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女X”式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阐释

2019-07-11秦伟

卷宗 2019年18期

摘 要:性别不对称现象在汉语社会称谓词的不对称现象中占据很大比重。本文以“男/女X”式为例,通过历时与共时结合的角度来探讨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发现其特征包括普遍性与传承性、倾向性与能产性,成因包括社会分工及认知的影响、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

关键词:汉语社会称谓词;性别;不对称现象

社会称谓词的不对称现象首先表现在性别方面,对于此类现象,学界早有研究。目前,这些研究多侧重现代汉语这一共时层面,即使涉及到历时的文章,也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范式。本文试图结合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以“男/女X”式为例,对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现象进行阐释,揭示其特征并分析成因。

汉语的社会称谓通过称谓词体现出来。关于“称谓词”这一概念,学术界有许多种定义,综合分析来看,我们采用复旦大学博士马丽对称谓词所下的定义,即称谓词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某种固定关系(包括亲属、社交关系),和人的社会分类(包括职业、地位、修养、兴趣、品性、外貌等特征)的称人名词,具有交际主体间进行人际定位的功能①。由此可见,汉语的称谓词可以笼统地分为亲属称谓词和社会称谓词两大类。那么什么是“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呢,这又要引出另外两个概念,即“不对称”和“标记”。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一书系统地阐述并运用了这两个概念。首先看“不对称”,凡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就是“对称”,没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就是“不对称”,并且“不对称”可以兼指“对称和不对称”②。再来看“标记”,语言中的标记现象是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③。综上,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就是同一个社会称谓概念,在指称男性和女性的时候出现了依照性别而产生的有标记的不对称现象。

本文所探讨的对象是汉语称谓词中的社会称谓词,探讨的内容是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汉语社会称谓词的不对称现象有好多种,性别不对称现象只是其中的一种,而“男/女X”式又是性别不对称现象中的一个小类)。

1 “男/女X”式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的特征

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这种现象大致包括以下特征。

1.1 普遍性与传承性

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无论在共时层面还是历时层面都是普遍存在的,其古已有之,并且在几千年的汉语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男/女X”式的表达口语色彩较浓,故其大量存在于记录口语的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的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的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往往不以“男/女X”形式出现,而是用不同词来表示。汉代以降,佛教传入中国,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开始形成,这时候便出现了以“男/女X”式标记的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整个中古时期,这种现象都在发展着,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举例而言,我们以“男/女贼”为例,在BCC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发现以下情况:古代汉语文献中“女贼”一词共使用364例,而“男贼”一词的使用仅仅19例。我们可以认定,古代汉语中,“女贼”一词相对于“贼”一词而言属于有标记现象,“贼”一词单用大部分情况下指“男性的贼”。“賊”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已经使用的非常频繁,而“女贼”一词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即:“顷之,女贼郑、姜遂俱夷讨,……”。在宋代以后直到清末的文献中,“女贼”一词的使用更加频繁。例如:

初,李克诚既舀汝州,杀掠居人士女贼至李氏家《北宋·册府元龟》

子孙爻发动,财爻安静,盗贼易抓获,失物能找回。占贼男女、姓名云:鬼爻是阳,即为男贼,鬼爻是阴,乃是女贼 。《明·断易天机 》

明晚一更以后,只看红灯为号,我便大开寨门,将军统领大军直入,我当先引路,抢至九仙台上,生擒了这些女贼 。只怕不消杀得,都便投诚了。《清·女仙外史》

总之,普遍性与传承性是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中一以贯之的,也是连接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的。

1.2 倾向性与能产性

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即“重男轻女”,这一倾向贯穿各个时期,漫长的封建时期较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明显。同样内涵的社会称谓,在指称男性的时候,不需要标记,在指称女性的时候需要加上标记“女”,即所谓的“女X”。举例来看,倾向性可以体现得更明显,BCC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女菩萨”一词可以检索到400例,而“男菩萨”一词只可以检索到36例。在现代汉语中,这种反映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具有倾向性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还具有很强的能产性,这一特点在当代语言环境中突显得比较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鲜的社会职业和概念不断产生,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之相随的称谓词及其不对称现象也就此产生。比如,“闺蜜”就是比较新的称谓词,后来由于审美倾向、性别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男闺蜜”一词也产生了,且比较流向。由此可见,只要人们对社会分工还有性别方面的意识,那么这种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就会一直存在。

2 “男/女X”式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的成因

对于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探讨,结论颇多,观点不一。结合历时与共时来看,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社会分工及认知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基本认同社会中的大多数角色应由男性承担,男性在社会分工中占据绝大优势,因此,自某一社会称谓词产生起,其通常情况下指称的都是男性。既然大多数社会称谓词一开始就专指男性,那么在指称女性时需要加标记也就不奇怪了。随着人类认知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明确以及人们心理方面的变化,很多社会角色更适合由女性来充当,男性偶尔也会承担该角色,但数量上较少。因此,很多社会称谓词便指称女性,在增加一个性别标记“男”后,该称谓词才指称男性,比如“护士/“男护士”。此外,很多现代社会角色在性别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么这些角色对应的称谓词也就没有性别不对称现象。

2.2 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

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中体现得也很明显。由于经济原则的制约,当人们需要用词语来指称一个社会称谓中后产生的那个义项的时候,往往会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添加成分来表达,比如要说“女贼”,就会在原有词“贼”的基础上来增加一个性别标记“女”,而不会创造或者使用一个新的词来表达,不然的话,汉语的词汇数量就会极其庞大,汉语的词汇系统就会极其复杂,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也就不方便语言的使用。不管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解释。

当然,以上关于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分析是以“男/女X”式为例的,其他类别的汉语社会称谓的性别不对称现象或许有其他方面的成因,鉴于本文的写作目的,这里就不做探讨了。

3 小结

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只是以“男/女X”式为例,结合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探讨了汉语社会称谓词的性别不对称现象的特征(普遍性与传承性、倾向性与能产性)和成因(社会分工及认知的影响、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相信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称谓词的不对称现象会得到更好的阐释。

注释

①马丽著:《〈三国志〉称谓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5页。

②沈家煊著:《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③沈家煊著:《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参考文献

[1]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2]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帆.“男”、“女”构词造语的特点及不对称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简介

秦伟(1995-),男,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音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