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部六段教学法在癌病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06莫春梅王同彪张因彪彭云鹤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癌病病例教学法

莫春梅,甘 露,王同彪,陈 莹,张因彪,彭云鹤,荣 震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高等医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1]。医学人才培养应由传统的培养知识储备型人才向解决实际问题型人才转型,学生在新式教学情景中主动开拓学习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形成特色、实用的终身学习方法。

癌病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其内容分类广,知识要点丰富,拓展空间大,与现代临床医学联系密切,一直是传统教学方法下的重点难点课程。PBL教学法是行之实效的教学方法,然而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难以成为解决医学教育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它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存在的不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由此综合了翻转课堂PBL+CBL教学法特色优势的三部六段教学法可望弥补单一教学法的不足。为探究该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癌病课中的应用效果,本课题组以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对象开展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别于2016—2018年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2013级(2016年上学学期)、2014级(2017年上学学期)、2015级(2018年上学学期)学生各240人,各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部六段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120人。本研究共纳入720人,实验组为各级三部六段教学组学生共360人,男198人,女162人,年龄21.3±1.2岁;对照组为各级传统教学组学生共360人,男205人,女155人,年龄21.2±1.4岁。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性别、年龄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及内容 实验组采用三部六段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内容均为第九版《中医内科学》教材癌病章节内容,由共同的老师授课,且学时相同。

1.2.1 实验组 三部六段教学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两个阶段,共六段。所谓“三部”指的是“讲-PTT演讲”“辩-知识答辩”“析-病例分析”三个部分;“六段”是指实现上述每一部分分两段进行,共六段。每级120名学生组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人,并由各组员选出一名组长。教师在准备阶段简述课堂流程及提供四个癌病临床病例。组长在课外组织成员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音频等资源完成课堂准备。第一阶段,癌病内容分为四部分进行,每部分结合了演讲+答辩形式。每组的代表要进行10分钟PPT形式演讲,其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可以是学生自行查阅到的癌病有关知识。首先由第一组代表演示癌病的概念、源流、诊查要点等内容。演示完毕开始答辩环节,由第二组围绕演示内容提出4~5个有探讨意义的问题,并由第一组全员解答。按照上述“演讲+答辩”形式,依次循环完成癌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癌病的证治分类(实证)、癌病的证治分类(虚证)及预后转归的学习。第二阶段,病例分析部分以文字+图片形式展示临床癌病病案,先由第四组代表进行第一个病例分析,并给出中医诊断(病名、证候),辨证要点(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治法,方药(具体的方药及分析)。分析完毕进入答辩环节,由其他三组同学提问至少4~5个问题,第四组全员做出解答。按照上述“病例分析+答辩”形式循环进行余下三个临床病例。三部六段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主持流程工作,把控时间,及时疏导错误,确保课堂不偏离主题地进行,在结束时做出简要的点评、分析及并提出改进意见。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全程讲座形式。提前预习癌病的情况下,同一名老师对120名学员集体授课,可加入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配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课后作业成绩比较 对两组学生不提供评分标准的情况下,课后完成同一个癌病临床病例分析作为课后作业。评分标准(自拟):诊断10分(病名、证候各5分),辨证要点40分(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各10分),治法10分,方药40分(方药组成及剂量20分、方义10分、煎煮及服用方法10分),总共100分。结果如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课后作业成绩比较 (人,%)

2.2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的期末试卷均从同一题库抽取,难度一致,题型相同,阅卷老师相同。考试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人,%)

2.3 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15个问题,具体内容 及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教学法的认同度 (人)

续表3问 题 选 项 实验组 对照组 χ2 P 4、提高了你的学习积极性2>0.05 5、对癌病会不会继续深入学习0.782>0.05 6、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294<0.05 7、是否对你的学习方法有提高29.6<0.05 8、是否满意自己的课堂表现262<0.05 9、对你学习其他课程有无帮助17<0.05 10、你的综合能力是否提高18.6<0.05 11、是否拓展了你的思考深度17.4<0.05 12、是否加深了对癌病的认识2.1>0.05 13、是否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238<0.05 14、是否对提高成绩有帮助21<0.05 15、是否对分析临床病例有帮助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214 146 255 105 294 66 246 114 255 105 194 166 231 129 211 149 254 106 226 134 305 55 284 76 195 165 234 126 64 296 174 186 9 351 139 221 173 187 155 205 236 124 28 332 254 106 94 266201<0.05

3 讨 论

三部六段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较传统教学方法更有优势,其特色在于灵活运用“讲”“辩”“析”三大核心形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完成对知识的思考、实践、创新。本研究发现,在课后作业评阅中,实验组学生90~100分明显多于对照组学生(70.3%/59.7%),在期末考试中实验组学生90~100分明显多于对照组学生(55.0%/4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课后作业成绩还是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六段教学法均有明显优势,表明三部六段教学法能让更多同学全面掌握、理解知识。从学生角度出发,调查三部六段教学与传统教学给学生们的教学体验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三部六段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的优势主要是加深了学生对癌病课印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考深度,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三部六段教学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因为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差异,会造成“辩”“析”过程浪费较多时间,难以把控教学进度,故三部六段教学法需要经验丰富、备课充分的老师带教,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前预习,需要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总之,三部六段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癌病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如果对教师们进行培训,使之能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熟练运用于课堂,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癌病病例教学法
蓝莓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樱桃引种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优质护理对于癌病患者恶心呕吐缓解的临床意义
“病例”和“病历”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月季对根癌病抗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