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重的“秋千架”

2019-07-11吴吉宝

卷宗 2019年18期

摘 要:《白狗秋千架》中暖在一次荡秋千的意外中,右眼被刺槐树丛的刺针刺瞎,她的苦难人生也由此开始。当初她受无数青年爱慕的,有希望成为演员。最终却嫁给了脾气暴躁的哑巴。苦难如此残酷地加害于一个善良的少女,婚后,苦难生活将暖磨练成冷漠、厌世的性格。十年来“我”忍受着心灵的拷问,最终回到了家乡,把对暖沉重的歉意倾诉给了她,莫言在《白狗秋千架》中利用高超的叙述技巧增加了小说悲剧意蕴。

关键词:苦难命运;赎罪意识;叙事评价

1 苦难命运

在这部小说中,莫言首次举起了“高密东北乡”,这个莫言建构起来的文学王国。小说暖的成长遭遇为线索,讲述了“我”与暖,暖与蔡队长,暖与哑巴的情感纠葛,而这每一段情感都是一段苦难的经历。十几年前,没有破相的暖“亭亭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是“我”爱慕的女子,而荡秋千时的意外使我成了暖苦难人生的罪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女性最美的地方可能就是眼睛了,在那个年代,面容没有缺陷的女子尚且地位不高,社会又怎么会对一个身体有残缺的女性抱有一丝怜悯呢?暖最美的地方残缺,这本身就是身体的悲剧。少女时代与蔡队长的短暂邂逅是暖对爱情最美好的回忆,情窦初开的少女将自己对于爱情的希望全部寄托到军人蔡队长身上,随着蔡队长的离去,暖对于爱情的希望也破灭了。不久,与哑巴的婚姻使暖失去了对于爱情的幻想。暖嫁给了哑巴。暖结婚后,她所面对的是脾气暴躁、浑身散发着野兽般气息的、甚至病态的哑巴,哑巴不能给暖正常人的生活,也不能给暖正常的交流,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而婚后的生活极其艰辛,繁重的农活压垮了她的脊背,暖就连女人的特征都变得模糊了。历经生育劫难,对孩子满怀期待,渴望有一个孩子能与她聊天,能稍稍排除她的孤独,可她却生下了三个哑巴,她绝望了。从此她孤独、郁闷“整天和白狗说话”。她既没有嫁给爱慕的蔡队长,也没有嫁给心仪的我。一个年轻时如此活泼的女性,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走向无边无尽的苦难生活。

2 赎罪意识

“我”的赎罪意识贯穿于整篇小说。这与鲁迅的小说《伤逝》中涓生对子君的感情有些相似,同为赎罪意识,两篇小说有不同的地方。《伤逝》开篇第一句话“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奠定了小说的整体基调,是悔恨。但细读小说,我开始明白涓生不是真正爱子君的,涓生从来没有爱过子君。两个人初见面,子君给涓生的形象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简单的描述子君“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子”涓生对子君的描述是瘦削的、苍白的,甚至是病弱的样子,那为何涓生受子君吸引?只能解释为性使然。涓生既然不爱子君,那为什么还要给子君恋爱的感觉,让这个诚挚的女子陷入情网?涓生对子君无爱的行为把子君推向死亡,但在小说中还能看到“我爱子君”的字眼,可见涓生的爱是多么虚伪了。涓生说他悔恨,读小说便知,他只不过是悔恨与她错误的婚姻结合,说到悲哀,也不过是要减少内心的谴责与不安。而这种不安,在小说中表述的是多么浅薄啊!他的忏悔与悲哀是那么苍白无力。小说末尾写到“为了自己,他要遗忘,并用遗忘和说谎做前导。”伪君子的本性、个人主义的自私本性在字里行间暴露无遗。涓生写这篇手记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罪恶稍微洗刷,减少后人对他的诟病而已。这种忏悔、赎罪尤为自私,可耻。

