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创新驱动能力研究

2019-07-02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江西驱动指标

彭 铿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830012)

0 引言

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江西作为中部主要地区和革命老区,长期以来经济并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缺乏,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滞后,科技投入总量小、强度弱,中介服务功能薄弱,聚集人才、鼓励创新、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还远未形成。这些都使得江西具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另外,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江西有限的资源存在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更高水平重新配置,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能。江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创新能力,挖掘潜在发展优势。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江西创新驱动能力进行评价,了解江西创新驱动能力在全国和中部六省当中处于何等位置,分析影响江西创新驱动能力发展的因素,对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关于创新的研究

1.1 理论研究

熊彼特[1]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要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把一种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引进生产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创新有五种情况,分别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弗里德曼[2]利用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建立了空间极化理论,他认为发展可以看作一种由基本创新群最终汇成大规模创新系统的不连续积累过程。而迅速发展的大城市系统,通常具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条件。创新往往是从大城市向外围地区进行扩散的。波特[3]把经济发展切割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创新驱动导向阶段特别强调高质和富裕,使得高级服务业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林毅夫[4],洪银兴[5],张来武[6],厉以宁[7]等认为我国正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是比集约型增长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在经济“新常态”下,比较优势丧失,传统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而影响创新驱动因素有: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人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区域创新能力及企业创新动力,较高的高端需求导向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转型,政府、市场和非正式关系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三种力量。

1.2 方法研究

胡国杰[8]等运用AHP法,分析了向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修国义[9]等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测度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并分析了其关键影响因素。李东艳等[10]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创新驱动能力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王文寅[11]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创新驱动能力影响因素;吴青华[12]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等一系列方法,测算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都得出创新驱动对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且给出了区域的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要因素和影响了路径。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升级奠定了基础。从查阅到的文献来看,对江西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鲜见。本文在借鉴国内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全国省市进行创新驱动评价,对当前江西在全国创新驱动能力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并借鉴其他优秀创新驱动能力省份的发展政策,对江西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给出建议,对江西经济发展顺利向创新驱动升级提供支持。

2 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模型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设有m个省市,n个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没有不同,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

信息论中,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种度量。而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两者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根据此性质,可以利用评价中各方案的固有信息,通过熵值法得到各个指标的信息熵,信息熵越小,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指标的权重越大。

2.2 步骤算法实现过程

2.2.1 数据矩阵

其中Xij为第i个方案第j个指标的数值

2.2.2 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

由于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因此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数据中有负数,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此外,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

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

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

为了方便起见,仍记非负化处理后的数据为Xij。

2.2.3 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

2.2.4 计算第项指标的熵值

2.2.5 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gj=1-ej, 则:gj越大指标越重要。

2.2.6 求权数

2.2.7 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

2.3 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创新资源的不断投入,知识的持续创造、传播和应用来实现,其绩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营造的创新环境是必要保障。我们在选取创新驱动能力指标体系时应该选取能够反映上述因素的指标。本文选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四个指标来衡量地区的创新驱动能力,在这四个指标下又选取了16个指标,详见表1。

表1 创新驱动能力指标

3 江西创新驱动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和影响因素

3.1 综合能力评价结果

运用熵值法得到创新驱动能力结果如表2,表3所示。主要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7》,《2017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7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省级与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排名2017年度》以及2017各省统计年鉴,西藏由于数据缺失未计入表内。

3.2 江西创新驱动能力因素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江西创新驱动能力综合指数位于全国30个省市第19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和广东,江苏,北京,上海这些创新驱动能力较强的省份差距很大,这些区域的创新驱动能力得分至少比江西高一倍以上。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省的创新能力只排在第5位,比第一位湖北省差7.31分,只比山西省高4.11分。

表2 各地区地域创新驱动能力指数

由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排名分别列全国的第18位,第21位,第14位,第21位。创新环境处于全国中间位置,而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则处于全国中下游的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全国创新驱动能力可分五档。第一档(50分以上)作为全国创新驱动能力的领头羊由广东、江苏、北京组成;第二档(40-50分)为上海;第三档(30-40分)则为浙江、山东、天津和重庆;第四档(20-30分)由湖北、安徽、四川、湖南、陕西、福建、河南、海南、辽宁、贵州、江西、广西、甘肃、宁夏、河北、云南、新疆组成,全国有超过一半区域的创新驱动能力处于第四档;第五档(20分以下)则是黑龙江、吉林、蒙古、青海、山西。江西属于第四档中,处于全国中下水平,也就是创新驱动能力较弱的一档。

