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的渗透研究

2019-07-01贾秀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践行产教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贾秀娟

摘 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指导方向和责任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是:教育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文化教育;实践养成,以产教融合教育的社会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理想;受教者本位,以人文关怀渲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的思想认同。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培育;渗透;践行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8-0069-04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民族振兴发展和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表明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生产力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尤其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课程开发、专业共建、实训实践、文化共育活动等,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为纽带,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和投身生产实践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树立起未来职业技术中流砥柱的正确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集体效能感和民族向心力,为民族复兴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时代价值

(一)有效增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师生传统文化自信感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的突出体现是校企一体,以产业生产与专业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实践历练人才进行科研创新,以科技服务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既方便学生实习锻炼,又能以产业盈利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便利、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提升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凝炼,将这一理念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通过文化教学来引导产业生产实践,能够使职业院校生产教学过程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令师生在产教融合教育中充分体验传统文化自信感,激发新兴产业生产研发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推动新时期产业性经营实体化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产教融合教育中的关系模型见图1。

(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的当代中国精神

改革开放使我国飞跃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军事强国,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当代中国精神功不可没。追溯根源,当代中国精神是于生产、教育中感召榜样建设祖国的力量源泉,是凭借爱国主义热忱循着历史的沧桑脚步成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当代中国的动力所在。将这一精神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有利于产业生产与专业教学结合的边际突破,完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体系,使校企文化建设得以升华,校园文化内涵深化、企业文化进一步凝炼,有助于学生专业文化实践应用和企业创新产品研发,指导学生在校期间习得技能的同时兼具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养及岗位协调理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职业院校成才效应。基于这一政治教育方针下的当代中国精神体现,近年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见表1。

由此,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下的当代中国精神的充分体现。

(三)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产教融合教育的社会价值,推动职业青年融入時代发展

在世界扁平化发展的全球化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自然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创意价值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优势。但高附加值的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生产,都需要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遵循“产学研”一体化路线培养的技术工人及管理人才来操作执行,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需要大批的职业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教产教融合中坚定信念、参与实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持续稳健的运行活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更加迫切,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要求更加严格,对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挑战更严峻。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拓展职业院校师生的大局观和全局意识,进一步明晰产教融合教育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重要社会价值,从而在生产教学中强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促进产教融合教学过程中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加深和协调默契,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产教融合教学效率,引导职业院校学生致力于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职业青年自觉融入时代发展,更好地掌握创新技术和生产技能,时刻准备投身于伟大中国梦实现的产业建设浪潮之中,成长为潮头弄舟的时代舵手,为民族复兴做好人才储备。

(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当代职业青年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需求

创造历史的未必都是举世闻名的英雄,还有更多名不见经传的广大劳动人民,于平凡中创建了伟大的成绩。而职业技术,恰是劳动人民奏响赞歌的基本音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社会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绿色现代化建设,都需要高职院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产教融合,培养信念坚定的专业化人才。高职院校将专业产业与专业文化教学相融合,目的在于提供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技术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实操过程中解决客观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产教融合,将助推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产教融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渗透,能够促进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渗透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思想内核。在职业院校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于引导职业青年的价值取向和德育方向。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规范需要一定的理论标杆引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这一理论标杆的文化体现。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应从不同层面进行,见图2。

(一)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产教融合中的具体渗透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创新产品开发、提升学校技术服务水平、向社会输送大量有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职业院校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取向相契合,表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过程中,需要在专业文化与产业生产结合时加以具体渗透,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将课程学习和产业研发建立在富国、强民、建设文明和谐中国的基础之上,真正从国家视野启发建设祖国的宏观思想,激发广大职业青年扛起肩上的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产教融合教育中的社会价值。

(二)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产教融合中的具体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最新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但其来源于中华民族曾经惨痛的血泪发展史,是整个社会前进过程中培育的文化成果。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说明职业工人是改写历史进程的中坚力量,是劳动人民奏响赞歌的基本音符。职业院校在产业发展和专业文化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渗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生产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端正的工作态度、明晰的法治观念和默契的协作精神,在促进社会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和平、公正、稳定的社会秩序。

(三)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产教融合中的具体渗透

高职院校将专业产业与专业文化教学相融合,目的在于提供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技术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实操过程中以知识运用解决客观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产教融合教育,将助推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个人层面价值取向的教学渗透,能够促进产教融合中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质量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促进学生产业生产积极性和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在生产、研发或技术服务过程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赋予产教融合教育更多的时代活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渠道

(一)教育引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文化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渗透,应以学校文化课教授和企业文化传播的教育引导为主要渠道。所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古往今来,学校教育都是一定的社会体制下统治阶级培育青少年政治思想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共产党人的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教育引导,是指引职业青年在产业生产、产品研发及文化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金科玉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于职业院校课堂和企业文化传播,是引领职业青年在工读结合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必然选择。因此,实施教育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于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常抓不懈。

(二)实践养成,以产教融合的社会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理想

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及产品研发实践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渗透教育的另一重要渠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链接于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这一价值在观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实践渗透,一方面可以发扬艰苦奋斗的生产精神,提升生产教学成效,挖掘创新研发潜力,获取熟练的劳动技能、宝贵的生产经验、创新的产业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成就感获得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清楚认识产业生产及专业文化学习的时代价值,带动企业创意价值开发、推动学校优质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发展。因此,在生产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实践养成来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需要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得到进一步发扬。

(三)受教者本位,以人文关怀渲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思想认同

教育本身虽然是一种委婉的思想灌输,职校产教融合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渗透下的现代人本位教育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受教者本位的基本原则。职业院校教育受教者本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除课堂传统文化结合传输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党团组织的文化活动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寓教于乐,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引导。此外,必要的人文情感关怀也是渲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一种有效方法,以热情真诚的态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价值,感染受教者人群实现思想认同,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价值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的渗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是职业院校学生从政治制度、校园文化及品质修养方面提升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仅具有时代的客观价值,而且也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明确产教融合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社会价值,提升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成效,带动职业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饱含激情地融入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养更好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肖志亮.浅析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J].现代交际,2016(23):31.

[2]杨阳,邢纪红.关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考[J].中国培训,2017(1):48.

[3]刘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之“第二课堂”路径建设实探——以湖南文理学院实际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8):1.

[4]肖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严格执法的价值内涵及其实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6.

[5]胡顺义.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184-185.

猜你喜欢

践行产教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