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活动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2019-07-11冯雪萍

新课程·小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课堂活动是学生感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教师要重点关注课堂活动的创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基于此,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分析了课堂活动创设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几点利用课堂活动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活动质量;高效课堂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活动是学生感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活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起源于活动,智力的本质,就是将动作操作逐步内化为思维过程。因此,皮亚杰主张,儿童应该通过活动来学习,只是让学生坐着听讲,缺乏教育和发展的意义。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有主动参与,通过外显的动作操作,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活动非常必要。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多样活动为载体,解放了学生的双手与各种感官,激发了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与发展,而不是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活动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乐呢?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课例来谈一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活动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在小学数学活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力求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教师需要巧妙设置活动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在熟悉的背景、愉悦的氛围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教师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更多关注。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应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或是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后续的知识点教学。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更快地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教授“面积”这一内容时,以“孙悟空给唐僧画了一个保护圈,请学生摸一摸唐僧可以活动的安全范围”引入。通过摸一摸唐僧的活动范围,使得学生知道我们刚才摸的就是这块圆形地,其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孙悟空、唐僧,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所以一听到这些人物,小朋友的兴致都很高。通过摸一摸这一活动环节,使得学生了解若是摸到了图形的外侧,则唐僧有危险。所以学生在摸的时候,其余的学生都观察得很仔细,生怕摸到外侧,使得唐僧有危险。由熟悉的故事人物引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并充分发挥其在情境塑造中的作用。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的播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相关情境,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教师要善于创设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各种数学活动的操作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二、立足教材,组织多元数学活动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动手操作,诱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动手操作不仅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思考、用数学知识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活动教学时,就需要分析数学教材,合理定位目标与教学内容,并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经验基础等实情,设计融知识性与童趣性为一体的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包括动手操作活动、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快乐地探寻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剪刀、直尺、量角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则可以自己选取材料,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摆一摆”这些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验证、归纳、表达等过程,基于自己的经验自主构建知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再如,教学“算24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运用知识。游戏方法:多人进行游戏,从1~10中选出牌各4张,洗牌后各取4张,通过加减乘除运算使结果等于24,先算出的人获胜,这四张牌就归他。等一副牌摸完后,看谁的牌多,谁就赢。这样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进入这个活动进行四则运算,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借助游戏形式开展数学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在这一阶段,教师也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推动了新思想的产生。此时,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思考深度增强,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上述的“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归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此时,学生经过实践后总结出的经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讨论。小组内其他成员得出的结论能够佐证、推翻、扩充该成员得出的结论,更好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在完成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组织展开班级内的小组结论分享与讨论,并总结得出的最终结论,进一步拓展了思维碰撞的范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

三、及时引导,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设计好活动计划,制订详细的规则,并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困难。开展活动时要跟学生讲明规则要求,这是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开展的关键。但有时教师活动之前的明确要求,也不能完全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按要求进行正确操作。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和操作能力都不强,若教师只有要求没有引导,他们还是难以独立进行活动。因此,在具体活动时,教师要进行巡视,仔细观察,深入到学生中,看看他们有没有遇到困难,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谁围出的面积最大”时,教师可组织学生用20根小棒棒围成长方形(包括正方形),记录长方形的长与宽,并计算面积。学生用20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然后将长与宽记录在表格内,并计算面积,然后同桌之间交流结果。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得注意巡视,探寻资源。学生在围长方形时花费了很多时间,根本没有找到规律,随意围一个,再重新围第二个,而不会在第一个的基础上对长和宽稍作变化,变成第二个。更别谈找到规律有序地填表了。所以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操作,等学生完全拼搭完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教师追问:长和宽什么时候围出的面积最大呢?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活动观察中,要重点归纳共性问题与个别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当多数学生在探究与动手实践中,都出现了同样或是相似的问题时,教师需要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解答,减少同一问题分别解答的时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等的不同,会在同一活动中出现不同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个别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一时间完成问题解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展开有序操作。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需要参与其中,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积极引导,点拨启发,帮助学生有序活动,这样才能使得活动效果更好。

四、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认识到所有的知识点教学都是为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知识与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练习题目,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使学生学会应用。在设置题目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其“学以致用”思想的形成。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精心设计新颖有趣、多元化、个性化的练习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的知识后,我让学生设计2018年的年历,并且在年历上(1)圈一圈,在年历卡上分别圈出父母和自己的生日。(2)想一想,从出生到现在,你碰到过几个闰年?分别是哪几年?(3)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年历上找一找。这样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后形成的,而教师应该正确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再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活动已朝着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方向迈进。让学生在开展的数学活动中学习得主动积极、有趣丰富,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课堂质量。教师应本着为学生发展服务,将新课程理念具体化为现实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形态,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李丹丹.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马瑞娟.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设计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4]马复.论数学活动经验[J].数学教育学报,1996,5(4):22-25.

[5]王林.我国目前数学活动经验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6):43-49.

[6]贾瑞伟.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03.

[7]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冯雪萍,1989年11月出生,女,上海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