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厘岛耶普鲁庙卡优南浮雕考察实录

2019-07-05王惠泽王惠泽印尼RoniKuncoro

大众考古 2019年2期
关键词:幅图印度教浮雕

文/王惠泽 图/王惠泽 【印尼】Roni Kuncoro

位于今天印尼巴厘岛东南部的乌布是亚洲著名的宗教艺术中心,拥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20世纪20年代末,荷兰考古学者在乌布东边丛林中发现了距今600余年的耶普鲁庙卡优南浮雕。浮雕上刻画了哇扬、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印度教神灵,十分生动形象。

2018年夏,我前往印尼巴厘岛乌布地区进行考察,居住在乌布(Ubud)东边的贝杜(Bedulu)村,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民居建筑和生活服饰风格展现出当地人虔诚的印度教信仰。

耶普鲁庙

耶普鲁庙(Yeh Pulu Temple)位于巴厘岛Petanu河和Pakerisan河之间,“Yeh”在巴厘语中指的是“水”,而“Pulu”指的是“石质盛水容器”。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田点缀在热带雨林间,静谧而空灵的环境加上流传千年的宗教故事,使人一踏足耶普鲁庙,便会浮想联翩。

卡优南浮雕全景前半部分

耶普鲁庙入口

沿着溪流,穿越雨林,人迹形成的小路指引着前往悬崖脚下卡优南浮雕(Kayonan)的方向。卡优南浮雕所处位置偏僻,鲜有游人来访,文化遗迹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保存情况较好,人物形象大部分清晰可辨。在荷兰殖民巴厘期间,荷兰考古学者对当地的宗教历史遗迹进行了探查和研究,并于1929年在丛林中发现了卡优南浮雕。该浮雕长约26.8米,高近3米,浮雕上刻画的人物身材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圆润丰满、富有力量。根据浮雕故事、人物形象以及当地人口述可知,卡优南浮雕大约是在14—15世纪制作而成,在一代代信徒的维护下,此浮雕才幸得留存至今。

耶普鲁庙内景

充满故事性的浮雕

该浮雕描述的内容从左至右可大致分为三个主题:哇扬(Wayang)人物、丛林居民生活、印度教神明。每一个主题中的人物都在做不同的动作,或独自成形,或左右画面相联系,记录着不同的故事片段。值得注意的是,卡优南浮雕的画面上布满了卷曲的纹样。“卡优南”在巴厘语中指“树的影子”,从浮雕的画面内容来看,浮雕图像通过类似卷曲的树叶环绕而串联起来。

哇扬是一种流传千年的戏剧形式,源于古爪哇人的祭祀活动,一般认为是印度教传入印尼后才开始出现。哇扬戏,可分为傀儡戏、皮影戏和画卷戏3类,深受当地人喜爱。戏中人物拥有长尖鼻和直立的尖耳饰,赤裸上身,体形和正常人相似,唯有五官较为怪异。每逢节日,哇扬戏表演者就会到各个村落巡演,用各种形式演绎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故事,大多数剧目来自《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印度史诗。2003年,哇扬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哇扬皮影

卡优南浮雕内容根据场景和人物动作的关联性可以划分为10幅主要画面。

第一幅图是浮雕的开端,展现了一位站立男士单手举起的姿态,似乎在示意故事由此开始。但由于无法辨认其右手是否持有物品,所以也无法确认该姿势的真实意义。

第二幅图中,一个男人左肩挑着两个大陶罐,右手拿着一种织物。在他的前方有一位穿着华丽的女子,佩戴了许多饰品,有项链、手镯、腰带、耳环和花冠等。两个人都正在走向第三幅图中的居所。

第三幅图中,一位女士正在倚门向外张望,似乎在等自己的家人归来,和我国宋辽金砖雕墓中的“妇人启门”十分相像。

第四幅图中,坐在右侧地上的年迈男士戴着缠头巾,肩膀上搭着披肩,手托腮,若有所思。而坐在右边的女人将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向上轻搭于座椅的手靠上,座位下方有三只顽皮的小猴子正在嬉闹。她一边与身旁肩扛锄头的男人交谈,一边接过男人给的物件。静止的画面仿佛传出了声音。

哇扬玻璃画:哇扬大战图

第一个主题 哇扬人日常生活(图① 男子、图② 回家、图③ 盼归、图④ 守卫、图⑤ 侍奉首领)

