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个甘蔗品种旱地示范试验总结

2019-07-05杨海霞

甘蔗糖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柳城桂糖旱地

杨海霞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

0 引言

近几年,广西甘蔗在引种、育种以及良种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糖业的发展对甘蔗良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另一方面,因大量的特色产业不断突显,种植甘蔗的比较效益显著下滑,导致甘蔗的种植区域慢慢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旱坡地发展[1]。目前,广西无灌溉条件的丘陵旱地甘蔗种植地高达 90%,由于自然降雨不均衡、土壤保水能力有限、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作物旱害不断加剧,其中夏秋旱对甘蔗产量的危害最严重,干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甘蔗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2]。因此,在当前食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条件下,为了实施高效益低成本战略,更迫切需求培育推广更多高产、高糖、稳产、抗逆性强,适宜广西旱地蔗区栽培的甘蔗优良品种[3]。

甘蔗在旱地的示范试验方面相关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杨洪昌等[4]对云引42号甘蔗新品种进行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试验表明,云引42号甘蔗新品种适宜云南省旱地或与旱地气候类型相似的区域种植,可以替换其它旱地甘蔗品种,也是旱地甘蔗提质增效的优良品种;罗春毅等[5]对引进的 5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对其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品种在旱地的适应性表现;张永港等[6]以云蔗、德蔗等12个甘蔗品系为试材,通过1年的新植观察,对各个品系的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了3个适合在旱坡地种植的品种;邓琳等[7]以云蔗系、桂糖系等 7个品种为试材进行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展示试验,对其农艺性状、质量性状、甘蔗产量、甘蔗品质、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3个适宜在保山市旱地生态条件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李成宽等[8]引进5个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蔗区进行1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筛选出适宜在芒市旱地区域种植的优良新品种;王先等[9]以云瑞 06-189、云蔗系和德蔗系共9个甘蔗新品种为试材,通过在旱地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示范试验,从农艺性状、甘蔗产量、糖分、含糖量和抗病性几方面验证各品种在云南省蔗区的生产性能。本试验针对广西蔗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柳城 06-241、桂糖05-3864等7个甘蔗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在农艺性状及工艺性状上的优缺点,为广西甘蔗生产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桂西南地区龙州县境内的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此地位于 22°21′ N,106°46′E,海拔约125 m,年平均温度约23℃,年降雨量约1280 mm,全年日照约1252 h,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酸性红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良好。

1.1 试验材料

课题组前期对参试的7个甘蔗品种采用桶栽法和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其抗旱性,取得阶段性的数据,因此继续以这些甘蔗品种为试材在大田进行试验。参试品种如下:ROC22、桂南亚08-186、桂糖05-3846、桂糖06-400、桂热2号(凉蔗02-6)、柳城03-1137、柳城06-241,其中ROC22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做1个处理,共7个处理,每个品种2次重复,4行区,小区行长32 m,行距1.1 m,四周设保护行。以双芽双行下种,每公顷下种量约为120000 芽。

1.3 种植与管理

种植前试验地用大型拖拉机进行精耕细作,于2018年2月10日犁地,2月15日耙地,2月20日开沟,2月21日下种。蔗种处理方法是:放在2%的石灰水浸泡 12 h后再用 0.1%的甲基多菌灵消毒10 min。施用过磷酸钙 750 kg/hm2、复合肥 60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为基底肥;施用甲拌磷颗粒剂60 kg/hm2用以防治地下虫害;种植后应及时覆土,由于天气比较干旱,覆土后还需要淋水,并且盖上地膜。6月中旬结合中耕大培土并施用尿素450 kg/hm2进行追肥,60 g/hm2阿克泰与尿素混合拌匀用于防治蓟马、蔗螟、蔗龟、绵蚜虫等。期间安排2次除草,2019年1月20日安排砍收。

1.4 调查项目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参照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等合编[10]的《中国甘蔗品种志》,2018年 4月3日开始调查出苗情况,每个处理连续测量15株,之后每隔10天调查1次,共计3次,其平均值即为出苗率;于5月5日开始调查分蘖情况,每个处理连续测量15株,之后每隔10天调查1次,共计3次,其平均值即为分蘖率;2019年1月15日进行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等项目的田间测产,在每小区中间连续取15条有效茎,齐泥砍下,测量株高及上、中、下茎径,2次重复,并且称重,计算平均单茎重以及实际产量,折算成公顷产量以便评价其经济性状。

甘蔗品质分析按《甘蔗品质分析》的方法进行。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每月中旬进行,测定项目主要是甘蔗蔗糖分、含糖量等。

在病虫害方面主要是调查枯心率、黑穗病、梢腐病、花叶病和黄叶综合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1可知,因受干旱天气的影响,各参试品种的出苗率均偏低,都不超过80%,各品种间差异较大,桂南亚08-186和桂热2号、柳城03-1137和柳城06-241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品种间差异显著,出苗率最好的是柳城06-241,为78.4%,其次是柳城03-1137,为76.9%,出苗率较差的是桂热2号和桂南亚08-186,分别为52.8%和51.4%,明显比对照ROC22低。

各品种分蘖率差异也较大,除了桂南亚08-186稍低于对照 ROC22外,其余品种都高于对照,其中柳城03-1137进入分蘖期较早,分蘖速度较快,分蘖率高达152.4%,其次是柳城06-241和桂热2号,分蘖率分别为 128.6%和 110.2%,而其它品种进入分蘖期较晚,分蘖速度较慢,分蘖率相对比较低,桂南亚08-186和对照 ROC22、桂糖 05-3846和桂糖 06-400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品种间差异显著。

