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改变

2019-07-08王丽川

求知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思想政治话语的内容、表达模式、传播方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文章探讨初中学校应如何借鉴主流媒体及其官微的话语转变,重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一、官方媒体“画风突变”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变革的重要意义

忘记从哪件事或者哪个时间节点开始,官方媒体似乎突然就以活泼、亲切、颇具感染力的姿态融入人民的生活之中。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语言风格的变化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妙语连珠“意外成网红”,曾经被公认为刻板、严肃甚至指令式长篇大论表达话语的代表,现在却成为众多网友和青年竞相关注的焦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平台。国家大事小事、方针政策的调整变革以创新的形式吸引着、牵动着千千万万的民众去关注、去参与。从《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仿佛从阴冷沉寂的博物馆的卷宗中被赋予精灵般的活力,以各种鲜活灵动的形式在神州大地焕发新的生命。主流媒体通过优化话语模式,让语态语言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这个“转型”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也启发了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要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困境与重构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受各种因素(如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家长不重视、社会大众认知的局限性等)影响,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较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研究不足,导致教育效果不好甚至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这种现象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主义下形成恶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要分清因果关系,重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陈旧,需要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庞大的,教材也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要求教育者必须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时更新”“应时更新”“定时更新”;要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和实际情况,让教学内容更具体更接地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此各类学校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热潮,小学、中学到大学,分阶段分策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脑袋,充分挖掘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维潜力和学习能力。

坚定中学生政治信仰、厚植中学生文化自信、引领中学生道德发展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深化培育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停留在对12个词组的刻板记忆,也不是脱离实践、缺乏感性体验的纯理论背诵。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只有充分渗入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构建生活化话语文本,才能有明确的针对性、指向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挖掘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从家乡到社会到国家,从个人到家庭到班集体到全民族,从经济收入、自身权利到日常生活、社会秩序等,用鲜活的典型人物、真实的案例、科学准确的数据去描述生活、概括生活、解释生活、引导生活。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模式单调,需要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教育者一味采取刻板、严肃甚至指令式的长篇大论表达话语就无法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而如果受教育者长期接受负面信息或者消极思想,又未能得到及时、正面、有效的话语引导,就会怀疑或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教育者应优化话语模式。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优化话语模式,让语态语调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变化和发展直接反映社会文化变迁。《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用词用语转向时代化、鲜活化、口语化,深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要求讲好中国故事,而且在各种场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其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内涵丰富、引经据典,对时下青少年关注的流行热点和焦点又能够信手拈來,情境贴切有亲和力,堪称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典范!“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简洁明快又能激励人心!日常教学中,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摒弃冷淡刻板的说教,要捕捉学生的内心需求,他们想什么。大道至简,教学话语要接地气,传播大道理与诠释小道理相结合,采取寓道理于故事、用事例讲道理;用睿智的思维或幽默诙谐的比喻,掌握好理论的深刻性和通俗易懂的关系;积极挖掘理论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网络时代新文化的连接点。总之,采用“引经典、用通俗、接网络、显幽默”的方式去传递思想,使理论知识有“脉搏”,有“温度”。

3.思想政治话语传播方式单一,需要创新

在校园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是单向的,不管是通过教师讲授还是课本、报纸、广播等方式,总避免不了教育者“一言堂”的尴尬。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等在大数据信息处理和互动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受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和推崇。网络时代背景下,双向互动的网络传播屏蔽了现实生活中角色、身份和地位的束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减弱,抽象的文字、冗长的语音在直观的图像、数据、视频面前高下立见。人们的言论发表更加自由、思维更加开阔。中学生是网民的生力军,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微信、微博的功能,加强思想政治话语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传播思想政治话语的阵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穿插精选的视频、图片、数据,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细心聆听、把握切入良机,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实现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课堂外,利用好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微课掌上通、微博等平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创新,按照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教育主题;坚持和发扬微信微博双向互动、开放共享等优势,及时把握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和舆论趋向;积极与主流媒体的官网、官微进行合作或者借鉴,让更多的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完成共享,也借此占领思想政治舆论高地,提升思想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

参考文献:

[1]王欣,李海峰,舒俊,等.人民日报任仲平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改造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1).

[2]刘鸿雁.微信传播中的思想政治话语权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6).

作者简介:王丽川(1979—),女,广东东莞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政治。

猜你喜欢

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圈群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路径选择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