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的产物:洛可可画风

2019-07-02莫卡

新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洛可可秋千少女

莫卡

那个迷人、典雅、伟大的时代在艺术家们的手中精致地再现。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所有这些各种偶然因素汇集成的口号,弥漫于某一时空的空气中,成为简洁的战斗口号,而事后统统被扔进历史珍品博物馆,沉寂于我们祖先的火绳枪、甲胄和佩斯利螺旋花纹呢披肩之中。

洛可可时期的绘画背景

洛可可时期同中世纪一样,由一个美丽的梦想支配着,由于一场可怕的灾难,人们从美好的梦幻中猝然惊醒。但这也并非中世纪和洛可可时期发展的必然,人类在其引导下慢慢步入人格和精神解放的崇高境界,进而达成社会进步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为时代的公民,艺术家们摆脱了政治家的头衔,仅以石头、绘画或是声音再现时代精神为己任,竭尽所能地履行这一职责即是社会对他们的全部要求。艺术家们的工作绝不能仅限于眼前利益,发掘出具有永恒价值的特征是他们肩负的与普通公民不同的神圣使命。这些特征潜藏于社交关系中,潜藏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潜藏于优美的风景中。能否发现这些特征,将其准确地加以描绘并呈现于同时代的人,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伟大或平庸的重要标准。

洛可可时期的艺术特征

这一时期,无论处于社会哪一个阶层,彼此困顿的生活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们坚信,在以纯粹理性的灿烂之星设定方向后,这种不幸的窘境即将烟消云散,生活也会逐渐好转。鸿运当头之时,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种精神状态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中留下了清晰烙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8世纪的建筑风格。此外,这种精神在音乐作品中也有着深刻的彰显。画家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事物富有魅力的一面,并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对于他们来说,一个人或者贫穷,或者富有;或者体弱多病,或者精神饱满;或者风华正茂,或者年老体衰;或者高尚,或者卑贱,都可以接受。

这个时期的艺术更被看作是女性艺术而非男性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作品中普遍呈现的阳刚之气与浑然一体的力度在它的身上如此匮乏。看着男人们穿着的服饰、所用的家具,以及一边用精美的东方茶具品尝着巧克力奶,一边眉飞色舞地高谈时事政治的八卦,就可以断定洛可可时期艺术处于女性时期。

让—奥诺雷·弗拉格纳的女性画作

让—奥诺雷·弗拉格纳是法国洛可可画风画家,1732年生于格拉斯,1806年8月22日卒于巴黎。弗拉格纳是弗朗索瓦·布歇的学生,而且又不断研究夏尔丹,并取得显著进步。他也曾留学意大利,31岁回到巴黎后,才开始真正的创作活动。他的作品手法多种多样,既有豪放恣意画成的,也有精心严谨描绘的。他的作品多描写贵族骄奢逸乐的生活,如《秋千》《偷吻》等,画风柔媚。《洗衣婦》及其他一些描绘平民日常生活的作品,则笔触轻快,色彩明亮而富于变化。

在他的代表作品《秋千》一画中,一个妖艳的女子在丛林中高高地荡起秋千,飞扬的裙袂和踢飞的鞋子烘托出女子的轻浮。粉红色的长裙、白色的蕾丝衬裙与丝袜勾起了她身前情人的兴致。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女子将周围灰色调的人物、雕像、雾气衬托得暗淡无光,一种浓烟、轻浮的病态美呈现在人们的唏嘘感叹之中。而《偷吻》那充满情调和戏剧性的瞬间,更是被弗拉格纳以柔美的笔触和色彩,露骨地把男女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面对迫不及待的示爱者,少女内心的纠结使其身体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姿态,热切期待中的欣喜让她不由自主地靠过身去。而出于对世俗与隐私的顾忌又让她侧脸望着大厅方向虚掩的门,长长纠结的围巾明显地衬托出少女这种矛盾的心理。

《读书的少女》《狄德罗》《舞蹈家吉玛尔》等作品,至今仍以其潇洒奔放的手法而脍炙人口。不同于《秋千》和《偷吻》,《读书的少女》是一幅在静谧的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女性甜美气息的画作。一个少女坐在宽大、舒适的椅子上,神态专注地读着诗集或小说。胸口紧致的衣褶与颈部繁缛的褶花将女性的丰满、柔嫩的轮廓和质感衬托得淋漓尽致。盘起的如云发髻、柔软精致的丝带、低垂的眼眸、小巧的鼻尖、浅玫瑰红色的靠垫、持书的手部细节,艺术家以柔美的色调、活泼的线条、细腻的笔触将花季少女的青春之美近乎完美地呈现出来。

让-奥诺雷·弗拉格纳的作品风格多变,色彩华丽。他是当时法国画家中手法灵巧快捷的画家之一。他像布歇一样,精通宫廷时尚与口味,擅长描绘贵族生活的浮华与纵情声色。这充分说明了洛可可时期的绘画技巧让人称道,然而历史上艺术家们最后一次有机会来描述一个真正国际意义上的而非国家意义上的社会文明,这才是最吸引人们关注的地方。

猜你喜欢

洛可可秋千少女
一击即中
为什么秋千能越荡越高
迷你秋千
荡起秋千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针织女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