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人文交流与文化管理探析

2019-07-08赵豪迈杨晓慧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管理一带一路

赵豪迈 杨晓慧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人文交流面临的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探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文化管理创新:以政府机构改革和文化治理创新为突破口,建设有为政府;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激活文化创造活力;以打造国际大都市建设为抓手,探索人文交流合作新模式;以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重点,深挖文化旅游消费潜力;以文化思想大解放为先导,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关键词】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文化管理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一带一路”倡议中,“五通”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内涵,而人文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主要举措,文化作为人文交流的主要载体,将发挥重要作用。西安市面对“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加紧建设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丝路文化高地”,争当“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排头兵。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人文交流的主要机遇

1、向西开放需要人文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面向新时代,国家做出了向西开放,推进内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向西开放战略的有力推动力量。但向西开放不同于东南沿海基于“蓝海”优势、国际产业链合作和贸易体系而形成的改革发展力量,需要应对诸如民族冲突、宗教认同、交通劣势、文化差异、经济落差等问题,另外,改革开放过程中,相对于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文化软实力不相匹配,向西开放需要更加全面的人文渗透。

2、政策红利需要人文先行

近年来,国家先后赋予西安建设“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国际化大都市、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城市、‘一带一路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等一系列使命,西安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丝路文化高地”,这为西安站在丝绸之路新起点,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改革先行先试区提供了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政策优势,但政策优势要转化为发展红利,需要人文先行。

3、资源优势需要人文催化

西安作为建城史3100多年、建都史1100多年的世界文明古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有的文化特质,这为西安建设“丝路文化高地”和打造“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改革先行先试区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西安作为丝路起点和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应通过人文催化促進西安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4、文化复兴需要人文创新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之一,曾经在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和“华夏文明之源”的双重文化身份下,西安应结合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动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加强人文交流创新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共同造福全人类。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人文交流面临的挑战

1、文化对外吸引力不足

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荟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目前西安在海外旅游者中的文化吸引力不足。[1]根据相关统计,常规的外国人到西安旅游一般仅逗留2-3天的时间。西安文化开放发展水平有限,在《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6》中,西安得分35.15,位居第8位。而在唐朝,长安城具有世界影响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达到了空前的程度,[2]并使唐长安城成为当时的世界文化高地,这些都值得当前西安思考和借鉴。

2、文化高地效应不明显

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历史积淀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标识地。但目前西安“丝路文化高地”效应还不明显,文化建设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西安如何寻求高端化、差异化发展路径,找准重点领域和突破口,是一个巨大挑战。

3、文化资源转化力不强

近年来,西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曲江新区,在国内影响很大。但从整体来看,与杭州、成都、南京等副省级城市相比,西安丰富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文化产业的领先优势,文化资源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4、文化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牵扯到宣传、文化、旅游、文物、宗教,以及区县开发区等,管理职能交叉,管理职责不明确,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尚不彻底,部分文化活动非经济化、非市场化。部分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文化项目又行政化,对公共财政严重依赖,导致文化经费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文化活动效果大打折扣,文化企业不大不强,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能力不足,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5、文化市场活力有待增强

文化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文化市场活力,西安文化市场目前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存在问题。从供给端来看,西安文化市场的行政化供给痕迹明显,市场化供给发育程度不完备。从需求端来看,市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外来游客、入境游客消费力不强,说明西安文化市场活力不足。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文化管理创新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内核心区域。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强化陕西省的战略支撑作用,西安市结合自身定位,陆续制定和策划了历年《西安市“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工作方案》、《西安市加快建设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决定》、[3]《西安市建设“丝路文化高地”行动计划(2018-2021)》等举措,[4]加快建设彰显中华文明底蕴的丝路文化高地。笔者以为,除此之外,西安市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文化管理创新,以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西安“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1、以政府机构改革和文化治理创新为突破口,建设有为政府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治理变革的必然要求。[5]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整个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应以政府机构改革和文化治理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建设有为政府。通过机构改革,形成文化治理合力,提升文化治理执行力,积极建设文化治理有为政府。

2、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激活文化创造活力

按照中省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和要求,结合西安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现状,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事业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激活文化创造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切实推动政府“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文化市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以打造国际大都市建设为抓手,探索人文交流合作新模式

更好发挥西安“一带一路”亚欧人文交流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探索人文交流合作新模式,促进丝路沿线国家之间“民心相通”。坚定向东合作,向西开放,不断创新自贸区人文交流模式,创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改革先行先试区,以文化开放推动西安再现盛唐雄风。

4、以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重点,深挖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切实利用好西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消费供给侧改革,积极推进皇城复兴计划,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重点,深挖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切实利用好西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发挥好消费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完善旅游消费产业链,力争把西安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5、以文化思想大解放为先导,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改革开放40年来,最大的经验就是持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不断破解发展体制机制难题。历史上的秦国,之所以能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以边陲之地而完成统一中国之大业,靠的同样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西安的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长期存在,之所以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思想保守、“城墙思维”密不可分。所以,西安一定要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城市的机会,以“特区思维”在文化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才能开拓“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文化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首届西安市国际专家顾问团圆桌会议召开[EB/OL].http://www.xa.gov.cn/ptl/def/def/index_1121_6774_ci_trid_2637432.html.

[2] 韓香.唐代长安中亚人的聚居及汉化[J].民族研究,2000(03)63-72.

[3] 中共西安市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加快建设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决定(市发〔2018〕)2号).

[4] 西安市建设“丝路文化高地”行动计划(2018-2021),(市办字〔2018〕140号).

[5] 沈荣华.国家治理变革视角下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和思路[J].行政管理改革,2018(04)24-27.

【作者简介】

赵豪迈(1970—)男,汉族,陕西兴平人,管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文化管理一带一路
学校文化管理刍议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管理创新
技工院校文化管理初探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制度之维
浅析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高职学生文化管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