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突发性耳聋20例治疗效果分析

2019-07-10赵自改陈操付勇

浙江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病程

赵自改 陈操 付勇

突发性耳聋是72h内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HL。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和老年人较为多见,儿童较为少见[1]。儿童突发性耳聋早期不易被发现,常常延误治疗,对儿童日后生活及学习造成很大影响[2]。本文就20例(24耳)儿童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24耳)突发性耳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3]。其中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 5~12(8.43±3.04)岁;首诊病程 2d~1个月,≤3d 6例(6耳),4~7d 7例(10耳),≥8d 7例(8耳)。听力损失程度依据WHO 1997年制定的标准,以 500、1 000、2 000、4 000Hz等 4 个频率的平均听阈值为依据评估听力损失程度:≤25dB HL为正常(0级),>25~40dB HL为轻度(1级),>40~60dB HL为中度(2级),>60~80dB HL为重度(3级),>80dB HL为极重度(4级)[4];本组患儿听力损失极重度4例(6耳),重度9例(10耳),中度7例(8耳)。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年龄及体重,予有效剂量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规格40mg,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mg/kg,静脉滴注,1次/d)、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规格20μg,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μg,肌肉注射,1 次/d)、甲钴胺注射液(规格 1ml∶0.5mg,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0.25mg,静脉注射,2次/d)、前列地尔注射液[规格2ml∶10μg,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ng/(kg·min),泵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规格500ml,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10ml/kg,静脉滴注,1次/d)、尼莫地平片(规格 20mg×30片,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1mg/kg,口服,2次/d)等综合治疗,疗程4~18d。治疗结束后进行听力学测试。

1.2.2 听力学测试 (1)纯音测听设备(型号MADSEN Astera,丹麦尔听美公司);在安静环境下,校准测听设备;从 1 000Hz 开始,以后按 2 000、3 000、4 000、6 000、8 000、250、500Hz的顺序进行检查。先用 1 000Hz 40dB HL测试声刺激,强度增减以5dB HL为一档,足以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为听阈值。(2)使用听性脑干反应仪(型号Smart EP,美国IHS公司);校准仪器;使被检者处于睡眠状态,记录电极置于前额正中,参考电极置于测试耳乳突,接地电极置于眉间,多用短声刺激,刺激频率21次/s,带通滤波100~2 500Hz,分析时间10ms,叠加2 000次,刺激声压级从130dB HL开始以10dB HL递减测试阈值,重复记录2次,以能引出可重复波Ⅴ的最小声压级作为听性脑干反应的阈值。

1.3 临床疗效评估 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评估临床疗效[3]:受损频率听阈值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为痊愈;受损频率听阈值平均提高>30dB HL为显效;受损频率听阈值平均提高15~30dB HL为有效;受损频率听阈值平均提高<15dB HL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听阈值比较 治疗后总体听阈值为(45.90±30.50)dB H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2.40±12.73)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程度为中、重、极重度的耳朵治疗后听阈值分别为(26.67±5.77)、(39.80±27.70)、(90.00±7.07)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中度组、重度组均明显低于极重度组(均P<0.05)。

2.2 首诊病程及听力损失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20例(24耳)突发性耳聋患儿中,治愈6耳(重度4耳,中度2耳);显效1耳(极重度1耳);有效8耳(重度4耳,中度4耳);无效9耳(极重度5耳,重度2耳,中度2耳)。不同病程、听力损失程度的耳朵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突发性耳聋24耳首诊病程及听力损失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耳)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但儿童突发性耳聋较为少见。由于儿童自身听力感知能力尚未完全发育,不能立即作出反应及判断,多由家长发现,常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需要提高警惕。目前关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内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迷路膜破裂、免疫介导和耳蜗内异常的细胞应激反应、情绪波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5]。针对以上潜在的致病因素,目前临床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指南主要针对成年人,多数情况下治疗目的是改善内耳局部血流和内环境,尽可能地恢复内耳毛细胞功能,尽可能地恢复听力。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清除氧自由基等,其中皮质类固醇治疗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持续性功效的方法[6]。根据目前的治疗经验来看,改善内耳循环药物+糖皮质激素是效果最明显的联合用药方案,可作为突发性耳聋的挽救性治疗方案[7]。本文所有突发性耳聋患儿采用基本治疗,包括有效剂量激素及改善血循环、降低血黏稠度、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由于突发性耳聋可能出现听神经继发损伤,本文同时予以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经过综合治疗,总体听阈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笔者认为该综合治疗方法对儿童突发性耳聋有效。

本文治愈的6例(6耳)患者首诊病程均在3d内,均为单耳发病,听力损失程度为中、重度,颞骨CT和MRI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在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患儿中,2例为极重度耳聋且首诊病程为1个月,2例重度耳聋且有对侧耳全聋的病史,经过治疗后听力无改善。可见,突发性耳聋患儿听力损失程度越轻、开始治疗时间越早,患儿治疗后听力恢复越好[8-9]。由于突发性耳聋仅2~4周的有效治疗时间,因此及时、明确的诊断是关键[10]。相关研究表明,听力损失程度可能会影响听力恢复[11-12]。本研究结果发现,听力损失程度为中、重度的耳朵治疗后听阈值均较极重度组明显降低。有研究表明,耳鸣与听力恢复无明显关系[12]。本文6例患儿伴耳鸣,其中4例治愈,2例有效。

综上所述,儿童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首诊病程及听力损失程度有关,对于首诊病程较短、听力损失程度相对较轻的患儿,及时予有效剂量激素及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降低血黏稠度、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