相比之下,我对暖赎罪要真诚的多。我在少时对暖的爱慕就是真的,纯洁的。秋千下的悲剧也不是我本心为之,虽然因求学离家十年,可我的心中一直是对暖牵挂的状态。我怀着矛盾的心理回到家乡。与暖桥上的相遇,我看到了暖被沉重的高粱叶子压垮的脊背,汗淋淋的皮肤,表达了对暖生存状态的理解与心疼,“我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汗水便身胸口阀门是不必说了,最苦的还是叶子上的细毛与你汗淋淋的皮肤接触。”我是造成暖苦难的始作俑者,“小姑,真想不到成了这样……”听到暖要我帮她将草掀到背上,我心中立刻热得不行,勇敢地要求帮她背回去。虽然被暖拒绝了,我的赎罪意识却没消失。决定下次豁出命也要帮她背回去!看到曾因自己失误而造成残缺的少女被生活折磨时,没法改变现实但仍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减轻暖痛苦,虽然这种赎罪在我们读者看来没法帮助暖真正的脱离苦难的命运。放心不下暖的“我”亲自去暖家,看到了暖与哑巴婚后的生活使“我”稍得安慰。“他虽然哑,但仍不失为一条有性格的男子汉,暖姑嫁给他,想必也不会有太多的苦头吃,不能说话,日久天长习惯之后,凭借手势和眼神,也可以铲除生理缺陷造成的交流障碍”这种想法使“我”心中对暖的愧疚减少许多。高粱地中暖表明自己并不怨恨“我”。“我”也表明,如果当时暖提出嫁给自己,我是一定会要的!高粱地里暖对“我”的求爱是故事突兀激烈的高潮和尾声,莫言没有告诉读者“我”对暖给我指出的赎罪方式的选择是什么。抛去这个未知的问题不谈,不管“我”对暖的求爱同意与否,我对暖的赎罪意识是不虚伪、不做作的。

同为“赎罪”的小说,涓生对子君生前是无爱的,对于子君死后的忏悔也是虚伪的。涓生是一个自私的伪君子。而“我”对暖苦难生活的感同身受是“我”真情的流露,对暖的赎罪是虔诚的。

3 叙事评价

3.1 词汇色彩

《白狗秋千架》在小说用词方面很讲究,根据不同特点的意象选择不同色彩的词汇以营造适合的气氛。对“我”和暖打秋千时环境的描写就用了冷色调的词汇,“秋千架,默默立在月光下,阴森森,像个鬼门关。架后不远是场院沟,沟里生者绵亘不断的刺槐树丛,尖尖又坚硬的刺针上,挑着青灰色的月亮。”月亮是“青灰色的”,秋千架是“阴森森的,像鬼门关”用词的阴冷暗示了悲剧的发生。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白狗”是小说的主要意象,小说中的“白狗”是温顺的,“它不像那些围着你腾跃咆哮,仗着人势在窝里横,咬不死你也要吓死你的恶狗,它安安稳稳地趴在檐下铺了干草的狗窩里,眯缝着狗眼,象征性地叫着,充分显示出良种白狗温良宽厚的品质来。”白狗一直陪伴着暖。狗象征忠诚陪伴,象征美好。而白色给人温暖、纯净的感觉,是一种暖色。

3.2 叙事空白

小说中留下了很多叙事空白。小说开头简单的介绍,我求学离开家乡十年,我对暖的爱慕没有过多叙述,只是简单一笔带过。对于改变暖人生的悲剧“打秋千”也只是简单平静地写,对刺伤后的暖如何痛苦、我如何处理都没有介绍,这样的叙述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结尾作者对暖向我的求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难题。一方面暖的苦难命运是我造成的,我理应答应暖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已经有了未婚妻,如果答应了暖的求爱,那对未婚妻是一种背叛。这是人生艰难的抉择,也是人性的考验。莫言在这里采取了空白的写法,让读者自己安排故事结尾,满足读者内心的想象。

4 总结

莫言的这篇小说仅仅用了八千多个字,给我们留下了人性的思考、命运的思考。暗示、象征等叙事手法的运用显示了莫言高超的叙述技巧。

参考文献

[1]杨杨.莫言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006.4重印)

[2]莫言.莫言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吴吉宝(1998-),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本科在读,济南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