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2019-07-02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融资一带一路

程 斌 郑 非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4;2.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415)

所谓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指为了让私人所拥有的资源能够参与到公共产品或服务中,政府公共部门因此与私人之间展开的相互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给私人带来利益,从而达到双赢局面。在这种合作和管理模式中,私人达到了投资获利的目的,同时比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或服务更有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建筑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融资难、难融资。PP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融资模式,在不触犯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含国际资本),利用金融杠杆,加强资本运作,保证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发展[1-2]。

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具有一般风险的所有特征。PPP模式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影响基本项目建设的诸多因素是否发生以及何时发生都存在不确定性;PPP模式的风险也具有客观性,各方只能规避PPP模式的风险而不能消除风险[3-4]。“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主要的风险包括[5-7]: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将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从项目融资总体而言,如果东道国一系列政治变动、政权变革、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发生,可能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如造成项目现场破坏、项目终止、项目延期等。例如战争事件的爆发导致的施工被迫终止而对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损害。

(2)完工风险。完工风险是指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如期完工,以及项目虽然完工但是仍然无法实现规定标准的风险。项目未能如期完工主要是由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未能及时到位、项目建设成本超出预期标准等;项目无法达到规定标准主要是由于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力量薄弱,不满足施工所规定的经济技术标准,缺乏后勤支持,自然环境不适合等原因。完工风险的发生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利息支出,不能如期支付所欠债务,丢失项目建设的机会。多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高,工业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水平欠缺,有很高的概率会在项目建设期出现完工风险,尤其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工业技术水平不足,管理水平欠缺,往往容易造成项目失败。

(3)供应风险。供应风险是指基础设施建设正常进行所需的原材料、能源、邮电通信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供应短缺而给项目带来的损失。PPP 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足够的原材料、能源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正常供应,这些要素对PPP项目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较低,建设所需资源较缺乏。

(4)经营管理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运营过程中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一般表现在对项目的监督管理、项目的质量、项目的财务状况、组织的进行、是否有违约现象、各参与方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等方面。这些因素与管理者的能力息息相关,管理者的工作经验是评价经营管理风险的关键因素。

(5)金融风险。是由于银行利率调整、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等原因,对银行贷款的完成、建设资金的到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金融风险主要包括项目融资风险、银行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外汇风险。

本文以哥伦比亚某项目为例,阐述如何合理运用PPP模式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合理规避各种风险。

1 项目概况

某公路项目位于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省。该项目总长约245公里,包括修复和改善路段118.3公里,新路段17.7公里,与项目相连的109公里路段也包括在运营和维护范围内。该项目所在的安蒂奥基亚大约有650万人,目前的道路水平有待提高。该省的主要出口港位于巴兰基亚,距离省会700公里。该项目将连通省会至300公里的海港到达Turbo港口,这是哥伦比亚“4G路网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合作方,确立了由中国某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牵头的联合体中标。该公司以技术标、经济标总体满分的优势赢得该项目,成为中资企业在美洲地区中标的第一个PPP项目。2015年10月22日成立项目公司,公司作为牵头方,为单一大股东,其他5家合作伙伴占股5%到20%不等。项目现处于建设期,见表1。

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

2 项目实施

2.1 投融资方案

项目建设期总投资为6.56亿美元,资本金最低为1.5亿美元。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后初步估计资本金投入为1.65亿美元,剩余部分通过贷款解决。考虑当地对中国贷款利息预提税较高,中方公司拟优先考虑使用美国或日本金融机构的美元贷款并在当地银行进行融资,以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由于近年来本币汇率波动较大,初步拟定是充分利用政府还款中锁定的汇率部分来偿还美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其余贷款以本币结算,以降低汇率风险和融资成本。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布了融资承诺函。住友银行提出了一项与当地银行合并的一揽子计划,组建一个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美元和当地货币融资。

2.2 建设与运营方案

项目由中方为总承包方负责建设,由AECOM和当地设计公司组成联合体负责设计。项目公司聘请独立第三方监理负责监督项目实施。工程承包采用总价合同,根据市场定价原则,由各合作伙伴和中方共同比价并按照各自股比确定各自承包比例。

2.3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2.3.1 法律政策风险

哥伦比亚PPP项目涉及的法律较为复杂,中方深入调研当地法律体系,聘请专业律师参与项目合同谈判、项目实施和未来运营等工作。并借助当地律师力量,结合当地合作伙伴经验,规避可能的法律风险。

2.3.2 汇率波动风险

项目投资回报可能受到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政府允许招标方在投标文件中要求还款的最高比例为42%(美元),但仍有58%的汇率风险。为更好管理这类风险,中方与当地合作伙伴协商,达成以下共识:美元贷款还本付息原则上不超过政府美元还款部分;中方收益部分如果因汇率造成损失,项目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中方50%的汇率损失。

2.3.3 社会风险

哥伦比亚的地方工会组织相对较好。工人罢工或村民征地拆迁纠纷将导致项目实施延误。项目公司在项目初期制定详细计划,并利用和借鉴当地合作伙伴网络和在建项目的经验,降低项目的社会风险。

2.3.4 项目实施风险

哥伦比亚地域辽阔,高山、峡谷、平原、湖泊等多种地形分布,地势起伏大。遇到复杂地质状况会对项目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哥伦比亚国家基础设施局针对地质情况的不确定性,对地质风险有部分补偿规定。项目所在地的5家合作伙伴在项目实施区域有着多年的道路施工经验,对当地地质情况非常了解。项目公司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调查清楚项目地质情况。

3 实施对策

3.1 重视项目融资

该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数额较高。如果项目因融资风险而违约,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项目融资过程中,与国内外金融机构进行深入讨论,争取减少投资,并考虑引入相关资金等投贷款组合模式,实施基于项目融资的融资方案,详细研究当地法律法规,尽快与银行落实融资事宜,避免融资关闭期带来的违约风险[5]。

3.2 确保项目合理收益

本项目政府提供了较充分的补偿及担保形式,设立了较公平的风险分担机制,确保项目具有合理收益。建设投资部分政府每年还款额以社会资本方投标的固定金额为基数测算,运营维护部分政府承诺给予最小交通量保证,运营收益有政府最低保障。

3.3 优势互补,组建联合体

中国在隧道和桥梁建设方面具有优势和经验,这有利于该项目引进国际银行贷款。合资企业的其余成员都是当地有多年建筑经验的公司。他们有类似项目的当地建设和运营经验,在社会关系和当地银行融资方面具有优势,有合作基础,有助于项目推广。

4 结语

中国企业参与PPP项目的丰富经验和强大的建设和运营能力,无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模式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可以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的社会资本,促进各国之间的金融互通,真正实现“一带一路”是企业、建设和共享的结合。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融资一带一路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融资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