与第一集团的广东相比,江西的创新驱动指数相当于广东的39.9%,其中创新投入相当于13.69%的水平;创新产出相当于10.48%的水平;创新环境相当于14.36%的水平;创新绩效相当于29.34%的水平;江西的创新能力水平不足广东的的三分之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都不足广东的五分之一,说明江西创新水平和第一梯队全方位落后,创新驱动能力差距巨大。

与第三集团浙江相比,江西的创新驱动指数相当于浙江的58.37%,其中创新投入相当于浙江19.21%的水平;创新产出相当于20.43%的水平;创新环境相当于36.89%的水平;创新绩效相当于41.98%的水平。说明江西与第三集团的差距也很大,想从第四档迈进第三档,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与第四集团湖北相比,江西的创新驱动指数相当于湖北的75.1%水平,其中创新投入相当于42.14%的水平;创新产出相当于14.8%的水平;创新环境相当于78.3%的水平;创新绩效相当于61.92%的水平。江西与同一集团的领头羊相比较也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创新产出最差,必须重视创新产出的管理。

表3 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二级指标得分

与第五集团黑龙江相比,江西的创新驱动指数相当于黑龙江113%,其中创新投入相当于116%的水平;创新产出相当于75.54%的水平;创新环境相当于122%的水平;创新绩效相当于104%的水平。可以看到整体与第五集团的黑龙江相比创新驱动能力虽然占优,但其实差距并不大,创新产出甚至要低于黑龙江。

表4是江西省创新驱动能力16个子指标在全国的排名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

(1)创新投入方面,江西排在全国第18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排第18位,人数为95141,为全国的2%,中部地区的9%。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排18位,为全国的1%,中部部地区的8%。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排19位,投入强度为1.13%,试验发展(R&D)课题数排18,为全国的2%,中部地区的1.2%。从以数据可以,看出江西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在中部部地区也属于落后位置。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投入不足。

表4 江西创新驱动能力指标排名

(2)创新产出方面,江西排在全国第21位, 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排18位,为全国的1.3%,中部地区的1%,科技论文数量总和排22位,为全国的1.8%,中部地区的9%,技术市场成交额排18位,为全国的4‰,中部地区的5.6%。一般情况下创新产出取决于两个要素,一个是创新投入要素的情况,另一个就是科技成果转换率。江西由于创新投入不足,所以创新产出的结果也不理想。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江西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太低,在当前的一定创新投入要素下并没有最大化其产出能力,导致吉林,黑龙江,甘肃三个省份虽然创新投入少于江西,但是创新产出依然是高于江西的。

(3)创新环境方面,江西排在第14位,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企业总数排23位,高等学校数排12位,高技术产业个数排8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费用支出排19位。江西的地理位置局限性不能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向创新型转型。但是江西创新环境的潜力是巨大的,高等学校数量和高技术技术产业数量都处于全国的前列,这些优势将是未来江西创新能力提高的巨大动力。

(4)创新绩效方面,江西排在第21位,江西GDP排在全国16位,人均GDP排在全国23位,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排在30位,第三产业占比排在26位。江西的创新绩效整体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虽然GDP位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是人均GDP依然处于全国下游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疲软,只占GDP的42%,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排在所统计区域的最后一位,说明江西不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利用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江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资本积累和生产力方面也显得动力不足。

4 关于提升江西创新驱动能力的建议

4.1 加大创新投入

江西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应该加大,政府部门应该正确对待创新投入不足问题。应该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在全省树立创新的氛围,加大创新投入。在科研人才方面,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好对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办法,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社会环境。在科技创新资金方面,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对科技资金投入的引导力度,优化科研经费来源与支出结构,转变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式。

4.2 提高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又包括了知识制造和企业创新。培养主动创新知识的意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的创新体系,加强知识输出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将知识和产出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产出的效率。现阶段江西的产出水平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要素利用率低,投资效率低下,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提高生产要素转化率对提高创新产出至关重要。

4.3 优化创新环境

江西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江西的教育环境和投资环境不如人意。虽然江西的高校数量和高新企业数量处于优势,但是高校和高新企业的质量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江西的创新驱动能力。教育资源匮乏,人力资本大量外流,企业投资风险大,基础设施的落后,都导致了江西创新环境恶劣。必须减少人才的流失,加强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为下一轮的创新驱动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

4.4 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西过去的经济发展很多都是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发展是不提倡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针,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创新发展,是高效生产和生态环保生产的结合,是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结合。江西在创新驱动转型的道路上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把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在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效益。

猜你喜欢

江西驱动指标
江西银行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我爱江西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