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9-07-05刘凌曦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切除率辅助肺癌

刘凌曦 陈 娟

非小细胞肺癌为全球较为高发肿瘤疾病,约占肺癌80.00%以上,每年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目前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段较多,多为手术治疗、放化疗治疗、药物靶向治疗等,但临床并无统一的治疗金标准,故而选择何种临床手段成为目前临床研究重点[4-5]。外科手术联合术前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效果,优势明显,引起临床重视[6-7]。故而我们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外科手术联合术前辅助化疗治疗效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8]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5.34±5.23);对照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5.39±5.12)。2组患者资料相近(P>0.05),分组可比。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9]中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并签署协议,自愿加入研究;②患者可耐受手术治疗,且可耐受化疗等临床治疗手段;③患者年龄80岁以下;④患者入组前未接受放化疗治疗;⑤患者无其他严重内脏疾病,KPS评分90分以上;⑥伦理会批准研究进行。

1.3.2 排除标准 ①排除生存期短于1年患者;②排除病情严重,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③排除血液、免疫系统疾病;④排除合并其他肿瘤患者;⑤排除精神病史等不能配合研究患者;⑥排除正参与其他研究患者;⑦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其中单肺叶切除手术12例,双肺叶切除术6例,支气管袖状切除4例,全肺切除5例,其他方式切除3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给予患者辅助化疗治疗,其中MVP化疗方案5例,CAP化疗方案5例,EP化疗方案4例,VIP化疗方案4例,Gem+DDP化疗方案4例,NVB+DDP化疗方案3例,Taxol+DDP化疗方案3例,Taxol+NVB方案2例,化疗剂量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及病情决定,28天为1个周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1~4个周期术前辅助化疗,手术方式:其中单肺叶切除手术11例,双肺叶切除术7例,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全肺切除6例,其他方式切除3例。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手术情况、手术切除率及并发症率、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SF-36)评分,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疗效标准[10]:采取WHO评估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生存质量(SF-36)量表[11]: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满分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差。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21/30),高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39,P=0.037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2.2 2组手术情况比较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意外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2组患者手术情况相当,各项数据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及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F-36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2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3 2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及并发症率比较(例,%)

表4 2组患者治疗SF-36评分比较分)

2.5 2组患者1年肿瘤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1年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1年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例,%)

3 讨论

肺癌为临床常用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12]。20世纪80年代,临床开始应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10多年临床研究、实践,该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效果,优势明显:①新辅助化疗可消灭患者局部肿瘤及局部转移淋巴结细胞,使得手术完全性切除率提升,降低了手术中肿瘤散播发生率,安全性高;②该方案治疗还可能降低患者肺癌病期,疗效十分显著;③还可客观评价患者对化疗敏感性,确定有效的化疗治疗药物;④可消灭患者体内可能出现的微转移;⑤化疗后通过手术切除残留肺癌组织及淋巴结,在消除肺癌多药耐药性同时还可消除肿瘤复发转移根源,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13-15]。目前临床治疗肺癌手术方法较多,并无统一手术标准,故而临床医生多会根据患者情况及医院条件选择合适手术[16-18]。王继云等学者[19]研究显示,非气管插管胸腔镜下肺癌手术应用效果良好,手术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王兵等学者[20]指出,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率及手术死亡率相近,但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具优势。

周亚夫等学者[21]发现,术前新辅助化疗不会增加手术难度,且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夏礼等学者[22]指出,新辅助化疗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应用价值极高,可提升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有效。目前临床化疗药物较多,新辅助化疗方案也较多,非小细胞肺癌选择何种化疗方案临床并无统一标准,多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化疗治疗。本次我们选取院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术前辅助化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效果研究,本次手术前给予患者辅助化疗治疗,其中MVP化疗方案5例,CAP化疗方案5例,EP化疗方案4例,VIP化疗方案4例,Gem+DDP化疗方案4例,NVB+DDP化疗方案3例,Taxol+DDP化疗方案3例,Taxol+NVB方案2例,本次所选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均为临床常用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消灭患者局部肿瘤细胞。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43.33%),提示术前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均相当,术前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会增加手术难度,手术可顺利完成,安全可靠;观察组患者手术切除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并发症率为13.33%,与对照组(20.00%)相当,术前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可提升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率,辅助效果良好,且并发症率降低;治疗前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相当,治疗后各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使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1年肿瘤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23.33%;生存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患者肿瘤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率,值得应用。

综上所述,术前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手术切除率显著提升,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复发率降低,生存率提升,安全性高,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切除率辅助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