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9-07-05何肇晴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放化疗生存率肺癌

杨 颖 夏 曙 何肇晴 汪 锐 陈 丹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血清糖类蛋白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和生存率相关性,旨在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为28~78岁,平均(60.73±2.14)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标准,Ⅱ期32例,Ⅲ期43例,Ⅳ期25例。纳入标准:患者经痰细胞学、细针肺穿刺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毛刷及病理学诊断确诊非细胞肺癌,且均为初诊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病理类型为腺癌,临床诊断无远处转移;TNM分期为Ⅱ期、Ⅲ期和Ⅳ期;体力状况ECOG评分≤2,卡氏(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脑、肾及造血功能异常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意识障碍或依从性差;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排除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等。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8~74岁,平均(58.72±2.31)岁;良性肺疾病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57.84±2.56)岁。两组的性别组成、年龄结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放疗:对双肺、心脏、骨髓等重要器官进行勾画,并根据这些器官的最大受量,采用6MV X线,常规分割,2.0 Gy·d-1,避开脊髓缩野加量至60~65 Gy。化疗:接受NP方案治疗,即于第1天和第8天给予长春瑞滨25 mg/m2,第1~3天给予顺铂25 mg/m2,21 d为1个周期,共进行4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于放化疗前后分别采集清晨静脉血5 ml,不加抗凝剂,室温放置1 h,离心5 min并取上清液。采用ELISA(ELISA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法测定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用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分析。所有患者放化疗后均进行1、3年的随访,随访以电话随访及信件随访为主,并计算患者放化疗后1、3年的生存率。

1.4 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具体如下[1]:CA125正常值为0~35 U/ml,大于35 U/ml为阳性;Cyfra21-1正常值为0~3.3 ng/ml,大于3.3 ng/ml为阳性;VEGF正常值为125 pg/ml,大于125 pg/ml为阳性。

1.5 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为[2]:①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③病情稳定(SD):肿瘤体积体积缩小50%以下;④病情进展(PD):肿瘤体积无变化或出现新病灶。临床获益率(CBR)=(CR+PR+SD)/总病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与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化疗前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的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和良性肺疾病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其水平越高(γ值分别为0.354,0.523和0.418,P<0.05)。详见表1。

表1 放化疗前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的比较

注:t1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t2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良性肺疾病患者比较。

2.2 放化疗前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CA125、Cyfra21-1和VEGF阴性患者的CBR显著高于CA125、Cyfra21-1和VEGF阳性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CBR呈负相关,其水平越高,则CBR越低(γ值分别为3.22、4.56和3.74,P<0.05)。见表2。

表2 放化疗前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例,%)

2.3 放化疗前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

CA125、Cyfra21-1和VEGF阴性患者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其水平越高,则放化疗后1、3年生存率越低(γ值分别为2.86、4.21和3.58,P<0.05)。详见表3。

表3 放化疗前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例,%)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的日渐加剧及吸烟人口的逐日益增多和年轻化,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较为常见,可占到肺癌总数的80%[3]。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绝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到了晚期,并丧失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而对于丧失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多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进行治疗[4]。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的新型诊断手段,成为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重点[5]。目前临床上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A125、Cyfra21-1、VEGF、癌胚抗原(CEA)等。

CA125为肿瘤糖类抗原,主要存在于正常胚胎体腔上皮来源的组织中。正常情况下,人血清中CA125水平极低,当正常组织恶变或浸润性肿瘤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后,大量CA125会被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中CA125的水平升高[6]。研究表明[7],CA125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尤其是肺腺癌,且在肺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Cyfra21-1为细胞角蛋白家族的成员,主要存在与正常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当上皮细胞发生恶化时,角蛋白可被激活的蛋白水解酶分解,大量Cyfra21-1会被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Cyfra21-1水平升高[8]。有研究显示[9],Cyfra21-1为非小细胞肺癌最具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可反应患者的体内肿瘤的负荷量,同时亦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参考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10],肺癌的发生发展与其血管的生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生成调控因子,VEGF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从而增强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内物质的渗出,抑制内皮细胞凋亡[11]。同时VEGF可激活蛋白酶致使细胞外基质降解,有助于新生血管的生长和延伸,从而为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了形态学基础[12]。目前,VEGF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和良性肺疾病患者的,且其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其水平越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CBR呈负相关,其水平越高,则治疗的CBR越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其水平越高,则放化疗后1、3年生存率越低。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与疾病的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非小细胞肺癌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患者病情和生存预后的评估。

综上所述,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放化疗前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VEGF可作为疗效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猜你喜欢

放化疗生存率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