卡优南浮雕局部

第五幅图中,有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立着,似为第四幅图中女首领的侍卫。在她身后,另一个女人单膝跪在方形石台上,其右手执权杖,手杖的顶部为空心圆形,戴着花冠和项链,穿着围裙(saroong)和腰带。作为卡优南浮雕正中的标志,这个形象一定有重要的意义,推测其可能为印度教中湿婆的化身——奎师那。

进入第二个主题,浮雕风格骤变,由宁静的哇扬日常生活变为热烈的打猎场景,人物五官与普通人无异,鼻子变为扁平。第六幅图的左半部分刻画了一个骑马的男人,他的右手紧握缰绳;而右半部分屈膝站立的男人右手持长矛。他们在一旁准备着协助同伴捕猎。

第七幅图中,两个男人正在与野猪搏斗。左边这个男人与野猪正面交锋,右边的人则拽住了它的尾巴。两个人都手持武器,准备要杀掉野猪。

第八幅图左侧展现的是人与青蛙和蛇的交锋。上方,一人正在给他面前坐着的人递陶罐,可能用于捕装小型动物,具体内涵尚不得而知。该画面在构图方面运用了透视技法。右侧体现了成功捕猎后的场景。两个男人用木棍担着一大一小两头野猪去往右方。

在第九幅图中,一个男人正在骑着马,他回头望去,一个女人正使劲拽着马尾巴,不想让他离开。这幅图也是第二个主题画面内容的结束。

第二个主题 打猎场景(图① 拿上武器、图② 搏斗、图③ 交锋、图④ 收获、图⑤ 回望)

第三个主题 印度教神明——象神格涅沙

第三个主题内容为卡优南浮雕的最后一幅画面,展现了一尊朴素而又庄严的象神,现在仍在被民众供奉着。从所有的人物都朝向象神这个方向可知,象神才是整个浮雕的精神核心。象神是印度教万神殿中最著名和最受崇敬的神灵之一,是湿婆和雪山之女的孩子,该形象大约在公元4—5世纪的印度首次出现。其形象遍布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印尼巴厘岛、孟加拉国和尼泊尔。象神代表的寓意有新的开始、成功、智慧和去除一切阻碍,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

贝杜村民居

由此看来,卡优南浮雕的第一个主题展现的应该是哇扬戏场景,可能是有关《罗摩衍那》或《摩诃婆罗多》的故事片段,第二个主题则可能是15世纪的人们为印度教祭祀庆典而准备的一列工作。浮雕内容中涉及的日常活动有取水、上下级会面、骑马、打猎等。因此浮雕上的所有人物行为都是以印度教主题为核心的,或是印度教经典故事中的场景,或是印度教教义指导下的日常生活。即画面内容展现并凝练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非仅涉及一个阶层,可以通过服饰和站坐姿势区分人物等级;也并非仅刻绘一种性别的形象,男性女性各有分工。画面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共同合作,体现了当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追求力量、崇敬神灵的社会风气。

信仰

巴厘岛的宗教信仰以印度教为主,也是印尼唯一集中信仰印度教的地区,同时存在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信仰。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发展,巴厘岛的印度教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宗教习俗。在当地,每家每户都有一座庙,越富有的家庭庙宇越多、越高大,贡品也越丰盛。当地人每天都要祭拜家中神像,更换新鲜的贡品,定期去大型寺庙中祈祷,参加宗教性节日庆典。宗教教义已经渗透到巴厘人的生活中,成为生活准则和随处可见的生活习惯。

为加隆安节虔诚祷告的当地人

就像路边大量的石像作坊,放眼望去包含了印度教、佛教的各类雕像,甚至还有哇扬人偶,几乎每家的作品类型都相同,这反映了当地人对宗教偶像供奉的需求之大,更展现了宗教对于他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乌布路边随处可见的石刻作坊

在巴厘岛考察的这一周很幸运地避开了两次大地震,仍然留在巴厘岛的队友说,当地人对地震的态度令人吃惊:镇定接受,有序疏散群众,震后重建家园。频发的地震,反而使当地人以更加虔诚的心对待信仰。一路走来,我能切实感受到宗教信仰带给他们的高度文化自信,他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在信仰的指引下让生活变得安定而幸福。也许这就是当地宗教文化能够一直保持发展,形成自身特色的重要原因,正是耶普鲁卡优南浮雕所表现的精神核心,也是其被制作的真正动力。

猜你喜欢

幅图印度教浮雕
印度教艺术
浮雕圆圈
喜迎春天
思维训练营
找不同
奇怪的影子
大工程
出错的浮雕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印度教领袖要求一家生10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