方法。

稍感不足的,是对上官春思想和情感都产生重大影响,并暗示二人发生了爱情的白医生,本来形象知性、正义,已很丰富,却增加了参加援非医疗,受一在当地义务行医染病而死的挪威医生的影响,“愉快地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并把这一观念传递给上官春,小说曲终奏雅“上官春眼里盈上泪花,道:我不能欺骗自己的灵魂”。可能为了更文学一点,却有些画蛇添足、凿枘不合了。

猜你喜欢

上官观念
作品(1)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佳作精赏2
佳作精赏3
佳作精赏
天下镖局之新手上路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