株高整体差异较小,桂糖05-3846最高,为319.5 cm,比对照的 300.7 cm稍高,其余的品种株高在273.2~295.4 cm之间,比对照低。

各品种茎径差异相对较小,为中茎蔗,范围在25.08~27.80 mm之间,各品种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单茎重除了桂南亚08-186稍低于对照ROC22外,其余品种都高于对照,其中较重的是桂糖 05-3846,除桂南亚08-186和桂糖06-400外,各品种与对照间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公顷有效茎条数差异比较大,所有品种都超过对照,最多的是柳城 06-241和柳城 03-1137,分别为73108条/hm2和67305条/hm2,除桂南亚08-186外,各品种与对照间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表1 不同甘蔗品种(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2.2 甘蔗产量、甘蔗糖分、含糖量分析

由表2可知,蔗茎产量有较大的差异,各品种与对照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桂南亚08-186比对照低产8.18%外,其余品种(系)产量都比对照高,表现最好的是桂糖05-3864,为116.3 t/hm2,比对照ROC22(85.6 t/hm2)增产35.86%,其次是柳城06-241,为112.7 t/hm2,比对照ROC22增产31.66%,其它品种(系)比对照增产14.25%~19.98%。

表2 不同甘蔗品种(系)蔗茎产量、蔗糖分、含糖量

在蔗糖分方面,11月份,所有参试品种(系)蔗糖分都比对照高,12月份和 1月份仅有桂南亚08-186和柳城03-1137比对照高,其余品系都低于对照;2月份桂南亚08-186、桂热2号和柳城03-1137高于对照,其余品系都低于对照;从4个月的平均蔗糖分来看,蔗糖分相对较高,均达到 13%以上,对照ROC22为13.75%,桂南亚08-186、桂热2号和柳城 03-1137分别高于对照 1.03%、0.84%和0.13%,桂糖 06-400、柳城 06-241和桂糖 05-3846分别低于对照0.26%、0.58%和0.74%。平均蔗糖分除了桂糖05-3846和柳城06-241外,其余品种和对照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1月份至次年2月份,蔗糖分逐渐增加,没有出现退糖现象,表明参试品种属于较晚熟品种。

含糖量方面,各参试品种(系)平均含糖量都比较高,除了桂热2号为15.88 t/hm2外,其余品种都能达到16 t/hm2以上,其中,对照为16.32 t/hm2,桂糖05-3846和桂南亚08-186分别比对照高4.29%和1.35%,其它4个品种(系)都比对照低,最低的是桂热2号,比对照减少2.7%。平均含糖量排位如下:桂糖 05-3846>桂南亚 08-186>ROC22>柳城03-1137>桂糖06-400>柳城06-241>桂热2号。

2.3 抗病性

表 3显示各参试品种(系)病虫害的统计结果,桂热2号和柳城03-1137没有发现枯心苗,其余5个品种(系)均出现枯心苗,但发生率较低,仅为 0.19%~0.86%;所有参试品种(系)都出现黑穗病,发病率为0.12%~6.42%,其中对照 ROC22发病率最高,为6.42%;桂糖05-3846和对照ROC22没有出现梢腐病,其余的 5个品种(系)都出现梢腐病,但感病率不高,为0.36%~2.44%;桂南亚08-186、桂糖06-400和桂热2号出现轻微的花叶病,其余4个品种(系)没有花叶病;所有参试品种(系)都没有出现黄叶综合症的现象。

表3 不同甘蔗品种(系)病虫害表现

2.4 品种评价

本试验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方法[11],计算出其隶属函数值及其加权值,利用加权值的大小对各品种的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加权值越大,表明区域适应性越好。由表4可知,参试甘蔗综合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柳城03-1137>柳城06-241>桂糖05-3864>桂热2号(凉蔗02-6) >ROC22(CK)>桂南亚08-186>桂糖06-400。

表4 各甘蔗品种(系)综合评价

3 小结

蔗糖产业是很多省市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特色产业不断突显,种植甘蔗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导致甘蔗的种植区域慢慢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旱坡地发展。目前甘蔗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适宜在当地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因此各地通过不断引进甘蔗新品种,在不同蔗区与当家品种开展比较试验,以便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旱地或与旱地生态条件类似的区域种植的甘蔗优良品种。屈再乐等[12]引进桂糖、粤糖、云蔗系等 4个外引品种分别在旱地和水田 2个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展示试验,其中,旱地试验以ROC22为对照,水田以粤糖93-159为对照,结果筛选出2个适于芒市蔗区旱地和水田种植的早中熟品种,筛选出一个适于芒市旱地推广种植的早熟品种。本研究参试的 7个品系间表现差异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的品种是柳城03-1137、柳城06-241、桂糖05-3846,表现中等的是桂热2号和桂南亚08-186,表现比较差的是桂糖06-400,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表现不太理想。本试验有可能受局部地区气候条件和当地环境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在多点地区进一步进行比较试验和生产性示范试验。

猜你喜欢

柳城桂糖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甘蔗新品种(系)宿根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全程机械化不同桂糖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的生长表现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县级微信公众号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初探
依托柳城宋元古窑提升柳州文化软实力
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几个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龙州的种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