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候鸟”的惬意“后半生”

2019-07-10张君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6期
关键词:疗养老伴儿候鸟

张君

“飛机即将落地,请旅客朋友们保持秩序,注意安全……”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与老伴儿从三亚回到哈尔滨。5月的海南已是热浪滔天,但哈尔滨的温度正凉爽舒适。我们像候鸟一样,随着温度“迁徙”——冬天冷了去南方过冬,夏天热了再回家乡避暑。回想两年来的“候鸟”生活,我感慨万千。

2016年春天,刚退休不久的我突发脑梗,在医院抢救了八个多小时才脱离危险。虽然没有留下后遗症,但我心有余悸——工作了三四十年、为儿女操心了一辈子,福还没享着,差点就“驾鹤西游”了。因为害怕旧病复发,我每天提心吊胆,人也没了精神头儿。

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几个月,一转眼又到了冬天。由于术后头部对冷风更加敏感,外部环境的刺激让我的病情加重,不得不又住进医院。

两次住院,让我的身体和精神备受折磨,家人也跟着着急上火。一位老友见我整日郁郁寡欢,劝我到南方城市去过冬——“咱们北方常见的那些地方病,到南方疗养一阵就能好。”

听他说完去南方旅游疗养的种种好处,我也动心了。年轻的时候忙工作、忙养家,我和老伴儿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总觉得是个遗憾。但一想到出去一趟要花费不少钱,而且外面的条件总不如家里舒适,我又打了退堂鼓。儿子看出我的担忧,劝慰我说:“我给您二老在三亚的一家健康度假园区定了一间房,你们体验几天。如果住不惯,我再接你们回来。”

带着忧虑,我和老伴儿开启了南下的旅程。

住进园区以后,我心里慢慢“放晴”了——这里空气湿润温暖,让我的脑神经不再敏感,碧海蓝天又让人心情格外放松。园区里的设施齐全,从餐食营养搭配、用药管理、康复训练到诊断治疗,都有专业人士指导,如遇突发状况,还可及时转到邻近的大医院去治疗。在三亚花费虽然比在家里花费高一些,但一想到住院也是一样要花钱,我和老伴儿一合计,还是决定留下来。

很快,我们便与园区的老年人打成了一片,每天在棋牌室里打扑克,在阅览室里读书看报,在健身室锻炼身体,跟着旅行团去景区游玩……我和老伴儿在旅游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跟我一样因病来疗养过冬的人,在交流心得时无不感慨:如今,国家给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退休有劳保做后盾,让生活无忧;交通越来越便利,让出行不是问题;就连异地就医也能用医保结算……这样的老年生活,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原本最为惧怕的冬天,就这样在轻松和愉快中度过了。第二年夏天,我回家时邀请了几名老伙伴一起到黑龙江消夏避暑,让他们感受小兴安岭“天然氧吧”的舒爽和“音乐之城”哈尔滨的浪漫。我们约定,以后南来北往一起做“候鸟”。

这两年,由于疗养得当加上心情愉快,我身体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病情稳定下来,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现在,我和老伴儿已经爱上了“候鸟”生活。随着哈尔滨到全国各地直飞航班的增加和异地医保报销范围的扩大,我们的选择余地更多了。明年,我们计划去云南过冬;后年,我们还准备去广西……我们的后半生,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将会变得更加惬意、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猜你喜欢

疗养老伴儿候鸟
致命的超速
小孙和小于
吉林组织先进模范人物参加休假疗养
候鸟
老伴儿学艺
“0”与世界末日
多疑的老伴儿
论军队疗养院的疗养安全与管理对策
我军干部疗养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