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7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

2019-07-11曹献阳刘静静

西部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本经验

曹献阳 刘静静

摘要:建国7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内政外交国防等各方面事业的成功推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既是7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未来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遵循。一是坚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二是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三是坚持建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四是坚持意识形态斗争,批判错误思潮;五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牢牢把握“三权”,即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

关键词:建国70年;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7-0012-0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密不可分,意识形态工作为我国内政外交国防等各方面工作的成功推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70年来的基本经验既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总结,也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建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作为我国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党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另一方面又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我们事业前进的根本遵循。

坚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首先是凝聚人心的内在要求。[1]小到个人,大到政党、社会、国家,信仰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指导事业前进的核心思想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导致人心浮动,丧失民族凝聚力。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可以使我国的指导思想保持一元,使其深入民心、凝聚人心。其次是形成共识的有力抓手。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是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部分群体、阶层会先于其他人接触到新的社会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部分群体、阶层的思想就需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来引领,此时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部分群体和阶层依然适用,这样便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最大共识。再次是稳定大局的有效保障。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稳定都不容忽视,坚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国7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与发展。我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根据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顺应历史和人民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但残余的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依然在小范围内存在。毛泽东通过学习、批判和立法三种形式将我国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使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得到充分发展,由革命战争拓展到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我国意识形态指导思想。[2]邓小平在我国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发展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他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直面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他强调要“毫不含糊”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将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角度切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在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都旗帜鲜明地、毫不避讳地、义正辞严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二、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建国70年来,我国的中心工作虽然因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变化有所变化,但意识形态工作却始终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突出位置。

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是由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一方面,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是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的压舱石,只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下大气力抓准、抓牢,才能保证我国不走“老路”“邪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是隐性的,容易被忽视甚至忽略,将其摆在突出位置,可起到警示作用,需要常抓不懈。

建国70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历届国家领导人对意识形态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中的特殊位置都有过经典论述。毛泽东将其视作国家治理的“中心环节”,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3]435邓小平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用生命线理论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指出国家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就是党的思想教育工作。胡锦涛结合历史经验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搞不好就要出大问题。习近平将意识形态工作定位提升到新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153从几代领导人的经典论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工作一直以来都被党和国家视作具有特殊地位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國设立了专职部门负责意识形态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是我国主管意识形态的综合职能部门,除“文革”期间外,建国70年来中宣部始终负责管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单位,负责我国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对接中央宣传部,地方各级党委也均设有宣传部,负责本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通过中央的核心部门实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管理和具体领导,保证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功能效用,足见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非其他一般工作可比。

三、坚持建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紧随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立新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筑牢我国意识形态高地,使主流意识形态常讲常新,永远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是7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又一重要经验。

意识形态阵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意识形态的交流、交锋、交融伴随着众多民族的发生、发展和衰亡,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之争从未停止过。国际意识形态斗争风起云涌,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当其冲地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威胁。建国70年来,建立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我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建立主流意识形态。一是立法,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规定下来,贯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将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重要论断载入其中,此后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便开始以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改革开放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被写入宪法;2018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二是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更加生动直观地建立起来。为培养接班人,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培育四有新人,以做“四有新人”为主题的活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使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通过积极开展 “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文明礼貌月”等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主流意识形态。三是学习、宣传,通过学习相关政策、会议、讲话和文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通过媒体宣传等形式,在全社会掀起热潮来推动建立主流意识形态。可以看见,“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八荣八耻”“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每次重要的会议精神和文件出台后,各级党委政府都会通过宣讲会、研讨会、培训班,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对会议内容进行学习、宣传,使主流意識形态得以有效建立起来。

四、坚持意识形态斗争,批判错误思潮

坚持意识形态斗争,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做斗争,就是在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论时,善于发声、勇于发声,在分析批判中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国70年来,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间断,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肃清封建残余思想,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再到新世纪以来回应各种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错误思潮、讲好中国故事,坚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又一重要经验。

不论社会思潮面目如何变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消解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意识形态斗争、批判错误思潮,一方面有利于揭露各种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引导广大群众明辨是非、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共识,辩证地宣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毛泽东善于批判错误思潮,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人民日报社论批判《武训传》,使唯物史观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邓小平打赢我国意识形态保卫战的重要成果。进入21世纪,中国的日渐强盛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重视和恐慌,于是,它们有的开始学习中国的变革方法,有的则开始寻求遏制中国继续强大的手段。一时间怀疑中国、否定中国、污蔑中国的论调层出不穷,企图通过意识形态输出改变中国的道路,颠覆中国的制度,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回击。《求是》、人民网等党和国家机关刊物、网站及时亮剑,专家学者积极撰写文章对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深入剖析、有力反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斗争,在多次讲话中率先垂范、鞭辟入里地对歪曲历史、妖魔英雄、否定社会主义的论调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逐渐扭转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被动挨骂”的局面。

五、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牢牢把握“三权”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就是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而不是其他组织、团体、资本或个人的领导,就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等方式,实现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把握。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稳定。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前苏联与东欧剧变的历史警示我们,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放任外部意识形态入侵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引领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筑牢全国各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意识形态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才能引领我国的思想理论方向,才能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建国7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一直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构成了党领导意识形态的三重抓手。[5]第一,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各级党委宣传部等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均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首要的宣传着力点,领导各新闻舆论单位、线上线下机构从服务大局的高势位严抓意识形态工作,大大提高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有效防止和避免了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传播和泛滥。第二,突出强调思想建设,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话语权。70年来,我国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内涵,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与中国革命文化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集合,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抵制了西方国家的话语入侵和文化霸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能够代表我国特色的、具有时代性和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第三,加强组织建设,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在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部门都建立了组织,并实行党委(组)负责制,将“笔杆子”牢牢握在党的手中。除此以外,党和国家根据形势需要及时对新闻舆论部门进行必要改革,并积极培育和支持能够代表普通民众声音的舆论力量,筑牢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堡垒。

参考文献:

[1]吴家华.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5(4).

[2]本刊记者.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上)——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储著武,边钰.改革放开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2).

作者简介:曹献阳(1993—),男,汉族,内蒙古通辽人,单位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刘静静,单位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基本经验
延安时期“三三制”政权基本实践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探析
党的自觉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实践及其基本经验
瓦窑堡会议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若干经验
论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