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研究

2019-07-02刘颖新黄向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敏感度符合率淋巴结

刘颖新,黄向阳,潘 琪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肺癌治疗结果取决于肿瘤类型,分期。所以准确的纵隔淋巴结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的治疗方案参考[1]。当前许多种放射技术层出不穷,核磁共振成像以优异的多个断层和组织对比、多种序列图像等特点,在实践中获得大规模的应用。其中短时反转恢复(short inversion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TIR)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确有重要价值[2]。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1例病理确诊,且行MRI检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肿大淋巴结STIR影像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患者21例为研究病例,其中女性13例,男性8例。中位年龄55岁(39~60岁)。均有病理诊断,其中鳞癌8例,腺癌13例。

1.2 检查方法

患者术前行MRI检查(MRI检查包括T1WI(SE)、T2 WI(FSE)、及STIR序列),扫描层厚5mm,放射医师阅读MRI检查, 判定入组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序列中纵隔淋巴结短径大于10mm做为转移淋巴结的判定标准)。此后行肺癌根治术,术中彻底扫除纵隔淋巴结,并将切除的淋巴结按纵隔分区进行标识,行病理检查。

1.3 资料分析和处理

病理确诊的转移纵隔淋巴结为金标准,检测STIR序列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敏感度与特异度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

21例患者中STIR发现淋巴结138个,其中淋巴结短径大于10mm的转移淋巴结35个,淋巴结短径小于10mm的转移淋巴结123个。病理诊断结果显示STIR判断是转移癌的淋巴结中实际有22个转移,符合率62.9%,MRISTIR的敏感度52.4%(22/42)、特异度88.8%(103/116)、诊断优势比8.9、阳性似然比4.7、阴性似然比0.53。

表1 根据淋巴结分析STRI敏感度和特异度Tab1. STI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analyzed by lymph node

3 讨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纵隔淋巴结肿大对预后有着重大的影响。判断其纵膈淋巴结转移是否常用CT在一般情况下,当淋巴结出现肿大,其出现转移病变的风险将会增加,研究表明CT扫描中纵隔淋巴结短径大于10mm即确定为转移性淋巴结[3-4],可是并不能排除短径小于10mm的淋巴结就不是恶性的。因此CT对判断纵隔肿大淋巴结是不够的,治疗实践中需要精确度更高的工具,来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病患是否存在纵隔转移淋巴结。

当前许多种放射技术层出不穷,核磁共振成像以优异的多个断层和组织对比、多种序列图像等特点,在实践中获得大规模的应用。尤其是短时反转恢复(STIR)技术,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的应用上表现出积极的结果[5-6]。STIR是抑脂技术的一种,开始释放一个180度反转脉冲,然后纵向磁化矢量过零点时再释放90度脉冲。脂肪组织被抑制无磁共振信号,却增强了水的磁共振信号。所以脂肪信号被STIR抑制更加明显,敏感度对于病变可高可达100%,而且受磁场均匀性影响小[7]。STIR不只能抑制脂肪信号,而且明显强化淋巴结信号与周边组织信号之间的差异,尤其在富含组织处,对发现变大的淋巴结很有帮助。笔者研究显示根据转移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分析,STIR判断是转移的淋巴结中实际有22个转移,符合率62.9%(22/35),MRI-STIR技术的敏感度为52.4%(22/42),特异度为88.8%(103/116),与目前多个研究结果[8-9]相似。再和PET-CT比较,Sommer G等[6]研究中共纳入同时行PET-CT和MRI-STIR患者共3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转移的单个淋巴结组敏感性PET-CT是47%,MRI为44%。非转移性淋巴结组的特异性PET-CT是96%,MRI为93%;单个淋巴结组的评估准确性PET-CT是88%,MRI为85%。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上与PET-CT具有可比性,MRI-STIR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弱于PET-CT技术。

MRI-STIR技术在判别非小细胞肺癌是否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提供较为有效的判别信息,但仍然存在假阴性与假阳性。研究显示[10]调整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标准,虽然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单纯依靠大小来判定淋巴结是否转移,仍存有其局限性。所以在临床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仍需联合多种检查措施,提高判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敏感度符合率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不同镜片参数对人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研究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